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心出汗是怎麼回事?
中醫認為,濕熱重的人手心最容易出汗,其發生原因與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過高有關。專家同時指出,該症狀的出現可能與遺傳有關,是人體體質的問題,對健康沒有直接影響。一般來說,中、輕度手心多汗者,可吃些清熱健脾的東西。夏季應多吃些清熱解暑、消化健脾的東西,才能較好地抵制濕熱,減少手心的出汗次數和數量。中、重度手心多汗者在祛濕熱方法治療達不到良好效果時,應該選擇手術治療,但進行手術有一些禁忌,選擇前需要征求醫生的意見,根據自身狀況進行。
1.陰虛:隻有腳心出汗,身體沒其他症狀,則不必太過擔心,應該是植物神經出了問題。如果五心煩熱,手心也出汗,心裡不是很舒服,在中醫看來是陰虛。
2.汗腳:汗腳與腳氣不同,不是病,是腳很容易出汗,汗液中的有機質分解,産生一種難聞的刺激性氣味。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鞋裡經常汗油油的。
腳心出汗,與身體素質、内分泌等等都有關系的。身體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腳心也應該是幹的。而腳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沒有汗,腳心卻滿是冷汗,感覺冰涼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腳心出汗是體質虛寒的表現,如果你同時很怕冷,并且冬天手腳冰涼的話,應該就沒錯了吧。
腳氣和腳臭不是一回事
1、腳臭是毛病不是病
一般來說,腳上散發出不好的味道,稱作腳臭而不是腳氣。而通常人們把腳氣和腳臭混為一談,其實他們是有區别的。一般的辨别方法是,有腳氣的人一般都會出現多汗、腳臭、腳癢等症狀,嚴重的患者趾縫間會出現掉皮、紅腫、水泡、裂口、潰爛等。而腳臭的根源而是腳部皮膚排汗較多,有臭氣,長期下去會發展成嚴重的腳氣。換言之,腳氣的情節嚴重多了!
2、腳臭防治
如果有腳臭的毛病的話,那就應該經常洗腳,洗完腳,要在腳上用點爽身粉或者止汗劑。要穿透氣的棉襪,鞋襪都要經常更換。特别嚴重的話,可以做在睡覺前,洗淨腳擦幹後用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這樣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症狀會得到改善。日常可以用茶包煮水後,把腳泡在茶水裡二十至三十分鐘,擦乾後撒爽身粉,也可以用粗鹽溶水來代替茶水。
3、腳氣從哪裡來
腳氣是腳臭的惡化與升級版。據了解,成人中有七成以上的人患有腳氣,隻是輕重不同而已。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們對腳臭毛病的不重視以及治療不當。我們平時所說的腳氣,醫學上叫做腳癬,又名香港腳,是一種傳染性腳部皮膚病,患有這種毛病的患者會覺得腳很癢,甚至裂開化膿轉為疼痛、糜爛。醫學上将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疱型及角化型。
4、腳氣防治
患有腳氣的人,不應該用手去抓腳癢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給真菌向手及身體其他部位傳播提供了機會。所以隻能用藥方來止癢。或者通過下面的一些簡易方法來緩解症狀。腳上患有腳氣、腳癬的話,可以連續用生大蒜擦磨,或者用食醋跟雪花膏調和後塗于患處。
民間有偏方是用茄子根和鹽煮成水來洗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腳氣。最迅速的方法就是塗風油精啦,每天次至2次就可以了。也可試試用牙膏塗,有一定的效果。如果所患的腳氣比較嚴重,建議還是到正規藥房買專門救治腳氣的膏藥。
5、辨别腳氣與腳氣病
腳氣病跟腳氣隻有一字之差,卻很不一樣。腳氣病是一種由于人體缺乏維生素B1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有四肢感覺異常、過敏、遲鈍,觸覺痛覺減退,肌肉酸痛,肌力下降,行走困難等症狀。腳氣病屬于營養缺乏性的疾病,主要是維生素B1的缺乏。
腳氣病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症狀為主,在患病的早期,有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便秘、易怒、易疲勞、記憶力減退、失眠等身體狀況出現。病情進一步發展會演變成手腳趾麻木、肌肉酸疼、站立困難等。最嚴重的狀況是産生肌肉萎縮性神經癱瘓。
6、腳氣病防治
腳氣病聽起來這麼嚴重,其實這種病的治療主要口服或注射維生素B1就可以了。維生素B1屬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内儲存不多,易發生缺乏。維生素B1主要儲存在于它們的外皮和胚芽中。但是現在市面上所賣的谷類食品大多是經過加工過精的,照成維生素B1的流失。在烹饪過程中,如果淘洗過度、加堿等性調味也都能破壞維生素B1的含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