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生僻字》,歌詞裡的茕茕孑立、沆瀣一氣、踽踽獨行、醍醐灌頂,炸出一堆看到他們就隻能搖頭逃走的“現代文明人”。
“我書讀的不多你不要騙我”這句話,雖是網絡上的流行語,卻被人當作令箭,将無知作為自己驕傲的資本!
我自己也要檢讨!
我猜想,自學過整理技巧的朋友應該對這兩本書——《斷舍離》和《砰然心動的魔法》不陌生,如果研究時間長一些的朋友,還會看過《小家越住越大》。
說來很慚愧,在我決定成為整理師之前,這三本書我一本都沒看過。領我入門的是一本毫無深度的搞笑漫畫。
我并不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一本書我要花費至少半年的時間才能讀完。書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頭疼的存在。
因此,我吃了很多虧。為了要弄懂一件事,我必須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網上查找資料或者花費大價錢去上别人的經驗輸出課……
跟着英國著名私人管家Rick Fink老師學皮具護理
俗話說,書讀萬卷氣自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
書讀多了眼界自然寬闊,所以我特别佩服家裡藏書很多的人,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數字化如此盛行的年代,還願意投資在紙質書本,并且堅持閱讀的她們!在如此浮躁的社會,仍然保持一顆靜谧之心,在浮華之中獨享一份油墨清香。
在服務經曆中,有兩位客人讓我印象深刻。兩位家裡的藏書都在千本之上,并且這些藏書絕對不是擺設。
起卷的封皮和被磨損的封條,都清楚地告訴我們,這些書一定是被反複翻閱的。
01|從0到100
Y女士家的書櫃被我乍一打開,還以為是她的個人藏書專屬書櫃,卻被告知,這些《哈佛經濟學》、《萬物簡史》,連成年人閱讀起來都費勁兒的專業書籍,是她家中10歲孩子的閱讀書目。
能養出令人如此驚歎的小學霸,作為新手媽媽的我,抓住了一切機會向Y女士取經!
她微笑着說,自家孩子也并非天生就愛讀書,在讀小1的時候,他還因為識字少,看的書單薄,被老師狠狠diss過。
Y女士跟我分享道:“被老師批評,對孩子的自信打擊很大,我們本來想着快樂教育,不逼着他提前學習,沒想到卻讓他受了委屈。于是我們立即調整了策略,雖然不知道孩子應該讀哪些書更好,索性将市面上适齡的書,全都搬回家,讓他自己選擇, 讓他從跌倒的地方開始,重新建立自信。”
“我們發現,1年級的時候,因為識字少,他更喜歡看圖文結合的百科類書籍。于是順着他的愛好,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但凡是百科類的書,都給他收了來。”
“其實也就小半年的時間,通過百科的閱讀,他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也開始對文字類書籍産生了興趣,主動讀起了老師推薦的文學小說。”
“我記得最開始看,每翻一頁他都要耗費很長時間翻查字典,但是你看,到現在,這些書他讀着都不帶喘氣的!能看懂的東西變得更多,人也重新找回自信。”
“他的閱讀量增大了,對于知識的胃口也越發大了起來。現在我幾乎不用再為他主動去安排讀物,他自己就能找到喜歡的方向。書荒的時候,甚至還開始讀我的工作工具書(Y女士從事投資行業,因此有很多經濟學類的書籍)。”
這确實令我意外,于是我也特别留心地觀察了一下這位書籍的“主人“。
在整個整理過程中,小主人都特别興奮,每攤開來一垛,他都能立馬辨認出裡面的書本,然後盤腿坐下翻讀起來。讀到興奮時,還會拉着我們讨論書中的細節。
整理進行的很順利,因為小主人對自己的書特别了解,能快速地做出判斷:“其實這套《國際大獎小說》(書皮是全一色的)一點都不好看,我不喜歡,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這套(書皮是雙色的)《國際大獎小說》,我都看了2遍了,近期我還想再找機會想再看一次。“
”這些書是我小時候看的,現在都幾乎不看了,可以送給幼兒園的弟弟妹妹們!“小主人指着一垛自己挑出來的書說道。
被挑出來的書
很快,我們就完成了整理工作中最耗精力的篩檢工作。
因為書籍的積累多,年紀不大的他,擁有比同齡人更成熟的思辨力,令人歎服!
02|習慣是一種習以為常和Y女士家藏書相當的G女士家,是個4口人的幸福家庭。
家裡除了人,就是書。滿屋子的書,令人震撼!而孩子們卻習以為常,并不覺得家裡書多。
這些書,有很大部分是4刷甚至5刷,2000多本的書量,她們并不能滿足,還需要挪出位置,再增添一些。
信奉正面教育的G小姐,是以身作則的典範。
家裡每一個可以落座的地方,一個手臂可觸及範圍内,一定有書。無論是插畫、智益類、小說、語言類都行,書在豐富不在形式。
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下,兩個孩子都将閱讀視作和吃飯、刷牙一樣是生活中稀疏平常的事情。
03|整理的進階遇到G小姐的時候,是我第一次處理如此大量的藏書,經驗尚淺,在需要滿足将家裡清出更多空間以補充新書,以及仍然要保留伸手可及之處要有書籍能随手可讀的要求,我選擇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按照書本的即時性(使用頻率)将它們進行管理。
所以,我們按照讀本的難易程度,将接下來的3個月,适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留在了閱讀區域,其他的全部打包入庫或捐贈處理,用定期更替的方式還家人的生活空間。
當我們的工作越來越深入,我認識到,我們不能把單純把書籍當作是單一的、隻是為了滿足閱讀需求而存在的工具。
所有被邀請進入家庭的“成員“,都是這個家庭對外的名片,書本,它能美化我們的心靈,也一定能美化我們的房間。
在整理前,我們需要明确一件事,居家的藏書和圖書館藏書是有本質區别的。我們不能照搬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不應該按書本類型等為了檢索便利而生成的排列方式來管理、收納家庭藏書。
其實,就像我們講到的在G女士和Y女士家,即便藏書那麼大,書本的主人仍能夠第一時間辨認出自己的書籍并講出每本書的故事。我們不用去考慮書本本身的類别。
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這本書對于主人的重要性。用閱讀的頻率和對生活的影響度來決定他們的存儲方式和位置。
于是在Y女士的家,我們将櫃子劃分成了4個區域:常用書籍區域、次常用書籍區域、展示收藏類區域和娛樂閑雜書籍存儲區域。
學習類的輔導書、科教類書籍是主人現階段的必讀書籍,因此要放在拿取都很便捷的黃金區域,即常用書區域。
如果家裡的孩子正好進入厭讀期,這個辦法可以參考,将最希望她們閱讀的書籍放在最顯眼和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就像麥當勞總是會出現在年輕人聚集的商場或學校等地方的廣告屏上一樣,用增加曝光度和使用便利性的方法,提升孩子主動閱讀的機會。
而休閑類、娛樂類的書籍,困難再大,孩子都會主動閱讀,所以次常用或最不便利的區域可以留給它們。
此外,喜歡閱讀的朋友,也一定會有一些包裝設計很特别的書籍,這類書,最适合來裝點書櫃,所謂人靠衣裝、櫃子靠物品裝,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忘記圖書館排列法吧,用頻率法加書皮色彩作為書櫃的陳列基礎吧!
看看我們做的幾個書籍整理地案例:
普通書櫃1
陳列式排列後
普通書櫃2
陳列式排列後
您更喜歡哪一個呢?
讀書與不讀書在人生在最初階段區别也許很弱,但當人生走得足夠遠,才會懂得感恩,感受到書籍帶來的力量。
用最大的敬意去陳列我們的書櫃,讓書本将我們的人生從内到外都包裝起來吧!
作者:Mrs周
來源:收了納個Quee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