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前舞者顔如玉,
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
钿璎累累佩珊珊。
“璎珞”一詞來自古印度,
梵語中意為“珍珠等串成的首飾”,
今天我們能看到的璎珞,
也多出現在佛像上。
《大唐西域記》裡,玄奘法師在古印度看到人們
“首冠花鬘,身佩璎珞”,
從人到佛,璎珞都是人們最喜愛的裝飾。
《無量壽經集解》中解釋:
“常在頸者曰璎,在身者曰珞。”
佛經中的璎珞,是一種環狀飾物,
可挂在頸部、垂于胸部、
戴于頭部、手臂和小腿等部位。
主要用珍珠、寶石和貴金屬串聯制成,
有時也會把植物花朵計算在内。
常見的有摩尼珠璎珞、珍珠璎珞、
如意珠璎珞、七寶璎珞、衆寶璎珞等等,
或單一材質組合成串,
或由幾種珍寶混合制作而成。
據印度教聖經《梨俱吠陀》的觀念,
璎珞作為裝飾,
具有莊嚴身體、淨化身心的美好寓意。
在《佛所行贊》卷一中記載,
釋迦牟尼在身為太子時,
便是“璎珞莊嚴身”。
因此,佛教早期的造像為璎珞遍身,
其實就是釋迦牟尼的裝束。
但佛教摒棄了世上的榮華富貴,
因此,佛和羅漢等出家人是不佩戴飾物的。
隻有菩薩形象會佩帶各種各樣的璎珞與華鬘。
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
大乘佛教正蓬勃發展,
佛教璎珞曆經千年發展,
與本土審美相結合,演變出了新的形式。
唐代的菩薩璎珞,
在色彩、制作工藝與材質上都有了資的飛躍,
表現形式更加複雜和多元。
其中,項圈式璎珞的連接點,
出現了華麗的花朵形狀,
其下的吊墜則與組玉佩的玉珩如出一轍,
可見唐代工匠在創造之時,
逐漸融入了本土的審美。
從初唐到晚唐,佛像身上的璎珞,
大緻從短到長,從簡單到富麗,
體現了盛唐高華絕倫、浪漫飄逸的氣息。
而唐代壁畫中的璎珞,
則更加異彩紛呈,
出現了連珠、垂珠、寶珠卷雲和圈環等樣式。
西安出土的唐代李靜訓墓葬中,
一條嵌珍珠寶石金項鍊最為人熟知,
從風格工藝上來看,一般認為是舶來品,
其串珠結合墜飾的造型,
也可歸類為璎珞。
唐五代時期的敦煌壁畫中,
璎珞也經常出現在回鹘公主與供養人的脖頸上。
相傳唐代樂舞《霓裳羽衣曲》,
在跳舞時,舞者門不僅身着輕盈的羽衣,
還佩戴着華麗的璎珞,
既讓舞者舞動時帶出衣袂飄飄的美感,
又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珠玉生輝,華貴非凡。
既得仙境缥缈之美,也有皇家富麗之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