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時,跟貧下中農學過一句話“家有黃金 外有戥子”,意為:鄉裡鄉親的鄰居住着,誰家窮誰家富,鄰裡都心中有數,甚至誰家有多少錢 都能知道個大概齊,就像看秤盤戥子一樣,不差分毫。可是甘肅天水胡氏老宅藏寶的發現卻令人大跌眼鏡。
戥子圖片來自網絡 感謝原作者
先說說戥子,戥子也是一種秤,是古代最小巧稱量輕微物品的秤。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度量衡,東漢初年,木杆秤誕生 。唐代計量單位由“兩、铢、累、黍”非十進位制,改為“兩、錢、分、厘、毫”十進位制。
宋朝主管皇家貢品庫藏的官員劉承矽,鑒于木杆秤計量隻能精确到“錢”,遠遠不能滿足貴重物品的稱量,在公元1004~1007年之間,創造了戥秤。
其戥杆重一錢(3.125克),長一尺二寸(400毫米),戥铊重六分(1.875克)。
清官藏寶400年後曝光了網絡圖片感謝原作
天水秦城區民主西路有兩套隔街相望的古建築群,南宅子建于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北宅子建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400多年來,南宅子基本保存完好,雖然清代重修,但仍系明代遺構。
主人胡來缙和胡忻父子是明代的名臣,邑人譽為''父子鄉賢''。
兒子胡忻明萬曆年間(公元1589年)中進士,官至山西臨汾知縣。為官簡政輕刑,庭無積案。以政績升遷工部給事中、太常寺少卿。胡忻屬東林黨人,專以上疏揭發宦官結黨營私聞名,故居北宅子。
據說,胡氏父子在當時廉潔奉公,賞罰分明,因此深受當地百姓愛戴。但是,400年後令人大跌眼鏡的事兒發生了
2007年,當地文物部門在維修南宅子董家院時,在門廳一角發現了一個藏寶洞。
胡家老宅子
洞長114米,深達地下二層,溝通馬路兩邊的南北二宅,藏有百箱金銀和百壇好酒。
一向以為官清廉著稱鄉裡的胡氏父子,宅内地下竟然還有如此規模的藏寶洞,貪官得藏有多少金銀财寶?
清廉出名的胡家藏寶
發現藏寶的北宅子東區董家院系胡家女婿居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