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快遞多元化模式打通最後一公裡

快遞多元化模式打通最後一公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4:04:16

随着電商和快遞産業的發展,快遞末端配送一直是快遞公司面臨的難題,而“共享共配”是把業務、資源、人力彙聚起來,共同管理、共同經營,以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快遞運營成本的有效方式。去年,潛山在全市率先試水“共享共配”,不僅降低了運營成本,也方便了消費者,實現了多赢局面。今年,桐城、太湖、望江等縣(市)也在嘗試推進快遞末端共同配送。

快遞多元化模式打通最後一公裡(快遞業探路共享共配)1

快遞小哥葛德橋在共配中心清點快件後裝車,實施“共享共配”改革後,他同時派送5家快遞公司的快件。

最近,潛山市圓通快遞的業務員葛德橋挺開心,他不僅可以配送圓通的快件,還能配送中通、韻達等其他4家快遞公司的快件,雖然每天要派送的單量增加了,但他能比往常下班更早,收入也更多,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一個快遞小哥同時派送5家不同快遞公司的快件,這一創舉來自行業的一次“共享共配”改革。鑒于企業派費收入下降,無法覆蓋經營成本,去年9月,潛山市“三通一達和百世”5家快遞企業試水快遞末端共配,共用一處操作場地,統一分揀、統一派送,運營成本顯著降低,派送時效大大提高,取得良好成效。

單量翻番 快遞員卻輕松了

5月22日,記者在潛山縣快遞共配中心見到葛德橋時,他正在往自己的三輪車上裝快件,“現在輕松,上午九十點鐘過來,下午六點就能下班回家,一天跑兩趟,能送500票貨呢。”

“那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嘿嘿,收入比以前翻番啦!一個月能掙1萬多元,趕上‘雙11’等購物節,單量翻番,收入還要更多呢。”葛德橋開心地說。

葛德橋已經做了四年快遞員,靠着勤勞肯吃苦,他的派件量一直是公司裡最多的,“以前隻派送一家快遞企業的快件,件量不是很多,區域劃得很大,有2公裡路程,一天到晚跑下來,最多也隻能送200多票貨。”

後來實施共配,一件包裹給到快遞員的費用由1元降至了0.8元,許多快遞員不能接受,認為收入會降低,但葛德橋堅持跑下來發現,收入竟然翻倍了。

“現在區域劃小了,隻有0.5公裡,看上去‘地盤’小了,但能派送5家企業的包裹,跑的路少了,一天能送近500票貨,下午六點多就可以收工。”葛德橋說,去年“雙十一”高峰期時,他一天就送了900多票貨,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的。

同樣感受到增了收入的,還有快遞末端網點,即驿站。據悉,在實施快遞末端共同配送時,潛山市重新劃分了區域,在縣城内設立了29處驿站。驿站自行帶車到操作場地取件,派件費也由原來的1元/件降至0.6元/件,但驿站派件量大幅增加,平均每天的派件量均在500件左右,而且還可享受到派件補貼政策。此外,驿站還搭載其它服務,如售賣水果、零食、煙酒、文具等,通過快遞人流量帶動其它零售物品的銷售。

“剛剛有人來拿快遞,還順便買了30多塊錢的水果呢。”潛山市某小區門口的驿站,兼賣水果,該驿站合夥人劉钊告訴記者,驿站覆蓋周邊兩個小區,現在是淡季,驿站平均每天派件量在500票左右,基本都是居民來取;到旺季時,一天的派件量能達1000票左右。派件這塊,每月有1萬多元收入,賣水果每月也能掙1萬多元。倆人合夥,每人都能有不錯的收入。

共享共配 實現降本增效

“共配的優勢不單單體現在末端配送上,還為快遞企業帶來了更高效的操作模式。”潛山市共配項目負責人周楊進說。

周楊進2018年從朋友處購買了潛山百世快遞公司的經營權及設備,不到一年,就将百世快遞的發件量做到了潛山市5家快遞企業的首位。雖然進入快遞行業的時間不長,但他深谙合作共赢的道理。

随着快遞市場競争的加劇,快遞企業紛紛采取以價換量的方式搶占市場,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在2019年開始大幅下調派件費用,對于以派件為主的中西部地區縣域快遞企業影響較大。比如潛山,去年攬投比為1:1.73,派件量在增加而總部支付的派件費在下降,緻使各家企業入不敷出。

“以前總部給我們的派件費是1.6元/件,我們給快遞員是1元/件,還要提供三輪車、午餐,每件總成本在1.2元左右,算下來略有結餘。但去年,總部派件費降至了1元左右,我們每派送一件都在虧本。”潛山市韻達快遞負責人洪海洋說。

為壓縮經營成本,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難題,潛山市5家快遞企業試水快遞末端共配,共用一處操作場地,削減城區業務員和各自建立的網點,統一規劃建設快遞末端網點。

5月22日,記者在5家共用的操作場地看到,快件從車上卸下,過掃描門即顯示到達潛山,工作人員進行初次分揀,城區一條線,鄉鎮一條線,各條線上又劃分不同區域,每個區域都站有一個分揀員,每個分揀員按三段碼分揀出屬于自己區域的快件,分揀好的快件由快遞員或各驿站負責人進行裝車派送,一切井然有序。

“共用流水線,統一使用三段碼,節省了場地租金和人工,現在每天要分揀4萬餘件包裹,分揀員隻需35人。”周楊進說,當初他們花了近2個月時間才捋順,而那段時間,由于各家三段碼(即用數字表示區域)不統一,經常會出現錯分件,“那時我們的投訴率、遺失率全省排名第一,服務質量倒數,差點沒熬住。”

但捋順後,效率顯著提高。去年“雙十一”,高峰時每天到件7萬件,但從未出現爆倉,每晚就算加班,也不到9點。5家快遞企業都得到了總部的獎勵金。

除了分揀操作效率提高了,共配項目還節約了配送成本。以前每家都有十多個快遞員,5家就有近80個快遞員,100多輛三輪車,整合後,隻留有七八個快遞員,29個驿站,三輪車也不到40輛,減少了車輛維修開支,派件成本降了30%。

“5家企業擠在3500平方米的場地,還是有些施展不開。”周楊進說,他們5家快遞企業的派件量占潛山全市派件量比率始終保持在80%左右,“快遞連接着商家與消費者,為電商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希望政府部門能統一規劃快遞企業用地,建設快遞園區。”

記者從安慶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在快遞派費一降再降的背景下,共配的需求顯得迫切,安慶市的桐城、太湖、望江等地也在嘗試推行快遞末端共配。(查燦華 吳恒志)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