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天貓宣布:今年618期間,淘寶天貓上每筆訂單的碳排放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7.6%。
這是國内首次有平台宣布網絡訂單的碳減排量。以前,國内互聯網平台都是統計GMV,也就是消費者網購時下單的總金額,包括付款和未付款兩部分。而這一次,天貓平台開了先河。他們首次提到每筆訂單碳減排同比下降17%-18%,這就是“綠色GMV”,這也是天貓、阿裡雲、科技線、菜鳥、銀泰、餓了麼等的一次聯動。
據介紹,訂單裡下降的碳排放量,由3部分構成:算法優化帶來的單位算力耗能下降;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占比提升帶來單位能耗碳排放下降;智能裝箱、地網光伏帶來的物流環節減碳。從結果來看,消費者拿到還是所買的網購物品,獲得感和體驗感可能和以前沒什麼不同,但是這個訂單帶來的社會效益改變了。
理解“綠色GMV”這個提法,不妨從“綠色GDP”說起。“綠色GDP”是指從GDP中扣除由于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退化、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經濟損失成本。“綠色GMV”與綠色“GDP”一樣,重音在綠色而不在GMV。
早就該這麼幹了!作為新發展理念之一,綠色理念本應貫徹到社會生産生活的各領域。然而這些年我們看到的是,長期以來,每到大促季,各大互聯網平台比拼的是GMV。人們守着大屏,看銷售額數據翻滾,為之激動,為之狂歡。眼裡全是金色,很少看到綠色。
天下呼籲低碳銷售的“綠色平台經濟”久矣!天貓618,開了先河,帶了好頭。當很多互聯網平台為這一場接一場的大促,有一個漂亮的GMV數據備戰時,阿裡聯動全系平台資源,早已率先對自己開刀了。
推動“綠色GMV”必然要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以及體制機制上的一些變革。天貓公布了一些具體成績單,比如在能源消耗上,2018年起,阿裡加入張家口“四方協作機制”風電交易,截至今年5月,共交易綠電約4.5億千瓦時,累計減排二氧化碳近40萬噸。在物流環節,618期間,在上海、廣州、杭州、武漢、東莞的菜鳥綠色物流園區光伏發電量超過163萬度。經測算,通過共配物流中心、智能裝箱算法、屋頂光伏電站等,菜鳥在618期間可減排約13185噸二氧化碳......
從這份成績單也能看出,天貓提出“綠色GMV”是在6月18日,卻很早為之付出努力。“綠色GMV”不是搞噱頭,不是喊口号,而是已有了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成果,其擔當的格局、發展的遠見可見一斑。
今天這個社會,确實到了不隻是談價格,更應該平靜地談談社會價值了。以天貓首創的“綠色GMV”這一概念為例,它的落腳點在“減碳”二字,這是企業扛起責任、推動綠色發展的一個着力點,切中了一個在全球、在我國都備受關注的重要工作——碳達峰、碳中和。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今年中央财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更是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态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政府推動,要每個人付出努力,也離不開廣大企業的擔當作為。阿裡巴巴首次披露綠色GMV,提出618每一單碳排放也接近打了八折,沒有公布GMV數據,但是宣布綠色訂單,這就是從平台角度做了改變,從民營企業角度作出了呼應。
實際上,很多技術實力雄厚、以算法驅動發展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在助力降低碳排放上有優勢、有條件。碳中和,本質上要靠技術先行。從全球看,微軟、谷歌、亞馬遜、蘋果等國際互聯網科技公司走在前面。在阿裡,算法優化對降低每筆訂單能耗非常關鍵,為此還催生了一部“煮蛋減史”。2005年,阿裡每10筆電商,交易所消耗能源能煮熟4顆雞蛋;到2019年,隻能煮熟1顆鹌鹑蛋。今年618,因為算法繼續優化,隻能煮出一顆溏心鹌鹑蛋。
當前,國内不少傳統行業碳減排壓力很大,比如鋼鐵、電力、煤炭等各領域,尤其需要數字化水平。對此,聯網科技企業也可以持續輸出數字化能力與價值,賦能傳統行業,共同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總而言之,首提“綠色GMV”并身體力行,天貓此舉很有創新性,很有擔當感。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我們需要更多類似的巧妙創新和切實舉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