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大理,是一生不能不來的地方。還有人說,大理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是一個來了還想一直再來的地方,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
可能正是緣于這種想法吧,女兒選擇今年我們到大理過年。其實,女兒幾年前來過大理,我和妻2021年10月也來過大理。女兒說大理好,我們就再來一次吧。來大理,尋找夢中的風花雪月。
大年三十的下午,女兒他們從麗江趕到了大理,我和妻也從西雙版納趕到了這裡和他們會合。
我們住在風景如畫的雙廊,一個叫“洱海山居”的民宿酒店,山居在洱海邊的半山腰,坐在玻璃房裡眺望,湖光山色便一覽無餘。洱海水天一色,或水波不興,或風生水起;對岸的蒼山,山頂還有積雪,在陽光下泛着金光;對岸山腳下的喜洲,白牆黑瓦的民族建築輪廓錯落有緻,夜裡的萬家燈火則和天上的星月交相輝映。
昨天下午,我們一家再一次開車環洱海,從喜洲到雙廊,今天,我們再環洱海的南半部,從雙廊挖色到海東海西。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長50公裡,環遊一圈130多公裡。
自駕環遊洱海蕞好順時針方向,這樣車輛始終在海岸邊,方便觀賞也方便停車下去水邊。
洱海稱海,但其實它并不是海,而是一個湖,是僅次于昆明滇池的雲南第二大淡水湖。雲南深居内陸,白族人為表示對海的向往,所以稱之洱海。
洱海的美,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隻能靠照片來留念,這裡随手拍張照片就可以當壁紙。“風花雪月古城開,洱海蒼山次第排”,這是郭沫若用來形容洱海優美和大理古城風花雪月的詩句。蒼山腳下的洱海美麗而甯靜,如果硬要用文字來形容洱海的美,那麼“風景如畫”這個詞應該是蕞恰當不過的。
洱海是一個體驗詩和遠方的地方,也是一個體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地方。閑暇的時候,到湖邊看看風景發發呆,沿海向周邊瞭望,避開喧嚣,盡情享受藍天白雲,帶一本散文或詩集,旅行就是如此惬意。
臨近中午,我們離開住了三天兩晚的洱海山居,駕車去大理古城。繼續走環海路,挖色、海東、海西,依然那麼美。
美中不足的是,仍是堵車。今天正月初二,外地車和本地車都在向大理聚集,向雙廊挖色聚集,堵在路上的車,一眼望不到盡頭。
中午在挖色吃午飯,海景餐廳的窗外就是小普陀,又是一頓大餐。孩子們飯後又去喂海鷗,我則在海景餐廳看人山人海。
有女兒在一起,我不再操心飲食起居。現在的年輕人,知道哪裡好吃,哪裡好住,哪裡好玩,他們不問價格,隻在手機裡搜人氣。妻總想問問貴不貴,但現在的年輕人隻管好不好。時代進步了,我們也想與時俱進,奈何傳統的“勤儉節約”卻根深蒂固。
過年這幾天奢侈一把,好吃好喝又好玩,反正是孩子們孝敬我們,有什麼不行。
傍晚7點進到大理古城,入住的民宿就叫風花雪月,車子在人流車流裡開進大理古城裡,城中的停車費漲到120元一天還一位難求,隻好開到“洱海門”外停車,這裡的停車費50元。心裡還是覺得貴,轉念,願打願挨呗,又沒誰讓你來湊熱鬧。
大理古城裡人山人海。這裡是古代南诏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餘年了。
去年我們遊過大理古城,那仿古修舊如舊的建築,那商業化的銅臭和國内的其它古城并沒什麼不同,廣告裡那各有千秋的厚重曆史被後人濃墨重彩地渲染,成了商人的賺錢機器。
我知道,想在大理尋找夢中的風花雪月已是奢侈,不可否認的是,盡管世俗紅塵裡摻雜了柴米油鹽,于我們眼裡的大理卻依然象夢一樣美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