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6 01:41:42

勝水大集

文/張葉君

(青未了張葉君勝水大集)1

膠南大場的集市有好多,除了趕逢5/10的大場集外,老家的人還特别喜歡趕3/8開集的勝水集,有事沒事都到集上溜一圈,勝水集設在勝水東北村,集不大,東西、南北各兩條街,賣的也是些新鮮瓜果蔬菜和一些日常用品,老家人趕集不僅僅是集上能買到日常所需,更重要的是可以趁趕集的空閑偶遇分散四村居住的老夥計、老嫂子們,平時裡都忙着,照看孩子、收拾莊稼啥的沒時間,趁着趕個集的由頭,特别是冬閑時,捯饬捯饬,見個面,彼此寒暄着,互相問着好。叔叔大爺蹲在集頭歇下來抽上袋煙,嗒吧嗒地抽,大娘嬸子們就東家長、李家短的聊上幾句,聊天氣,聊莊稼、聊七大姑八大姨。信馬由缰,有啥就聊啥,聊着聊着心裡頭就熱乎了,眼前也明亮了。緩起身,再順手買點日常用品,心滿意足的溜達着就回家了。比起别的集市來,現在的勝水大集更像是勝水附近鄉親們的一次聚會,約定俗成的一個儀式。多了些人文的關懷和對過往生活的眷念,意境深遠,回味悠長。

勝水是塊福地,勝水的神奇傳說有很多,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一片琉璃瓦”“ 勝水鐘鳴”“ 一步三眼橋”了,這三個傳說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給本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勝水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相比于虛無缥缈的神話傳說,勝水大集的輝煌過往更是讓人津津樂道。《史記注》:師古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産物于井邊貨賣,曰市井。随着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不斷需要,于是約定俗成,定點定時,溝通以有易無,以物易物,彼此成交。《易·系辭下》稱:“日中為市”。追溯我國遠在二千年前已設市貿易,漢代初年為對外國或邊境民族之間進行通商,設立了互市,如同南越和匈奴開展貿易,這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互市。民間鄉村設立的則是定點定期的集市,

說起勝水大集,啥時候形成的,沒有人知道,隻知道爺爺的爺爺在世的時候就有了,那時候隻是村民們将家中節約的糧食和獵到的野兔、山雞等野物或田裡多餘的瓜果蔬菜挑到街頭換些急用的藥湯和些許針頭線腦罷了,後來随着形式的發展,勝水的地理位置越來越顯得重要起來,當時的鎮駐地就設在勝水,還有駐兵。在解放初期達到了鼎盛。來自五湖四海的趕集人慢慢地聚集在一起,有了常出攤的,規模越來越大起來。小手工作坊、小商号已發展到十幾家。有磨坊、油坊、酒坊、洋布店、飯店、饅頭房、火燒房等等,林立的商号店鋪,無不向人們昭示着昔日勝水大集的繁榮和輝煌。直到一場大水将勝水分成了四個村,鎮政府也搬走了,勝水大集才慢慢的從輝煌走向平靜。如果不是這場大水,勝水差點成了老膠南的中心。洪水已退去,生活還得繼續,每當談起勝水大集,老家人那真的是兩眼放光,神采奕奕。似乎又回到了那個騾馬喧鬧、人聲鼎沸的熱鬧場面,那時的大集真的是窗戶上吹喇叭,名聲在外,特别是每年的2月和10月山集。那真的是“紅旗招展,人山人海。”舊時,交通不便,物流不暢,都指着大集置辦些家夥事,每逢大集,方圓數百裡都有人趕路來參加,大集連續5天日夜不休,有做買的,做賣的,推車的,擔帶的,咕噜鍋的賣飯的,賣小雞的,收破爛的。有唱大戲的,戲台旁有說書的、賣藝的,播洋片的,各類攤子都極其火爆,集上吃食琳琅滿目,香氣四溢。男女老幼紛至沓來,有閑錢的過饞瘾,沒錢的過眼瘾。摩肩接踵,熙來攘去,歡呼雀躍,熱鬧非凡。攤主賣力的招攬着顧客,一批又一批的貨物被卸下又被買走。風塵仆仆的趕路人在一個吃攤前還未坐穩,顧不得擦擦凳子上的灰,大聲喊道:小二,來一碗羊雜湯,30個爐包。小二緊忙的從熱氣彤彤的炖着羊骨頭、羊肉的大鍋裡,舀起一大海碗奶白的湯,利索的放入燙好的羊雜,香菜,加入調料。趕路人接過噴香的冒着熱氣的羊雜湯,将滾燙的冒着香氣的爐包倒進饑腸辘辘的胃裡,嗞溜一大口羊湯早已進了肚子。三口并做兩口,然後,一抹油晃晃的嘴巴,從包了幾包的破布袋子裡掏出幾塊銅闆丢在案上,又風塵撲撲的趕路去了。大家都在奔忙。對付着着雖然艱難但依舊笑對的日子。巷子兩邊的屋宇星羅棋布,街道兩邊是茶坊、酒肆、腳店、肉鋪、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曠地上還有不少張着大傘的小商販。大集順勝水河向兩邊延伸,始終延長到很遠很遠,街上有挑擔趕路的,有駕車送貨的,有駐足欣賞勝水河風景的。真的是一副極好的“清明上河圖”。

那時趕山集的鄉親們把住在郭家店,吃在順河店,買在山貨店,溜在小巷(胡同)當成了一種時尚,一個炫耀的資本,趕一次集,能爍光好幾天,勝水大餅,麥香筋道, 口感飽滿,咔嚓一聲,滿口酥香。揸鍋子王家爐包,皮面暄軟,内餡飽滿,味道鮮美,嘎渣焦脆,鮮香可口,董家的油條,油香四溢、外焦裡嫩,香脆可口、回味悠長,忙乎了一年的鄉親們,口袋裡也有了一些閑錢,平時也沒工夫吃,這回也都買一些帶回去給孩子嘗嘗鮮,關于這些吃食,還流傳着這樣一個笑話,從前有一個五保戶大爺,無兒無女,喜愛早起趕集,這一天又趕集回來,鄰居笑問,大爺,這麼早,吃飯了沒有?大爺喜滋滋的摸了摸未刮幹淨的胡須,一臉滿足的答道:還沒吃呐,隻是在集上要了20個包,半斤油條,一茶碗酒,沒吃飯。敢情大爺把這些吃食當菜肴了。

勝水大集鼎盛時不僅有各種山貨市、吃貨市,還細分了鹽市、牛馬牲口市等。磨坊、油坊、酒坊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便是位于勝水河畔的的鹽市井了。

傳說這口井為鐵拐李為報答潘姓老人所造,并将釀酒之法傳授與他,勝水潘氏用這眼井釀的酒酒花豐滿,經久不散,酒清澈透明,綿柔不辣喉,酒線細長,棉而不斷,久負盛名,遠銷上海天津等地。曾有一個老漢打了一壇酒,饞了不行了,就用甕酌着井水熱酒,誰知壇子被熱炸了,酒和井水摻合了,這老漢心痛,一急之下,竟連酒帶水喝了起來,直到喝完,絲毫沒嘗出來酒和平時有什麼區别。這下也不知是酒好還是水好了。這眼井靠近河道,卻不被河道的水所混淆,無論勝水河發大水多麼渾濁不堪,這眼甜水井依然清澈甘甜,自得其樂,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井水不犯河水吧。《莊子·山木》曾曰:“直森先伐,甘井先竭。然這眼井自建成後卻從未幹枯,村子裡的男女老少都喝過這裡的水,直到村裡前幾年陸續通了自來水,大家懶得挑水喝,這眼井慢慢的淤了起來。這才同老勝水大集一樣慢慢的從輝煌歸于平靜。唯有那井邊的青石闆依然青青如也,似乎在向世人訴說着她曾經輝煌的過往。

(青未了張葉君勝水大集)2

原勝水大集鹽市井現狀

日暮西下,夕陽餘晖,給眼前的勝水大集,憑空增添了幾多韻味和詩意。輝煌隻是暫時,平淡才是真谛,數十載風雨曆程,如驚鴻長卷在腦海中浮現。行走在曾熱鬧非凡的勝水大集上,體味着這古集曾有的繁華喧嚣,熱鬧的盛景似乎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幾度滄桑,幾度繁盛,幾度平靜。平平淡淡才是真。帶着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勝水的鄉親們一直在尋找和跋涉,奔赴一次次驚喜,趕赴一場場花開。從花開到花落,從陽春到落雪,從來隻有拼搏,卻從來想過放棄。慢生活的勝水大集,留下的是祖輩的念想和過往。留不下的是鄉親們對新生活的期盼和眺望。

(青未了張葉君勝水大集)3

作者:張葉君,土生土長的山東膠南大場勝水河西村人 ,山東散文學會會員 ,生于勝水畔,長于勝水畔,年少求學,資質愚鈍,且戰且行,愈戰愈勇,自強不息,砥砺前行!

編輯:馬學民

壹點号青未了菏澤創作基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青未了張葉君勝水大集)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