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說普通話,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習播音。普通話的定義是以北京語言為标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說普通話容易,但是如何說好普通話呢?
第一就是字正腔圓。在播音表達中,字正腔圓能充分體現漢語普通話所具有的音韻美。
首先要做到出字,也就是指字頭和字頸的發音進程,需求“部位精确,叼着有力”。在實踐中的發音,應該遵循先在精确方位,即舌尖與上齒背成阻,積儲滿足力量,然後靈敏除去舌尖與上齒背的阻力,翻開口腔。大家也可以自己嘗試一下。
其次,要立字。一個音節的發音是不是能抵達字潤珠圓,與韻腹的發音有親近聯絡。立字的進程是韻腹的發音進程,需求“翻開立取,聲飽滿起”。口腔裡要保持一個挺立的狀态,不能松懈。
然後就是歸音。歸音是指音節發音的收尾進程,要做到“潔淨利索,趨向顯着”。這也是吐字歸音中最重要的一點。歸音的進程是力漸松、氣漸弱、口漸閉、聲漸止的進程,與出字、立字比照,把握起來難度更大。這裡應該要留心到不能因為韻腹的取音嘹亮而任意延伸,造成因聲廢字。
最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棗核形。“棗核形”是以聲母為一端,韻尾為一端,韻腹為中心。字頭字尾占的時間比較短就像是棗核的兩邊,而字腹占的時間就比較長,像是棗核圓鼓鼓的“肚子”。在我們口腔中的開度應該是由小到大,由閉到開,再由大變小,由開到閉。我們可以練習“iao”和“iou”的發音過程。這就是比較典型的棗核形。
另外還要強調的是“說人話”。不管是朗誦還是播讀新聞,都是為了向聽衆傳達真情實感。“說人話”就至關重要了。如今的AI技術非常發達。新華社也推出了全球首個AI合成主播。然而為什麼AI主播并沒有影響到傳統的主播呢?正是因為人們有更多的情感,也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是AI智能遠遠追不上的。在生活中我們不“說人話”的特點就是:繞圈子、故弄玄虛、說廢話等等。在普通話中也是一樣。就比如在播音工作或日常說話時, 語氣,語調,語速,重音,停連等語音技巧範疇的不自然,缺乏生活該有的氣息。
“不說人話”的特點往往有以下幾種:
1.書面語直接用在口語上。其實許多書面上的用語并不适合用在我們生活中的交流上。書面上的用語會使人細細品讀,而用在口語上會給人一種文鄒鄒的感覺,就沒有書面上的感覺了。
2.用聲時的模仿成分太多。人與人的溝通的目的是信息傳遞,并不是聲音的好壞;有些人為了修飾聲音,而故意在語句中加上停連,重音或語氣等等裝飾技巧;從而撇開了原本的發聲習慣,最終使 聲音僵硬,不自然,做作。
其實說人話很簡單,就是正常的說話。無非是邏輯清晰,事實明白。讓聽的人可以快速理解,讓說的人可以真情流露。
第三,也是最後的一點,要注意我們的調值。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認為這一問題在東北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緻。不光東北人,也要引起所有學習普通話的朋友的重視。在藝考培訓中,老師一定是反複強調要注意調值。
如圖所見,這是規範的調值圖,平時在訓練的時候也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調值是否有問題。
最後我想談一談現在對普通話的見解。普通話更好的促進了我國各地區人民的溝通,讓中國的語言趨近統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曆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的交往,對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教育工作者,也應該擔起學習普通話,推廣普通話的責任。播音主持工作者,也用普通話宣傳着每天的大事小情,讓普通話深深地種植在人民群衆的内心。
讀者朋友們對學好普通話有什麼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
本文作者:中播網特約記者肖言奇,
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一種形式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