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一期梅毒的臨床症狀都有什麼

一期梅毒的臨床症狀都有什麼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15 18:06:28

  1、硬下疳:中醫稱發生在口内或口周的潰瘍為“疳”,如唇疳、口疳、走馬疳等,發生于下身陰部的潰瘍統稱“下疳”。梅毒螺旋體進入皮膚或黏膜之後,在感染入侵部位發生的初瘡,即下疳。因其有一定硬度,故名“硬下疳”。

  (1)潛伏期長短不一,一期梅毒的潛伏期從10日到90日,一般多發生在2~4周内,平均為3周,大約有30%被感染梅毒者,并不出現下疳而直接出現二期梅毒症狀或繼續潛伏。

  (2)典型下疳初發時多表現為紅斑、充血性丘疹、硬結或浸潤性紅斑,繼之發生輕度或形成淺表潰瘍。潰瘍通常為1~1.5厘米直徑大小的圓形,邊緣整齊而隆起,繞以炎症性紅圈,潰瘍底面無膿性分泌物,表面附有一層漿液及較薄的纖維膜。觸摸下疳病損部位,有如同軟骨一樣的硬度。

  (3)硬下疳95%發生于陰部。在其他部位發生的下疳謂之生殖器外下疳。在男性陰部一期梅毒下疳好發部位依次是冠狀溝、龜頭、陰莖、包皮及尿道口,亦可發生在陰囊。女性一期梅毒下疳好發部位是大小陰唇、陰唇聯合處。

  (4)通常下疳是單發的,偶見2~3個,但超過10個甚至20個者亦有報道。

  (5)陰部以外下疳的最好發處以乳暈及乳頭為最多見,男性同性戀者或異常性交者,多見于肛門、口唇、扁桃體、舌及眼臉部。由于接吻、口唇接觸陰部或用手指玩弄陰部感染下疳者,口唇下疳發生率最高。

  (6)非典型下疳的發生,多由于下疳發生的部位繼發感染、局部或全身治療的影響所緻。例如發生在尿道口的下疳,潰瘍淺而較小,基底無硬感,痛感多存在。子宮頸下疳多不典型,可表現為宮頸淺糜爛及硬結同時存在,子宮頸高度水腫、硬變,但無糜爛等。下疳如繼發感染,其瘡面不潔,有綠黃色粘稠膿性分泌物或覆蓋厚痂,周邊有炎症性紅斑。由于外觀形态完全與典型下疳不同,甚易誤診。

  (7)下疳預後與二期梅毒的關系,下疳不經抗梅治療,約3~4周可自愈,遺留淺在疤痕或暫時性色素沉着。有時遺留小結,存在較長時間後吸收消退。也可見到早期二期梅毒疹出現,同時還存在下疳殘留的硬結。通常是下疳完全消退後,經過6~8周潛伏期才出現二期梅毒疹。

  2、硬性淋巴結炎:又叫一期梅毒性硬性淋巴結炎或無痛性橫痃,下疳出現數日或1~2周後,在其附近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通常是數個蠶豆大或栗子大硬結,不與表面的皮膚粘連,無紅腫熱痛現象。 陰部發生下疳時,腹股溝淋巴結常腫大。通常把這種硬性淋巴結炎稱為橫痃。在手指、乳房、口唇、舌、眼臉等處發生下疳時,則肘後、腑窩、颌下、頸部等相慶部位的淋巴結腫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