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花。但如花的女人比男人在某些方面更易受到“摧花殺手”的迫害。為何?女人嬌嫩,女人細膩,女人易受傷。這個摧花殺手就是形形色色的癌症。
1 、頭号殺手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易患腫瘤的首位,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李洪勝稱,乳腺癌的發病率近年來大幅上升,出現年輕化趨勢,其接診的最年輕患者年僅16歲。
乳腺癌的發生與激素水平高、抑郁、超重、家族史(母親或姐妹中)、生育年齡超35歲,産後未哺乳等因素都有一定關系。
乳腺癌的治療手段走在所有癌症治療前列的,一是針對HER2基因陽性者進行基因治療取得了肯定的療效;二是乳腺癌的治療方法也較其他癌症多一些,如特有的内分泌治療。
防魔:越抑郁越發病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林麗珠主任稱,抑郁的情緒會使得乳腺癌的發病幾率增高,研究發現,長期憂郁患者,患乳腺癌的幾率要較開朗者高出5-6倍,相關調查也發現,乳腺癌患者抑郁症發病率高達80.6%,提示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狀态。
如果女性長期出現煩躁不安、易發脾氣、悶悶不樂,或睡眠時很難入眠,或一夜醒來多次者,需要及時調節自己的狀态,必要時到心理科就診,及早發現和治療抑郁症,避免長期抑郁而誘發乳腺癌。
另外,專家也提到,肥胖對乳腺癌的影響也十分巨大,随着體重的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乳腺癌的惡性程度都會增加。
擒魔:B超+乳腺钼靶(100元~200多元)
李洪勝稱,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高,如Ⅰ期乳癌患者中90%的女性都能夠重新擁有健康。要早期發現乳腺癌,建議常規體檢加上乳腺的檢查,40歲以下的女性可半年到一年做一次乳腺B超檢查,約100元;40歲以上的女性可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檢查,約200元。這些檢查最好到乳腺專科做,也可以到腫瘤科做防癌檢查。另外,在國内現有情況下,自檢也有一定作用。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紅外線檢查不容易早期發現乳腺。發現有乳腺增生等情況的,咨詢專科醫生的意見,及時治療或加強監控。
2 、打疫苗可防 宮頸癌
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婦科陳麗賢主治醫師稱,早期宮頸癌是容易被治愈的癌症。通過定期的檢查可以發現宮頸癌前病變,此時宮頸已經出現病變但還沒有發展到癌症,如果及時治療,對保留生育能力和性生活都沒有影響,治愈率幾乎100%;如果在最早期發現癌變,治愈率也達90%以上。而且,宮頸癌是目前世界上可以通過注射疫苗預防的癌症。
防魔:少性伴 警惕同房後出血
目前國内外資料認為宮頸癌發病與早婚早育或性生活紊亂,性生活過早,多産,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研究表明,18歲前即有性生活的婦女,其宮頸癌的發病率較18歲以後開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若婦女與多個男子發生性關系,其發生宮頸癌的機會也會較多;如患有梅毒、淋病等性病者,宮頸癌發病較正常婦女高6倍。
另外,要警惕同房後出血,即使隻有少量的血也要注意,因為其可能是早期宮頸癌的症狀信号。
擒魔:病毒+細胞學檢測(200元~500元)
宮頸癌與其他癌症不同,B超和X光片對其排查并不重要,這是因為70%~80%的宮頸癌發病都與感染某些病毒有關,如人類乳頭瘤病毒。因此,檢查是否感染高危病毒就能夠有效早期排查宮頸癌高危人群。同時宮頸細胞學檢查也是篩查宮頸癌有效手段。
宮頸癌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進行一次病毒和細胞學檢查,前者340元左右,後者200元左右。一般女性如果連續兩年細胞學篩查為正常,可适當延長篩查間隔時間至3年,若兩年病毒和細胞學篩查均為正常者,可延長篩查間隔時間至5~8年。
3 、最難發現 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生率僅低于宮頸癌、子宮内膜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占第三位。因卵巢癌沒有特異性的指标,且出現症狀時往往是中晚期,因此六成患者就診時已經是比較晚期,因此也導緻卵巢癌的治愈率不高。
防魔:警惕腹脹
早期卵巢癌的表現雖然不明顯,但還是有迹可尋的。陳麗賢稱,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适,進食困難或者極易有飽食感,尿頻或尿急等,都是卵巢癌亮出的“黃牌”警告信号。對于卵巢囊腫還沒有到手術指征的患者,應注意區分是生理性的囊腫還是病理性的囊腫,如為前者則影響不大,如果為後者則要注意定期随訪,避免發生惡性病變。
擒魔:B超+腫瘤标志物(100元~300元)
35歲以上的女性,清晨起床排空小便後,平躺在床上,雙腿稍曲,從小腹部的一側摸到另一側,如發現腹内有腫塊是硬狀異物,不管腫物是大是小,有沒有疼痛感,都要提高警惕,但最科學有效的方法還是每年到醫院進行一次盆腔的B超檢查及抽血對腫瘤标志物檢測。
4、 絕經前後最易發 子宮内膜癌
陳麗賢稱,子宮内膜癌在40~60歲的女性中,尤其是絕經前後發病率最高。目前歐美國家及我國的發病率有所上升。這與長期受雌激素刺激,子宮内膜增生,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晚絕經,未婚少産,家族有内膜癌,乳癌,結腸癌史等因素有關。
防魔:月經不規律 絕經後又出血
首先是圍絕經期的女性,她們月經變得不規律,月經時間延長,月經量也時少時多,此時,很多女性認為是即将絕經的正常表現,會不太注意,陳麗賢稱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即使是即将絕經的女性,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延誤診治時機。絕經後有再次出血的女性應該更加警惕,及時到醫院婦科就診。
擒魔:B超婦檢(100元~200元)
35歲的女性每年一次婦科B超婦科檢查就可起到子宮内膜癌的初步篩查,約100元;如果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晚絕經等高危因素,還有上述提到的絕經前後的症狀,根據醫生的要求,可以進行細胞學或刮宮,宮腔鏡等檢查。
5、 越來越兇狠的殺手 肺癌
肺癌在全世界癌症引起的死亡中居首位,其中年輕病例、晚期患者增加、女性患者比例上升。主要原因是肺癌的患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最高,加上其早期不容易發現,中晚期的療效卻一直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不到10%,因此死亡率就較高。而早期肺癌患者術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目前發現,非煙民所患的肺癌與煙民所患的肺癌不一樣,因此在治療措施上也應采取不同策略,這将大大提高癌症治療的療效。
防魔:亂離煙草越吸煙越危險
據介紹,在全球大部分國家,87%的肺癌死亡都同吸煙有關(包括被動吸煙),同吸煙者長期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提高了25%,近年還發現,三手煙也會對人體健康、尤其對嬰幼兒健康造成危害。
擒魔:胸片或低劑量螺旋CT(150元~500元)
常規體檢篩查4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查一次胸部X光片,約150元;吸煙,尤其是煙齡超20年、每日吸煙超過20支的人,以及有家族癌病史的高危人群,最好能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500元左右),以達到肺癌早發現早治療從而提高療效的目的。
人們要提高對肺癌早期症狀的警覺性,尤其是高危人群一旦出現持續2周以上的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胸悶、憋氣、消瘦等症狀時,就應到醫院做相應的檢查,以排除肺癌。一旦懷疑肺癌,應争取早診斷、早治療。
6、 笑裡藏刀的殺手 腸癌
大腸癌是一個相對治療效果較好的惡性腫瘤。較好的醫療中心治療大腸癌總體5年生存率可達63%左右。其中1期大腸癌5年生存率為90%-95%,4期僅為5%-10%。因此診斷明确大腸癌以後,應積極治療。
大腸癌并非是在腸粘膜上突然發生的病變,而是通過正常粘膜-腺瘤-癌變這樣一種順序發展。統計表明,80%的大腸癌都是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的,所以通過定期檢查在其腺瘤階段就進行相應的治療,能避免腸癌。
防魔:吃得越細越易患病
雖然大腸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專家稱,大腸癌的發病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比如食物精細,高蛋白質、高脂肪、低纖維素的飲食習慣,經常食用油炸、腌制食物,以及缺乏體育鍛煉都可能增加大腸癌的發病。另外,某些腸道疾病,比如腸道慢性炎症、息肉和腺瘤,血吸蟲性結腸炎與潰瘍性結腸炎等的病人容易患大腸癌。
擒魔:大便隐血+腸鏡(20元~250元)
一般普通人群檢起始年齡為50歲,每年檢查大便隐血一次,20元,每5年檢查纖維結腸鏡一次,約250元。腸癌家族史親屬,起始檢查年齡從40歲起;對于遺傳性大腸癌家族成員檢查應從家族最年輕腸癌患者發病年齡減10歲開始檢查。纖維結腸鏡是最簡單且直接有效的方法,它不僅可以發現病變,還可同時進行活檢以确定腫瘤性質。
有症狀的患者應該及時就醫,如便血、大便性狀改變、腹痛、腹部不适、便秘、腹瀉交替,還有貧血、消瘦等。臨床多數患者出現症狀未能及時就醫,而自認為是痔瘡、腸炎、肛裂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