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罷這些精彩的場面你一定會問,精子究竟是怎麼産生的,為何睾丸的體積那麼小,天天竟能産生上億個精子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必需從睾丸的解剖形态和組織結構說起。
睾丸是男性的生殖腺,是産生精子和分泌性激素的場所。從外觀上看,睾丸左右各一,呈稍扁的卵圓形,位于陰囊内。在胎兒早期,它們在腹腔内,出生之前,才降到陰囊内。成人睾丸,長約4厘米,寬約3厘米,重量約20克。
臨床上常用睾丸體積來表示它的大小(15—20毫升)。初生兒的睾丸相對來說較大,生後約1—2個月有所縮小。在性成熟之前,睾丸基本處于靜止狀态,進入青春期後發育迅速。到50歲左右,它又漸漸退縮變小。
睾丸看上去像鮮蝦仁的顔色,白裡透紅,上面還可以看見一絲絲的血管。睾丸的外表面被覆一層稍厚而韌性強的白膜,對睾丸本質起着重要的保護作用。假使切開白膜,睾丸組織就軟癱成一堆,不能維持它的原有形态了。 白膜外面是睾丸的鞘膜,它是胚胎時期睾丸下降時帶下來的腹膜成份。
白膜與鞘膜之間有少量液體,保持潤滑,使睾丸有—定的活動性。白膜向内延伸,形成放射狀縱膈,把每個睾丸從内部又分成約200一300個間隔,我們把它們稱為“睾丸小葉”,每一小葉内盤旋着彎彎曲曲的微細管道,叫做“曲細精管”。
在成人,它的管徑為150—250微米,長短不一,多在30—70厘米之間,最長可達150厘米。每個睾丸内約有300—1000條這樣的小管子,若把它們通通聯接起來,大概會有200—300米長。所有曲細精管在終端相互吻合彙集一處.組成睾丸網。
網的一頭分成十來條輸出小管,一齊穿過睾丸外面的白膜,最後彙成附睾。精子就是在曲細精管中源源不斷産生的,小小的睾丸内結構這麼細激、複雜,使得睾丸發揮生精作用的面積非常大,這也就是睾丸天天能生成那麼多精子的原因。
曲細精管的上皮中有兩類細胞:一類是處在不同發育階段的生精細胞,另一類是支持細胞。生精細胞鑲嵌在支持細胞表面的不規則的小窩内,離基底膜近的是最幼稚的生精細胞,而離中央管腔近的是成熟的精細胞。 随着生精細胞的不斷發育,它們由基底向管腔不斷移動,一個精原細胞經過屢次有絲分裂和兩次成熟分裂(減數分裂),可以形成256個僅有半數染色體的精子細胞,其中50%含X染色體,另50%含Y染色體。精原細胞和精母細胞外形是圓形的,沒有尾巴,到了精子細胞才漸漸出現尾巴。
精子細胞經過一系列變化,最後成熟,形成如蝌蚪樣的精子,排放進曲細精管内。支持細胞的功能許多,能分泌多種活性物質,起調節和幫助生精細胞分化、精子排放、吞噬退化的生精細胞和成熟等作用。
成年人睾丸内,每時每刻都在産生精子,有人估算過,成年人每克睾丸組織在每秒鐘内可産生300一600個精子.天天雙側睾丸可産生上億個精子。這也是控制精子生成的男性避孕方法比抑制女性排卵要困難得多的原因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