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3 03:47:09

5G時代,大家最關心的是5G什麼時候建好,5G手機什麼時候降下來?

那5G建網我們會遇上什麼樣的問題,比如說,運營商是選NSA,還是選用SA進行組網,為什麼呢?

SA比NSA到底好在哪裡?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1

到目前科普類的文已經很多了,我們都知道SA比NSA會好,我們網絡演進的目标就是SA,那這兩種有什麼區别,很少有人探讨過,下來我們就一塊讨論下。

SA VS NSA

NSA的協議版本凍結早于SA,所以說NSA是5G網絡的過渡方案,SA是5G網絡的終極方案。

  • NSA (Non Stand Alone):非獨立組網,UE需要通過LTE基站與核心網信令交互(注冊、鑒權等等)。5G不能獨立工作,僅作為LTE數據管道的增強。
  • SA (Stand Alone):獨立組網,5G不依賴任何網絡獨立部署,控制面和用戶面全部由NR自身解決。Standalone NR, 5GC connected
SA組網具有五大明顯優勢
  • ① SA組網性能明顯優于NSA
  • ② 覆蓋不是SA的制約因素,NR有多種增強上下行覆蓋的手段,并具備完善的異系統互操作能
  • ③ 終極網絡成本比NSA更低
  • ④5GC引入對運營商非常有價值,SA組網可以在5G部署早期提供更好的5G用戶體驗
  • ⑤SA相比NSA網絡更抗幹擾覆蓋更好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2

SA 與NSA的組網架構

下面我們就細分析SA的五大明顯優勢:

1)NR 3.5GHz SA性能明顯優于NSA

相比SA,在NSA組網下,終端在3.5GHz上行隻有單發,導緻以下問題:

  • 上行覆蓋受損3~6dB:發射功率隻有23dBm,導緻3.5GHz上行覆蓋受損
  • 單用戶NR上行速率減少:上行失去SU-MIMO兩流Beam-forming能力
  • 小區吞吐率損失:下行無法實現MU-MIMO和SU-MIMO并行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3

SA NR 3.5G的優勢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4

同等邊緣速率NSA SA覆蓋半徑與下行吞吐率對比

2)5G NR本身具備多種覆蓋提升和性能保障手段

覆蓋不是SA的制約因素,NR有很多增強上下行覆蓋能力的手段

  • ① 3dB:SA組網下,終端上行共26dBm
  • ② 3dB:SA組網下,終端上行有雙發分集增益
  • ③ >15dB:上行接收分集。M-MIMO帶來接收分集增益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5

SA NR的上下行覆蓋增強效果

SA早期局部連續組網,NR和異系統間互操作

  • ① LTE在建網初期也僅僅是做局部連續覆蓋;
  • ② NR建網初期也可以不連續覆蓋,僅在容量需求大的地區做局部連續覆蓋即可,NR具備和異系統之間的互操作能力。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6

5G LTEVS LTE 3G的互操作

3)NR 3.5G SA終極網絡成本低于NSA

NSA隻是5G網絡的過渡方案,SA是5G最終目标架構

初期NSA需要二次升級到SA,因此NSA組網累計投資成本更高,在同等規模部署下NSA多出4項額外成本:

NR升級改造成本、4G改造成本(NSA)、EPC升級擴容成本、傳輸重配置成本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7

雖然SA的一次性成本,比NSA過度方案低,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覺的有三點原因,讓運營商建網初期大多不采用直接SA組網建設:

  • ①SA的協議凍結比NSA晚,SA的相關協議還不成熟
  • ②SA一次性成本壓力太大,超出了運營商的預期,需要建設的站點數翻倍,獨立部署,不利于初期快速組網
  • ③ 5G的行業應用以及終端成熟未跟上,NSA的eMBB仍然夠用。

題外話了,關鍵還是一個字“窮”,一次性拿不出來。

4)SA組網引入5GC,為運營商提供新業務拓展機會

  • ① 引入5GC可以實現端到端5G業務體驗,占領5G業務的制高點
  • ② 5GC提供更精細的QoS控制、更靈活的組網、更開放的對外接口,可以為運營商提供新業務拓展機會

5GC為運營商能帶來什麼變化呢?

功能模塊化 :5GC基于服務的全新架構模塊相對開放,接口标準化,可以面向各種對象。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8

5G網絡架構

網絡切片化:5GC同一個物理網絡可以虛拟出多個邏輯網絡切片,且用戶可同時連接多個切片,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9

網絡切片化

服務差異化:5GC相比于EPC把不同業務放在同一個承載,業務承載可以更細,我們可以簡單的想像為,進程更多了,以每個IP數據流的粒度來管控QoS,粒度更細,有利于運營商實現精準服務,也有利于未來提供基于内容的差異化增值服務。

部署靈活化:5GC的用戶面網關可以非常靈活地部署到任意位置,比如MEC。這樣可以為每個用戶選擇最合理的轉發路徑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10

部署靈活化

固移融合化:實現包括固網有線等non-3GPP的統一接入,FMC下同一核心網

5)SA相比NSA網絡更抗幹擾覆蓋更好

因為5G的高頻的問題,帶來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上行覆蓋不足,因此各個廠家都提出不同的上行增強方案,比如說華為的上下行解耦,中興的SUL等。

上下行解耦的部署策略,5G的下行傳輸将利用3.5GHz頻段,而上行傳輸将會與LTE的1.8GHz進行頻譜共享,根據LTE FDD空閑程度靈活分配給5G上行使用,實現5G與LTE的并存,不過,仍有一些不确定的問題

  • ① 上行提升有限,會降低下行BF能力
  • ②5G互調和諧波幹擾,FDD 1.8GHz/900MHz 與NR 3.5GHz共存面臨風險

目前電信和聯通的部署在3.4G-3.6G,對其造成嚴重幹擾的信号多為低頻信号産生的二次諧波/三次諧波、二階互調/三階互調等。

電信和聯通LTE部署在B3上,B3上行的二次諧波會對3.5 GHz下行造成二次諧波幹擾。B3上行與3.5 GHz上行的二階互調産物會對B3的下行接收造成幹擾,此外還有更高階的四階互調和五階互調幹擾等,這些幹擾均使靈敏度進一步惡化,NSA組網下的LTE和5G的雙鍊接,相對SA組網上行幹擾會更大,據公開測試數據,Band3上行(1710~1735MHz)的二次諧波是3420~3470MHz,對Band42(3400~3600MHz)可能會帶來28dB的幹擾(5MHz帶寬時),而Band8(900MHz)給Band42帶來12dB幹擾。

sa獨立組網什麼時候能全覆蓋(SA組網比NSA組網到底好在哪裡)11

LTE B3與5G 3.5G 之間的互調和諧波幹擾

相比NSA組網,SA組網上下行優勢,

NR 3.5G 上行增強有幾個優勢:

  • ① UE 26dBm高發射功率
  • ② UE 雙發 Pre-coding(預編碼)
  • ③ 基站16/64天線接收
  • ④ 基站高維抗幹擾及MU-MIMO

相比NSA 上行單發,SA的雙發彌補了上行覆蓋損失,按設備廠家實驗的情況,基本可以接近LTE的覆蓋。

說了上行,那NR 3.5G下行優勢:

  • ① 單載波100M資源優勢
  • ② 基站16/64天線發射
  • ③ 基站多天線抗幹擾
  • ④ 基站 MU-MIMO

除了NR上下行的優勢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那就是終端支持上,NSA上行增強技術,需要終端支持,各個廠家的時間表裡,有可能比5G初期商用更遲

看完了以上,SA對比NSA的好處,大家應該對為什麼SA是目标,國家大力支持SA的原因有所了解吧,以上是我的一點學習後總結,個人水平有限,有不對的或者有新的見解,歡迎評論區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