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新規給了汽修廠提檔升級的機會,但4S店也有自身優勢。圖為一家汽修機構整潔明亮的車間。 記者 荊玉文 攝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新規”),将強制指定4S店維修、維修隻能換原廠配件定為違規。有預測稱,4S店的保養業務将受到“沖擊”。記者調查發現,新規施行一個多月以來,重慶的4S店基本能落實新規,而汽修廠受益于新規,還需要一個過程。
暗訪4S店:落實新規不打折
在沖擊之下,重慶的4S店能落實好新規嗎?就新規的落實情況,華龍網記者分别采訪了北京現代汽車當代特約銷售服務店,以及重慶另外兩家分别經營一汽豐田和觀緻品牌的4S店市場部門。
北京現代汽車當代特約銷售服務店市場部表示,根據新規,現在車主都能夠自由選擇修車點進行維修,如果客戶自行保養,相關的保修政策是會按原來的廠家政策執行的,當然進行質保過程中,如遇索賠維修更換,車主需要出示相關的保養維修記錄,所以還是請車主選擇正規的,具有相關維修資質的企業進行維保,并保存好相關維修保養記錄和配件的相關證明。另外兩家4S店也給出了基本相同的回答。
正面采訪如此,那暗訪呢?2月16日上午,記者以消費者名義撥打了納智捷天捷汽車生活館的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就日常保養而言,不在該店做保養不影響質保,但為了保證質量,建議去可以提供維修記錄的正規維修店維修。同時,該店也針對區縣市場提供巡視保養的服務。
高低端去汽修廠 中端大蛋糕呢?
4S店落實新規之後,消費者們将作何選擇呢?上述三家4S店市場部門均表示,新規下4S店的售後保養客流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并未透露這種影響的具體情況。而消費者的調查數據也表明,相當部分車主在保養時依然更信任4S店。
2月16日,華龍網汽車公衆微信就新規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多數網友表示知道新規,但71%的網友表示,質保期内保養首選4S店。那麼,汽修廠怎麼看?
從業多年的重慶馬立可總經理楊治剛表示,目前,第三方汽修企業的主要客戶呈現高低兩端分布的特點。一方面,部分豪車車主由于4S店與汽修廠的保養價差過大,而選擇在汽修廠保養,另一方面,部分低端車型車主也因為圖便宜而選擇汽修廠。“比如路虎的某些車型,同樣的保養在4S店要3000多元,在汽修廠隻要1000多元。”
但在楊治剛看來,對于以合資品牌為主的中端市場而言,更多車友擔心汽修廠的修理質量而不敢選擇。
或許,這就是4S店在新規下依然有底氣的原因。
汽修标準化規範化依然在路上
在不少4S店看來,車主對4S店的信任的背後是其零部件的“原廠質量”和維修中的“原廠技術”。
北京現代汽車當代特約銷售服務店市場部表示,4S店零部件的采購途徑是主機廠,主機廠提供的配件對品質的把控更為嚴格,更有保障。同時4S店有完善的流程系統支持,對于配件采購,保管,使用更具專業性,使配件的流向更具有可追溯性,對于客戶的利益更有保障。觀緻汽車某4S店市場部門也表示,汽修店使用同質的副廠件對4S店的影響僅限于非核心部件,對4S店影響并不是很大。
而楊治剛表示,主機廠的零部件也來自供應商,雖然主機廠有外銷限制,但供應商把同樣的産品改個型号賣給汽修廠已經是業内公開的秘密,同樣的零部件質量當然也一樣。而新規中也規定,托修方、維修經營者可以使用同質配件維修機動車。
而在技術方面,同時實施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要求主機廠公開汽車維修技術信息,信息的公開讓汽修廠也能基于“原廠技術”修車。雖然維修技術信息有個熟悉摸索的過程,4S店因主機廠支持而更具有優勢。但可以想象,這個優勢并不長久。“很多已經購買了二三輛車的車主,在有了更多汽車知識後,會認識到汽修廠性價比更高。” 楊治剛說。
“新規讓汽修廠和4S店這兩個原本不平等的對手站在了一條起跑線上,提升汽修廠維修質量,破除4S店維修壟斷是應有之意。目前車主對4S店的信任實際上是對信任主機廠對4S店的監督。而要實現政策本意,相關執法部門對4S店也要加大監督力度,信任多了,競争才能多,競争多了,實惠的才是消費者。”華龍網汽車評論員王祥說。
(記者 李想 周宮琴 鄧先林 楊利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