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談及艾滋病都持有恐懼的心理,所以日常中掌握相關的知識對于預防有很好的幫助,那麼對于艾滋病的高發群體有哪些了解多少呢?看看文中的具體介紹吧。艾滋病偏愛對象如下:
艾滋病的幾個偏愛對象是什麼
1、血友病患者
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因為血友病是一種因體内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得的疾病,如果不輸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則病人可以在受輕微外傷後就流血不止。據報導,凝血因子Ⅷ主要存在于治療血友病的血液制品凍幹濃縮制劑中。而這種凍幹濃縮制劑是近年的産品,暴露于傳染性病原體的危險性較大。另外,根據對血友病的檢測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機體中淋巴細胞成份已有輕度失調,這種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輕度異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2、吸毒者
經靜脈注射毒品成瘾者約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吸毒過程中反複使用了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針頭,而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無疑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傳播,使吸毒者成為第二個最大的艾滋病危險人群。濫用成瘾性藥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多發和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3、與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
與上述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同性戀的易感性在前面已提過,這裡主要講一下與高危人群有異性性關系者對艾滋病的易感性。有許多例子可以證明艾滋病可以在異性性生活中相互傳播。
4、接受輸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劑外,其他血液與血液制品(濃縮血細胞、血小闆、冷凍新鮮血漿)的輸注也與艾滋病的傳播有關。
5、男性同性戀者
包括雙性戀者因為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戀不等于艾滋病!
6、艾滋病的其他高發人群
艾滋病從理論上說任何人群都可易感,但真正的艾滋病易感人群主要為上面所提的五類人群。從年齡上,艾滋病雖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但事實說明 90%以上發生于50歲以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發生在兩個年齡組,即20~40歲的成人組和嬰幼兒組。由于患有艾滋病的母親也可通過胎盤、産道、乳汁傳播給出生前或出生後的嬰幼兒,因而由患有艾滋病的婦女所生的小孩,也是艾滋病的易感者。
得了艾滋病會有什麼症狀
我國将HIV感染分為急性期、無症狀期和艾滋病期。
(一)急性期: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HIV後2-4周左右。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咽痛、盜汗、惡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痛、淋巴結腫大及神經系統症狀。多數患者臨床症狀輕微,持續1-3周後緩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檢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體則在感染後數周才出現。CD4+ T淋巴細胞計數一過性減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無症狀期
可從急性期進入此期,或無明顯的急性期症狀而直接進入此期。
此期持續時間一般為6-8年。但也有快速進展和長期不進展者。此期的長短與感染病毒的數量、型别,感染途徑,機體免疫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
(三)艾滋病期
為感染HIV後的最終階段。病人CD4+ T淋巴細胞計數明顯下降,多200/mm3,HIV血漿病毒載量明顯升高。此期主要臨床表現為HIV相關症狀、各種機會性感染及腫瘤。
HIV相關症狀:主要表現為持續一個月以上的發熱、盜汗、腹瀉;體重減輕10%以上。部分病人表現為神經精神症狀,如記憶力減退、精神淡漠、性格改變、頭痛、癫痫及癡呆等。另外還可出現持續性全身性淋巴結腫大,其特點為①。除腹股溝以外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位的淋巴結腫大;②。淋巴結直徑≥1cm,無壓痛,無粘連;③持續時間3個月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