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人間四月天,紫中帶藍、燦若雲霞的紫藤瀑布最讨人喜愛。位于江陰中山公園的紫藤,更是因為有着千年曆史而久負盛名,被當地人稱為“活文物”。去年,紫藤“病危”消息傳開後,不少市民都覺得非常可惜。好在,一年時間的“調理”養護後,千年紫藤重現生機,市民們都趁着花期、拿着攝影裝備趕來邂逅紫色浪漫,“每年都要來‘打卡’的,終于活過來了,一如既往的美!”
古紫藤是江陰市文物保護單位,樹下豎着的石碑上記載:“忠邦亭四周原環繞有七棵古紫藤,其中兩棵系北宋萬春園遺物,已有千年曆史。”近年來,因江陰雨水量相對較多,而紫藤周圍排水較慢、通風不理想,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根部腐爛,導緻紫藤的健康出現了問題。“去年來的時候,紫藤狀态不佳,有的樹幹已經‘骨瘦如柴’,看上去‘奄奄一息’。”市民曹夢園感慨。
針對紫藤日益欠佳的情況,該市住建部門專門請來南京林業大學的專家進行現場會診,對紫藤黴菌和根部腐爛問題“對症下藥”。負責千年紫藤養護的江陰市風景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養護工程部主任高佳介紹,在專家的指導下,他們對紫藤的周邊環境進行了改造,一方面清理周邊的綠植,為紫藤營造通風透光的生長環境,另一方面将紫藤周邊原有的道闆磚改為木質平台,擡高平台水平面,使其更有利于紫藤根系的呼吸,同時在下方開挖排水溝,便于排水。“為了達到更好的景觀效果,對紫藤周圍環境的改善也已提上日程。”高佳介紹,通過在上層增加地被植物、在下部鋪設彩色松林等方式,紫藤花廊會更具美觀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