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交通日益發達,供人們選擇的出行方式也十分豐富,轎車、地鐵、輕軌等,快捷而又安全。但是在工業萌芽沒有開始之前,人們出了走路,就隻能依靠馬匹出行了。那個時候馬在人類社會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而能夠以擁有一匹千裡馬更是财富與地位的象征。
為了保護好馬的蹄子,人們發明出了釘在蹄子上的馬蹄鐵,這樣不但美觀還能防止蹄子磨損開裂。不過每個馬蹄鐵都有其使用壽命,還需要人為的定期更換馬蹄鐵。
有人好奇,在自然界生活着許多野馬,這些野馬一生當中都沒有釘過馬蹄鐵,但它們也能夠十分自由的在草原上馳騁,照這樣看來人類為圈養的馬匹釘馬蹄鐵豈不是一種多餘的事情嗎?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給圈養的馬匹釘馬蹄鐵并非多餘,而是很有必要。至于野馬不需要釘馬蹄鐵是因為其生活環境與圈養馬匹有着很大的不同。
馬蹄的特殊結構
像馬、驢等動物的蹄子有着特殊的結構,其下面是厚厚的角質層,你可以理解是馬的指甲,這厚厚的指甲仿佛是馬的鞋子一樣阻擋着硬物防止其傷到馬掌。
除了厚之外,指甲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它和人類的指甲一樣也是不斷生長的。時間久了之後指甲變得很厚,就需要人工去修理了,為此誕生了一個職業叫修蹄師,他們會用特制的工具幫馬匹修理蹄子。
反之,如果馬匹長期不修剪指甲,那麼角質層會變得很厚甚至影響到馬匹的行動。
馬蹄鐵的發明
那時候,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馬,一匹馬大概需要一天跑上幾十裡甚至上百裡都很常見,如此長距離的奔跑勢必會給角質層造成磨損,一旦不小心碰到石頭等硬物還有可能把角質層磕裂。人們想這才為了保護馬的角質層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用鐵打造一個U型鐵片然後釘在角質層上。
這樣一來馬在奔跑的過程中U型鐵片就率先接觸硬物,減緩了角質層的沖擊,角質層就不容易被磕裂。這個U型鐵片也逐步被普及開來并進一步改進發展成了今天的馬蹄鐵。
許多人認為馬在釘馬蹄鐵的時候會痛,其實這是一種錯覺,雖說釘子會釘在馬蹄上,但穿過的是馬的角質層并沒有真的紮到肉,為此馬是感覺不到任何疼痛的。
細心一些的人在釘完馬蹄之後還會在馬蹄上面塗上一層油,這樣既美觀又防止開裂。等到下次馬蹄鐵磨損殆盡或者是角質生長過長時,修蹄師就再次為這個馬匹修蹄換馬蹄鐵。
野馬的生存環境
圈養的馬匹需要定期修蹄子換馬蹄鐵是一個衆人皆知的事情,可是在野外的馬匹可沒有這個待遇,它們一般也不會允許人類靠它們太近。
但是它們的蹄子和圈養的馬匹一樣,角質層也是會不斷生長的,那為什麼這些野馬沒有出現過蹄子開裂受傷或是生長過長的現象呢?難道它們的角質層更堅固并且長到一定厚度就會停止生長?
事實是野馬的角質層和圈養馬匹沒什麼兩樣,隻因其生存環境不同才無需修蹄釘掌。
雖然說野生的馬匹角質層是不斷生長的,但它們畢竟生活在野外每天奔走的路程要高于圈養馬匹,如此一來角質層和地面接觸的次數多了便把多餘的角質層磨損掉了。
就好比野生的兔子牙齒也是不斷生長的,但由于經常吃草料纖維磨損牙齒才不會長得過長。而家養的兔子大多吃的是精加工的飼料,容易咀嚼,所以才需要人工修剪是一個道理。
另外,野馬的蹄子雖說會和地面沖擊,但由于其沒有載人為此重量不會很大,也就沒有釘馬蹄鐵的必要。
反觀圈養馬匹經常需要載人或是拉貨,蹄子與地面的沖擊力增大,加上經常走的是較硬的路面所以加上馬蹄鐵能更好的保護蹄子。看到這想必大家恍然大悟,明白為什麼圈養的馬匹要釘蹄子了吧?這和馬匹的身體構造無關,完全是因為環境導緻的。
馬蹄鐵的升級
早些年的馬蹄鐵做工粗糙材質單一,用久了之後釘子與馬蹄鐵還會生鏽不易取出,換馬蹄鐵的時候費時費力。後來随着科技的進步,人們也對馬蹄鐵這一古老物件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
在材質上現在有不少馬匹使用的是較為輕便且不易生鏽的合金,釘上這種馬蹄馬兒走路就更輕便了。還有一種包裹着橡膠的新型馬蹄鐵被一些愛馬人士青睐,使用這種馬蹄鐵不但可以保護好馬的蹄子。在奔跑過程當中也不會傷及路面,可謂一舉兩得。
小衆的交通工具
如今絕大多數地方早已淘汰了馬作為交通工具,取而代之的是汽車等現代化裝備。但不可否認的是馬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當中立下了不少功勞,正所謂汗馬功勞。所以當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成果時也不應忘記當初馬匹的貢獻。
不過,直到現在,馬匹也沒有被完全廢棄,在一些極度落後的山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因為目前,仍有許多由于地形距離或者經濟等原因,生活建設并不完備,道路也尚未開發,有的甚至連用電都十分困難。
普通汽車來到這裡也是騎虎難下,而馬匹在那裡隻需要提供少量的水草,就能拉貨載人為當地人作貢獻。。它們在那裡用盡自己的一生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成為了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