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法案可以重啟國家經濟;基礎設施投資可以提高國内生産總值;減稅可以刺激經濟增長……當今世界,關于經濟政策的讨論往往都圍繞着國家繁榮而展開……
這些讨論與17世紀英國經濟思維的轉變相呼應,當時崛起的商業階層開始出版有關貿易和金融的作品,以影響政府出台的政策。在争論他們喜歡的政策時,這些作家産生了一種新的經濟話語體系——一種強調國家經濟增長和繁榮的話語體系,這為今天的經濟學學科搭建了舞台。
耶魯文理學院社會學副教授、福克斯國際獎學金主任Emily Erikson在她的新書《貿易與國家:公司和政治如何重塑經濟思想》(Trade and Nation: How Companies and Politics Reshaped Economic Thought)中深入研究了發生在1570年至1720年間的這場經濟思想革命。最近Erikson教授接受了《耶魯新聞》的采訪,聊了聊這本新書,以及經濟學啟蒙的那個時代。
以下采訪内容經過了編譯和凝練:
Q&A
Yale News:是什麼啟發你寫的這本書?
在編寫我的上一本書《在壟斷和自由貿易之間:英國東印度公司(1600-1757)》時,我注意到這一時期有大量重要的經濟論述是由與公司有關的人撰寫的。這一下吸引了我的注意,它讓我意識到關于公司和經濟理論的一些東西還沒有被完全發掘出來。想象一下,如果傑夫·貝索斯(亞馬遜創始人)在寫經濟學論文,人們一定覺得有點奇怪。所以,那時的人們也一定有相同的感受,隻是時代不同。
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我其實在回答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歐洲的經濟學開始減少對不公平的關注,而更多地關注國家發展?這并不是說國家發展不重要,它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國家繁榮的關注卻埋沒了對不公平的關注。因此,我想更好地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以及我們今天如何能更清楚地把公平和公正作為關注點。
Yale News:1570年之前經濟思想的地位是怎樣的?
在大學裡,經濟學不會出現在哲學家和嚴肅學者的研究範圍之内。當時沒有經濟學系,也沒有真正把“經濟”作為一個獨特的體系。大多數認真寫經濟學的人是基督教學者和神學家。他們非常關注經濟行為對人類靈魂的影響。他們思考的是人們可以參與哪種經濟行為,且對其他人仍然公平。
設定一個公正的價格是他們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當人們在挨餓時,你應該對面包收取多少錢?在什麼時候價格會與罪惡挂鈎?
他們并不關心如何讓人們的社會經濟水平提高到同等的位置,但他們認為富人不應該利用他人,或讓他人陷入貧困境地,這将被視為有罪的行為。這是關于收取利息(他們稱之為高利貸),以及一個人是否能用錢生錢,金錢的價值是什麼等一系列讨論中的核心問題。
Yale News:1580年後,經濟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到了16世紀,有大量的英國商人湧入這場論述,他們對經濟行為對人類靈魂的影響并不那麼感興趣。他們可能會對這一話題做出表态,但這不是他們的核心關注點。相反,他們正在論證經濟行為(如收取利息)如何影響資本市場,如何影響貿易,以及如何影響國家的财富和繁榮。他們用一個以國家财富和繁榮為基礎的道德框架取代了強調公平、正義和救贖的舊道德框架。
Yale News:推動這一變革的商人都是誰?
他們是來自大型海外貿易公司相對富有的人們。他們參與了複雜的公司投資,獲得了特定商品的貿易權,如白麻布或染色棉布,或到特定地點的商品貿易權,如波羅的海或東印度群島等。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政府之外運作的,并且希望影響貿易政策,例如,授予公司特許經營權。許多人制作了小冊子,闡述他們的論點。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幾乎在無意中形成了一種新的經濟話語體系。
Yale News:為什麼英國會成為經濟思想轉變的引擎?
從現代早期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發生在英國是很奇怪的,因為當時的荷蘭共和國在經濟上更有活力,在政治上也很強大。那是荷蘭人的“黃金時代”。重要的區别在于,荷蘭政府是由商人主導的。如果荷蘭商人想改變一項政策,他們不需要到議會大廳之外去做。相比之下,英國商人在議會中處于少數地位,他們需要說服掌權者實施有利于其商業利益的新政策。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通過撰寫和出版經濟學小冊子公開呼籲,讓人們相信他們的論點是正當合理的,而不僅僅是關乎自身利益的。他們試圖論證他們偏愛的政策如何對國家也有利。
Yale News:在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最讓你驚訝的一點是什麼?
當我開始這個項目時,我認為那個時代的經濟文獻大幅增多可能是貿易在全球擴張的結果,這是我最初的假設。随後貿易變得越來越複雜,需要更複雜的智力工具來理解它。但事實證明,情況并非如此。并不是早期全球化引發了經濟思想的革命,而是政治背景和商人在英國政治中的地位推動了這一話語體系的形成。這是很讓我出乎意料的一點。
Yale News:你所記錄的經濟思想的轉變是在亞當·斯密于1776年出版《國富論》之前一個多世紀開始的,這是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那麼之前的論述是如何影響斯密的呢?
書中研究的許多材料奠定了《國富論》的基礎。亞當·斯密觀察了人們在某種程度上出于自身利益的争論,并将這些争論融合成一個有凝聚力的整體,這是一個非凡的成就。
他把關于國家發展和增長的想法與道德行為和行動的理論聯系起來,賦予它們一種人們似乎經常忽視的道德視角。他非常關注個人之間有關公平和公正的交流,以及殖民主義的負面影響。他堅決反對奴隸制,并且非常反對壟斷企業對民衆的利用。他以一種在我看來不可思議的方式,将道德觀點編入已經成為非常經驗主義的文獻之中。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upcoming events,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at YaleCenterBJ.
更多精彩活動,請關注耶魯北京中心微信公衆号YaleCenterBJ。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