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動物界可不是一般的熱鬧。
前有某動物園号稱“動物模仿人類打架”的,後又有大鵝攻擊人類登上熱搜的。
這不是玩笑,浙江一大爺出門散步,被兩隻大白鵝攻擊緻八級傷殘,新聞一出引發熱議。
新聞截圖
說到大鵝是多少人童年的噩夢,見到就要繞開走,但可氣的是,有時候真是繞不開…
不信你看↓↓↓
大鵝攻擊力究竟有多強?如何判斷一隻鵝要攻擊你?怎樣避免被動物攻擊呢?
這篇文章來一起了解下……
大鵝攻擊力究竟有多強?首先要知道,大鵝敢于攻擊任何人,真正是“童叟無别”,如果是老翁或小童,那就很危險了。
它們無差别的報警與攻擊,是天性使然,雖說連老虎都敢追,但若真遇上老虎,它們的這種行為無異于飛“鵝”撲火,引火燒身,結果多是被老虎吃掉。
至于大鵝為何會有類似行為,還得從大鵝的行為習性談起。
鵝是馴化鳥類,來自野生的雁類,通常亞洲家鵝來自鴻雁,歐洲家鵝來自灰雁,但随着人類交往的頻繁差别越來越小。
大鵝的祖宗是野生的大雁,當然有必要追溯一下野生大雁的習性,它們都是偏大型濕地遊禽,在河湖濕地占有明确的領地,特别是繁殖期,如果誰敢接近就會報警并群起而攻之。
大雁是集群生活,普通齊心合力攻擊來犯之敵,恐怕多是無往而不勝,久而久之,便養成無所畏懼的天性,甚至傳承到了家鵝身上,但野生大雁實在鬥不過對手便會飛起來逃跑,家鵝的翅膀早已退化,有翅難飛,但習性不改,所以便會給人留下攻擊性強的印象。
大鵝有害怕的動物嗎?大鵝并不會有針對性地懼怕某種動物,要怕就最怕人了,怕手持器械的人。就像狗怕彎腰撿石頭的人、烏鴉怕手裡有武器的人,赤手空拳者,它們一般不太怕。
大鵝懼怕向它攻擊的動物或手持棍棒等武器的人,它們在行動前,也會“掂量”一下對方的實力,畢竟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
如何判斷動物要發起攻擊?一隻家鵝要攻擊你之前,必然是高昂着頭,伸長脖,扯大了嗓門,大聲喧嘩,甚至煽動翅膀,讓自己看起來很大、氣勢洶洶的樣子,從而達到企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具有攻擊性的動物多是體型相對較大、領地意識較強、或處于繁殖期的動物,比如,我們最常見的綠頭鴨,平時見人來會回避,但在抱窩時,若有人打擾,鴨媽媽可能會擰你,當然不是用爪,而是用喙。
攻擊前的表征呈現比較明确的聲音或身體語言,毛發蓬松,體态誇張,雙目圓睜,甚至龇牙咧嘴,先擺出猙獰之态,對方若怕了,望而卻步,它們也多是見好就收,不再施行打擊,否則,便會瞬間發起攻擊。
哪些做法會刺激動物的攻擊性?如果誤入動物的領地,它們會發出怪叫,并以最猙獰的表情和姿态,展現給你,此時應該迅速撤離動物的領地,以免引發動物的攻擊性行為。
比如,猕猴對侵犯者通常采取吼叫、瞪眼、前掌趴地、體毛炸起等一系列行為來表達不滿情緒,給入侵者以警告。
這可能會引起動物的自衛反擊。即便不在其領地,你對動物做出攻擊:抓住或束縛它們的行為,超過它們認為的安全距離,都會得到兩個結果,要麼逃走,要麼爪牙相對,予以還擊。
但自然界的規律基本是恃強淩弱,大的欺負小的,即使看似無所畏懼的大鵝也不敢主動去進攻比它大的動物。如果是食肉動物即猛獸,則不論大小都有進攻型,小小的黃鼠狼,也敢攻擊比它個頭大幾倍的雞。
如何避免被動物攻擊?走自己的路,不要擅自進入荒野,不要打擾自然地的甯靜和諧,與動物保持距離,距離不僅僅産生美,還産生安全。
我們人類要注意,各行其道,不要進入保護區、自然地、國家公園、濕地山地林地、各類荒野等動物們的栖息地!
綜上所述
對于動物我們要和諧相處
不随意踏入動物的私有領地
學會保持人與自然的共存
本文專家:郭耕,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