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士官感言

士官感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17:20:57

劍客高天 三劍客

士官感言(士官的姓名牌給你)1

三劍客

1

記得入伍後,一拿到新軍裝班長就讓我們在上衣下擺内側、褲子、帽 子上填寫名字、部隊代号和血型。

班長當時特别強調,必須寫清晰,特别是血型不能出錯。

班長說,在戰場上受到創傷出血,如果不能及時輸血,小命就将不保。

吓得我在填寫時,一筆一劃,絲毫不敢馬虎。

後來,兵齡長一點,了解到戰争的殘酷,才明白班長并非吓唬我們這些新兵蛋子。

隻是當時不知道,這些寫在衣服内側的信息,在戰場上的極端環境下,很可能出現破損和污染。

而外軍則是人人都有一個“狗牌”。

外軍軍人的身份牌,有明确記載和發揮顯著作用的,最早可能出現于美國南北戰争時期。

士官感言(士官的姓名牌給你)2

當時北方軍隊為了使參戰軍士的身份在傷亡時得到盡快确認,制作了5厘米見方的小牌子,刻上自己所屬部隊的番号、姓名等内容,用細皮繩穿起來挂在脖子上。

看似簡單的小牌子,卻為救護隊及時識别傷亡者人員姓名、血型、聯系人,赢得了寶貴時間,為準确辨别陣亡者的遺體提供了依據。

同時,也開創了世界軍事史上軍人佩戴身份牌的先河。

2

從1918年開始,美、英軍隊普遍為參戰軍士配備了身份牌,還編制了代碼,官兵稱之為“軍号”。

二戰時,許多參戰軍隊為軍士配發了金屬身份牌。

戰争末期,美軍又把身份牌增加到每人兩枚。

官兵陣亡後,戰友會把陣亡者兩枚身份牌中的一枚放入其口中,另一枚随亡者衣物一同包裹。

救護隊員根據身份牌上的記錄妥善處理有關事宜。軍士退役時,一枚身份牌上交所在部隊統一保管,另一枚由個人終身留念。

實際上,我國古代的一些軍士就有了腰牌。

佩戴在腰間,用來表示佩戴者的姓名和身份,同時起到身份證和通行證的功能。

據考證:曆朝曆代腰牌的材質、形制不一。

有象牙、玉石、金銀、木材等材質,佩戴者級别越高材質也越好。

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腰牌是北宋時期的,距今天足足已有一千年。

士官感言(士官的姓名牌給你)3

20世紀30年代,當時有部隊也曾配發胸章。

中間印有部隊代号或番号,兩側填寫軍人姓名、職務等,下邊填寫頒發年度。

30年代的胸章,紅框是将級軍官,黃框的是校級軍官,藍框是尉級軍官,士官和士兵則是黑框。

解放軍則主要在軍服、帽子、領章背後等記錄姓名、血型和部隊番号等信息。

1949年2月,解放軍統一整編,統一了軍服樣式。

特别是胸章,正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背面左邊豎框為佩戴者姓名,右邊從上到下分為三行,分别是部隊番号、職别和佩用時間和編号,中間還蓋有發放單位首長的紅色印章。

3

2007年換裝新式軍服後,軍官開始佩戴軍人姓名牌。

士官感言(士官的姓名牌給你)4

記得剛開始,很多軍官都不太适應。因為,穿軍裝外出時,很多人會盯着他們胸前的名牌看。

總感覺腦門兒上寫着自己的名字一樣。有點不适應!

雖然胸前多了一個姓名牌,但是作戰功能實際上并不強。

更多的信息,還是要靠翻衣襟……

4

2015年,中國第三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率先配備使用“身份識别牌”。

士官感言(士官的姓名牌給你)5

這種識别牌由不鏽鋼薄闆、黑色消音膠皮墊圈和珠串式長頸鍊組成,用中、英、法三種文字标記姓名、血型、籍貫和編号信息。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正式配發身份識别牌。

2017年2月21日的《解放軍報》報道,解放軍軍人保障标識牌在部隊試驗試用全面展開。

士官感言(士官的姓名牌給你)6

軍人保障标識牌,将成為我軍官兵戰時辨别身份的重要标識。

可以看出,我軍在對軍人身份或姓名的識别上,漸漸走向成熟

說到這裡,除了“狗牌”之外,我們跑下題,說一說廣大士官戰友關心的一個問題。

當年換發07式軍裝的時候,很多士官戰友看着軍官的姓名牌就有些眼熱。

現在網絡上又曝光了新式的迷彩服,而且迷彩服上還有姓名牌的位置,那也就是說,士官的姓名牌,也許有戲!

棒棒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