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嶽飛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抗金英雄

嶽飛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抗金英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1 23:10:44

嶽飛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抗金英雄(金朝人眼中的嶽飛)1

作者:我方團隊張嵚

身為一位令國人景仰近千年的民族英雄,大英雄嶽飛熱血悲壯的一生,卻也遭到過個别刺耳的質疑:嶽飛那殺得兇悍金人“此間震恐”的輝煌,大多都是南宋人虛構的?

之所以有此質疑,一是因為南宋奸臣秦桧手太黑,害死嶽飛的同時,更瘋狂删改宋金戰争時期的各類資料,甚至到了“藏書萬卷焚之”的地步,嶽飛征戰時期的各類記載,更是“稍及于己者,悉皆更易焚棄”。更重要的原因是,嶽飛的死敵金人那邊,在記載曆史時,更是常見諱敗為勝。金軍的各類悲慘敗仗,要麼被《金史》輕描淡寫,要麼就是隻字不提。于是也就有了這甚嚣塵上的論調:嶽飛真有這麼牛?那為什麼《金史》都不寫呢?

而且,順着這類論調延伸,另一種奇特觀點,也是常見“流行”:既然《金史》上不怎麼提嶽飛的戰功,反而常見金軍“打勝仗”的威武表現,那麼宋金議和前的局面,分明是金朝占絕對優勢嘛。南宋以“必殺飛”換來的《紹興和議》,豈不是救國救民的大功勞?

這種質疑是否成真?最直接的答案,卻得從傳說中“看低”嶽飛的《金史》裡找。

嶽飛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抗金英雄(金朝人眼中的嶽飛)2

一:《金史》“看低”嶽飛了嗎?

其實,對《金史》這種報喜不報憂的表現,清朝史學家趙翼就一針見血:兩國交兵,國史所載,大抵各誇勝而諱敗。

而在“誇勝諱敗”這條上,《金史》也是相當“給力”,比如韓世忠痛擊金兀術的黃天蕩大戰,放在《金史》裡,就變成了“(被金兀術)追北七十裡”“世忠(韓世忠)僅能自免”,也就是被打的全軍覆沒。而曾經浴血死戰順昌,背城大破拐子馬的劉錡更慘,翻遍整個《金史》,這一仗竟連影都找不到。可以說,拼命“矮化”這些守護南宋的抗金戰将,就是《金史》的風格。

嶽飛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抗金英雄(金朝人眼中的嶽飛)3

“待遇”相對好一些的,則是守護蜀地的吳玠吳璘兄弟,這哥倆在《金史》裡,各自出現了十次之多,其戎馬生涯的幾場代表作,也都多多少少有提及。畢竟這哥倆與金軍交鋒年頭太長,他們痛擊金軍的川陝各大戰役,更是絞盡腦汁也繞不開。“出鏡率”自然也就高。

那麼,“出鏡率”僅次于吳家兄弟,在《金史》裡被提到八次的嶽飛呢?

乍一看去,《金史》對待嶽飛,也是各種踩。嶽飛的每次出場,常見各種敗仗。比如“宗弼還軍于汴,嶽飛等軍皆退去”,“(王伯龍)軍渡采石,擊敗嶽飛”“宗秀率步騎三千扼其沖要,遂與諸軍逆擊敗之(嶽飛)”,另外還有阿魯樸等人痛擊嶽飛,嶽飛率十萬大軍攻城不力退去之類的記載。總之,不是嶽飛被打退,就是嶽飛打敗仗。

可要細看這些“敗仗”,就有意思了,“王伯龍擊敗嶽飛”那次,嶽飛還是杜充麾下的一員偏将,對照《宋史》記載就知道,是被昏聩主帥杜充帶累着退兵。至于其他幾次呢?參考發生年頭就更明白,都發生在紹興十年,嶽飛大勝後被宋高宗逼迫,不得不含恨退兵後。與金軍交手的“嶽飛”,大多都是打着嶽家軍戰旗的北方義軍。特殊一些的是“宗秀擊敗嶽飛”那次,與之交手的并非嶽飛,而是張俊楊沂中等人,卻被《金史》擺了烏龍,甩在嶽飛身上。

所以說,《金史》裡“貶”嶽飛的那些記載,大多都是“趁嶽飛不在”。

嶽飛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抗金英雄(金朝人眼中的嶽飛)4

但即使這樣,《金史》依然在不經意間,表達了死敵金人對嶽飛的真實看法。金章宗年間,南宋宰相韓侂胄發起“開禧北伐”,卻不料被金王朝抄了後路,直接策反了鎮守蜀地的宋将吳曦(抗金英雄吳璘之孫)。有意思的是,金王朝寫給吳曦的勸降信裡,除了大贊吳曦祖上的護國功業外,更筆鋒一轉說起了嶽飛:“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嶽飛?飛之威名戰功暴于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叁夷之誅,可不畏哉”——你的抗金功勞能和嶽飛比嗎?嶽飛都被南宋殺了,你還呆在南宋幹嘛?

沒錯,“威名戰功暴于南北”,正是金王朝君臣們,對于嶽飛從未改變的看法——嶽飛,就是死敵金人眼裡,讓他們幾代人之後,依然念念不忘的強大對手。

所謂“嶽飛戰功是虛構”的論調,單看“貶”嶽飛的《金史》就知道,那是嚴重的讀書不認真。

嶽飛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抗金英雄(金朝人眼中的嶽飛)5

二:宋金和議,究竟誰該呼幸運?

那既然《金史》裡 “誇勝而諱敗”如此明顯,那南宋以殺害嶽飛換來的《紹興和議》,究竟價值幾何?

這事兒,金朝這邊,也是很有“發言權”。

首先曾對此作出預言的,就是完顔杲。這位金太宗的親弟弟,金滅北宋時的統帥,金兀術的老上級,亦曾一度攻克臨安和明州,殺得宋高宗倉皇逃到海上。這樣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帥,又怎麼看待宋金戰争的前景?他去世于1130年9月,那還是金朝軍事力量的巅峰年代。擔憂金朝未來的他,也在臨終前寫下《臨終遺行府四帥書》。

嶽飛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抗金英雄(金朝人眼中的嶽飛)6

而就在這封遺言裡,完顔杲告訴金王朝,一旦南宋決心死戰到底,戰争機器全面開動,經濟人口處于劣勢的金王朝,幾乎無法匹敵,唯一能做的自保辦法,就是扶持做俘虜的宋欽宗,在北方建立傀儡政權,作為金朝自保的屏障。若非如此,南宋“任賢用衆,大舉北來,乘勢撼(收) 中原人心,複故土如反掌,不為難矣。”

以這個意義說,最需要一紙和平協議的,恰恰是看上去如狼似虎的金王朝。

而在《紹興和議》簽字前,金兀術嚣張南下的淮西戰役上,雖說金兀術氣焰十足,不停朝着南宋喊話,揚言不議和就接着打。但金軍當時的實際處境呢?金朝人李大諒的《征蒙記》裡就寫的清楚,金兀術親口承認,當時金軍雖然小勝了楊沂中,但其實精銳盡失,補給更是斷絕,已經到了“辎重俱盡”的地步,甚至“若宋軍渡江,不擊自潰”,簡直是崩潰臨界點。

那都慘到這個地步了,金兀術怎麼還能硬撐着喊話呢?待到南宋把議和答書送來時,強撐了好久的金兀術,也終于大松一口氣,當場一句淚奔實話:“若能決,無一人一騎得回也”——南宋如果敢接着打,咱們就全軍覆沒了。

甚至得意洋洋的金兀術,還自己誇了自己一句:“吾私心用智,但一檄書下,遂取捷”——你看,明明咱們金軍都要山窮水盡了,我故意耍心眼裝強硬,南宋就上當了。

就連多年後,南宋史學家李心傳,也發出一聲哀歎:可見金人勢窮力竭之實。言下之意是,這《紹興和議》,真是讓金人撿了大便宜啊。

嶽飛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抗金英雄(金朝人眼中的嶽飛)7

了解了這個,也就不難理解,“促成”《紹興和議》的秦桧,為何至今還要跪着。正如大儒朱熹的一句怒斥:秦桧之貪功以自專,忌賢害能,隳中興之大計,其罪上痛于天——為了個人私利,出賣國家利益的人,即使經過千年,也應該被盯在恥辱柱上。

同樣的道理,以嶽飛為代表的,那一代浴血護國的抗金英雄們,縱是滄海桑田,依然值得我們由衷的紀念。其中的道理,正如一位偉人對嶽飛的評價:“英雄永遠為後人所紀念,壞人永遠為後人所唾棄。

參考資料:《金史》、《宋史》、《三朝北盟會編》

北宋腹黑衙内,打服遼國西夏,卻給宋朝留了副後悔藥

盛唐“短命”宰相,受盡朝堂痛罵,卻造就大唐富國強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