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神經病學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他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并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第一階段 口唇期(出生~1周歲):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從出生到十八個月左右是嬰兒期。這是獲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階段。
第二階段 肛門期(1周歲~3周歲):自主—羞愧和懷疑
從十八個月到三、四歲是童年期。這是獲得自主感而避免懷疑感與羞恥感階段。
第三階段性器期(3周歲~6周歲):主動自發—罪惡感
四到五歲是學前期。這是獲得主動感而克服内疚感階段。
第四階段潛伏期(6周歲~12周歲):勤奮—自卑
從六歲到十一、二歲是學齡初期。這是獲得勤奮感避免自卑感階段
第五階段 兩性期(12周歲~20周歲):同一性—角色混亂
從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是青春期。這一階段的核心問題是自我意識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第六階段 青年期(20周歲~25周歲):親密—疏離
從十七、八歲至三十歲是成年早期。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階段,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階段。
第七階段 成年期(25周歲-65周歲):生産—遲滞
這是中年期與壯年期,是成家立業的階段。這是獲得創造力感,避免“自我專注”階段
第八階段 老年期(65周歲以後):自我統整—失望
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這是獲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階段。
艾裡克森是繼哈特曼之後自我心理學的傑出代表,他進一步發展了哈特曼所重視的社會環境對自我适應作用的思想,從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三個方面考察了自我的發展,提出了以自我為核心的人格發展漸成說。
一、自我及其同一性
艾裡克森主張研究的自我是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結構中的一部分,但是卻是一種獨立的力量,不再受伊底和超我的壓迫。他認為自我是一種有意識的心理過程;是過去經驗和現在經驗的綜合體,并能綜合進化過程中的兩種力量------人的内部發展和社會發展,引導人的心理性欲的合理發展。因此,他的自我概念不再是弗洛伊德的防禦性質的,而是哈特曼的自主的和具有适應性的。
二、人格發展漸成論原則
艾裡克森借用胎兒發展的概念,認為人的發展是依照漸成論原則而開展的一個進化過程。他主張,人的一生的生命周期可分為八個階段,它們是固定地以不同的先後順序逐漸展開的。在個體的發展過程中,是以自我為主導,按照自我成熟的時間表,将内心生活和社會任務結合起來,形成的一個既分段又連續的心理社會發展過程。
三、人格發展的八個階段
艾裡克森劃分的前五個階段與弗洛伊德劃分的階段相對應,但是,他強調的重點不是性欲的作用,而是個體的社會經驗。後三個階段是他獨自闡述的。
(一)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0-1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對父母和成人的依賴性最大,如果能夠得到他們的足夠的愛和有規律的照料,滿足基本的需要,就能對周圍人産生一種基本的信任感,反之則會産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兒童的這種基本信任感的形成是以後人格健康發展的基礎。
(二)自主對羞怯和疑慮(1-3歲)
這個階段兒童學會了爬行、走路、推拉和說話等。他們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控制外界事物而且能夠控制自身的大小便的排洩。因此,兒童有了自己的行動的自主意願。而這常常和父母的意願構成沖突。在這一階段,如果父母能有足夠的理智和耐心,對兒童的行為既給予必要的限制又給予一定的自由,就會使危機得到積極解決,使兒童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的品質,反之則會形成自我疑慮。
(三)主動對内疚(3-5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的活動能力更進一步增強,語言和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表現出積極的幻想和對未來事件的規劃。在這一階段如果父母能經常肯定和鼓勵兒童的自主行為和想象,兒童就會獲得主動性,反之兒童就會缺乏主動性并感到内疚。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得到積極解決,兒童就會形成方向和目的的品質;反之則會形成自卑感。
(四)勤奮對自卑(5-12歲)
這一階段的兒童大多數正式進入學校,接受小學教育,學習成為他們的主要活動。如果兒童能夠從需要穩定的注意力和一定努力的學習活動中獲得滿足,他們就能發展勤奮感,對未來自己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有信心,反之則産生自卑感。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得到積極解決,就會形成能力品質;消極解決,就會形成無能。
(五)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20歲)
這一階段兒童接受了更多的關于自己和社會的信息,并要對它們進行全面的深入思考,為自己确定未來生活的策略。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兒童就獲得了自我同一性,反之會産生角色混亂和消極同一性。艾裡克森強調了同一性及其反面都是和社會的要求和兒童對社會環境的适應有關的。他認為,同一性的形成對個體健康人格的發展十分重要,它标志着兒童期的結束和成年期的開始。
(六)親密對孤獨(20-24歲)
這一階段屬于成年早期。隻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敢于與人發生愛的關系,熱烈追求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系。因為與他人發生深刻的愛的人際關系,要求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合為一體,這就需要個體作出某種程度的自我犧牲。而沒有建立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會擔心因與他人的親密關系而喪失自我,他們會尋求逃避,從而産生孤獨感。
(七)繁殖對停滞(25-65歲)
這一階段個體通常已建立了家庭和自己的事業。如果個體已經形成了積極的自我同一性,就會試圖把這一切傳遞給下一代,或為了下一代創造更多的精神和物質财富。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得到積極解決,就會形成關心的品質;如果危機是消極解決,就會形成自私自利。
(八)自我整合對失望(65歲-死亡)
這一階段屬于成年期或老年期。通常大多數人都停止了工作,處于對往事的回憶之中。如果個體能順利度過前面七個階段,就會具有完善感,不懼怕死亡。而在過去生活中有挫折的人,因已處于人生的終結階段,無力再實現過去未完成的生活目标,所以對死亡感到懼怕。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得到積極解決,就會形成智慧的品質;消極解決,就會形成失望和無意義感。
四、對艾裡克森理論的評價
艾裡克森進一步發展了哈特曼所關注的社會環境對自我的适應作用的思想,對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首先,他在心理與社會的相互作用中來考察自我,強調了社會環境在自我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這是自我心理學的理論的突破性發展。其次,他探讨了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而不是局限于生命的早期和青年期。 艾裡克森的自我心理學理論也有明顯的不足。首先,他的人格發展的八個階段的理論思辯性和經驗性較強,科學性和實證性較弱。其次,他的理論是一種個人—社會發展的機械平行論。他沒有探讨社會實踐活動對自我的發展的決定性作用,也沒有探讨社會發展究竟是如何以個人的人格為基礎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