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加琳玮
編輯 | 周卓然
12月6日,36氪報道稱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美妝集合店HARMAY話梅已完成A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投資金額未披露,投後估值達到5億元。對此,HARMAY話梅并未向36氪作出回應,界面時尚于12月9日向該公司求證時,對方亦表示不作回應。
天眼查信息顯示,HARMAY話梅為北京話梅樂享科技有限公司創立的品牌集合店,該公司簡稱“話梅網”,成立于2013年,主營業務為化妝品類垂直B2C電商。
HARMAY話梅則是于2008年從淘寶店起家,售賣護膚、彩妝、香氛等産品。商品涵蓋海藍之謎(LA MER)、SK-II、科顔氏等已全面進駐中國市場的國際一線品牌,以及尚未進駐中國、或是未鋪設線下渠道的海外小衆品牌。其自有同名品牌也有售,産品主要為美妝護膚工具和香氛。
HARMAY供應鍊負責人曾在36氪采訪中表示,HARMAY話梅的貨品大部分來自于百貨商場的定期采購,還有一部分會從代理商拿貨,而非大品牌直接授權。
目前HARMAY話梅在線上渠道除了“HARMAY話梅護膚”淘寶店,還有2018年開設的“HARMAY CONCEPT天貓店”。同時,該公司還負責運營Balmain Hair、Christophe Robin、Dermalogica(德美樂嘉)、Botanist和Tangentgc的天貓國際海外旗艦店。
2017年,HARMAY話梅在上海開了首個實體店,今年又在香港中環和北京三裡屯各開了一家店。和許多美妝店五顔六色的裝修風格不同,HARMAY話梅的店鋪都是以工業風為主,店内陳列也都是超大貨架,包括小樣在内的商品被滿滿當當地擺在上面,很像大倉庫。
界面時尚在小紅書上查閱相關帖子時發現,HARMAY話梅以“小樣的天堂”和“低價”為名,但一些消費者對此表示不贊同,并對貨品真假存疑。也有用戶稱排隊情況嚴重,但《北京商報》曾在北京店開業後探訪時發現,客流量大但疑似真正消費的顧客不多。
在美妝市場大爆發的這兩年,美妝集合店正如雨後春筍般浮現。前有LVMH集團旗下絲芙蘭的經驗作參考,使這一商業模式迎來風口。
11月中旬,國内美妝品牌集合店The Colorist(調色師)宣布推出調色師合作夥伴計劃,首批深度合作夥伴有歐萊雅、資生堂、CANMAKE、橘朵等30餘個海内外彩妝品牌。戰略合作内容包括獨家首發、全渠道打通、數據化營運、品牌營銷、資源整合及DTC服務創新等。
36氪數據顯示,此前The Colorist已經經和70餘個品牌建立了合作,提供超6000個SKU,位于廣州和深圳兩家店的日均入店人流量最高有1.4萬人次,坪效可達1.2 萬。
緊接着在11月底,名創優品表示即将推出彩妝集合店“WOW COLOUR”,第一家門店預計将于2020年1月1日在廣州西城都荟落地。WOW COLOUR會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概念店、200平方米左右的常規店兩種模式,其中,概念店會前期先布局一線城市,而後再逐步進入二三線城市。
網紅彩妝品牌将是WOW COLOUR的主打商品,且每間店鋪都會結合自己所售的主力品牌設定不同主題。明年開出的第一家門店會以國貨品牌“HEDONE”為主題,走未來金屬風格。
以消費者需求來看,這類美妝集合店的優勢或需以獨家産品、新品首發、優惠價格為主。因為當前較有影響力的海外品牌均已在中國鋪設了自己的新零售渠道,而國貨美妝品牌也借助源生地的資源優勢,大多有了自己的渠道。不過對于美妝集合店來說,海外小衆品牌仍是需求增長點的切入口,隻是把它們引入後,還需要配合營銷來推動品牌認知度。而這些運營手段的前提是,需要保證正品貨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