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喀什的雙擁之窗

喀什的雙擁之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2:52:53

12月16日,新疆喀什市浩罕鄉30名緻富帶頭人再次走進馕文化産業園參觀學習。“這款辣皮子馕口感不錯,辣中帶甜,閑置的角落又新增了數個馕坑,不管生産規模,還是就業人數,比我在六月份參觀時有了明顯的變化。”參觀者一邊品嘗馕家族的“新寵”,一邊低聲議論着馕文化産業園的煙火氣。喀什市馕文化産業園風生水起的發展折射出一個龐大全鍊條産業,在吸納就業方面所釋放的磁石效應。

喀什的雙擁之窗(喀什地區把幸福收入)1

家住喀什市和諧小區的古麗克孜·阿不都卡地爾入職馕文化産業園雖然不到百天,但是一手出神入化的印花功夫征服了同事。“初中畢業後我就跟媽媽學打馕,半年時間我掌握了印花手藝。”隻見古麗克孜動作娴熟,“啪啪啪”,一個偌大的馕餅瞬間拓印出均勻的花樣,然後拿起馕餅順手一擲,穩穩的落在馕坑邊。“試用期每月工資1500元,轉正後加績效到手3000元。午飯按自己的口味任意吃,園區有補貼,8小時工作,輕松舒坦。”說話間,古麗克孜的眉宇間透出了微笑,我要努力成長為像媽媽一樣的打馕師傅,誰說女兒不如男?古麗克孜和師傅打制的是直徑足有40公分的超級馕餅,她每天要完成500多個馕餅的印花任務。

喀什的雙擁之窗(喀什地區把幸福收入)2

和古麗克孜“初出茅廬”的職場經曆相比,阿裡木江·沙地爾和阿不都熱西提·亞森早已體味到馕給他們帶來的幸福甜蜜。早年,他倆都是村裡的打馕能手,馕文化産業園成立後,他們毫不猶豫地拆掉了煙火熏繞的馕坑,帶上工具進軍産業園。“今年三月份,是改變我人生命運的日子,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旱澇保收’,一家人着實慶賀了一番。”阿裡木江拍着身旁阿不都熱西提的肩膀說。這樣的喜訊在他倆的家族中不斷放大,在馕文化産業園站穩腳跟的阿不都熱西提相繼介紹表兄表弟加入到打馕隊伍中。

漫步在喀什市馕文化産業園,煙火升騰中馕的芳香不時刺激着人們的味蕾,喀什人做出了屬于自己特色的舌尖美味,或觀光、或品嘗……一波接一波、走時不忘大包小包帶上特色。“目前,加工區有510個馕坑,日産馕50萬個,直接帶動2800餘人就業。因馕産業的磁石效應,就業人數每月都在動态中增長。”喀什市馕文化産業園負責人呂元紅說。

喀什的雙擁之窗(喀什地區把幸福收入)3

“每個小油馕的重量誤差要控制在2克左右。”在疏勒縣馕産業園特色馕加工車間,阿孜古麗·莫明手戴塑料衛生手套,用電子秤精準稱量每個油馕的重量。這批訂單油馕是出口到塔吉克斯坦的,要嚴把生産工藝,每個工序不能有一點敷衍,不要小看一個油馕,它是給我們疏勒縣和喀什地區長面子的“寶貝”。阿孜古麗用流利的國語說到。相對于地區其他縣市而言,疏勒縣的馕産業起步雖然晚了“半拍”,但是在穩健發展中日漸凸顯出趕超的态勢。馕産業園今年7月中旬試運行,不到半年時間,已發展到包括縣域、疆内、疆外馕坑771個,日産銷接近90萬個,帶動就業2520餘人。

“甯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馕。”馕的美味在千年傳承中已滲透到喀什人的骨子裡,從普通餐桌到大雅之堂,它有着深深的民俗文化烙印。如今,喀什馕實現“産業 旅遊 文化”全産業鍊融合發展,在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助力當地群衆增收緻富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富民産業。截至12月12日,喀什地區馕産業就業人數達到了5.01萬人,數以萬計的産業大軍把滿滿的幸福收入“馕”中。

(陳喜安 潘彥雲)(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