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身體時鐘與失眠說再見,身體時鐘養成要改變似乎就變成一件很難的事情,失眠,睡眠質量的下降對于現代人來講都已經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睡得好一點成為了許多人的願望,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睡得好一些。
褪黑激素(Melatonin),它是腦部‘松果體(pineal gland)’所分泌的一種激素,簡單來說,褪黑激素就像是身體的一個内在時鐘,身體在開始入睡前便會自然分泌褪黑激素,并在半夜達到高峰,在早晨醒來前體内褪黑激素的濃度便開始下降,完全結束後人就會醒來,所以隻要睡眠的時間正常,這個身體的内在時鐘就會正常。
但這個内在時鐘,可能會因年紀漸長或是睡眠時間不規律的問題,而逐漸減少或分泌時間紊亂,故有時需要透過口服的方式來取得。有些研究顯示,睡前适合時間(2-3小時前)補充低劑量的褪黑激素,可以調整睡眠時間,以達提早入睡的效果,而且沒有一般安眠藥常見的副作用,但不是每個失眠的民衆都對褪黑激素有反應,可配合以下使用原則:
1.就寝前2-3小時服用褪黑激素,能使生理時鐘往前挪,會較早感到有睡意而入眠,适用于晚上睡不着、早上睡過頭的睡眠困擾者。
2.褪黑激素易受光線影響而減弱。因此服用褪黑激素時,避免同時照射過強光線。
3.褪黑激素的劑量約為5毫克(mg)。
4.褪黑激素在美國核準上市并市場已公開販售,但在台灣尚未受到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規範,加上臨床療效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來證實,若有需要服用,建議由睡眠專業醫療人員提供協助。
睡不着就起床吧!讓身體重新找回睡覺的感覺
中國古諺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是大家很熟悉的現象,美國知名行為學派學者約翰華生(John Watson,1878-1957)利用實驗的方式證實了這句話,他曾做過着名的‘小亞伯特(Little Albert)’實驗,讓一位原本不會害怕動物的九個月大嬰兒,小亞伯特,連續三個月在他看到小白鼠的時候,同時聽見會令他吓到的巨大聲響,重複多次之後,小亞伯特往後隻要看到小白鼠就會吓得哭出來,即使沒有吓人的聲響;更者,這樣的害怕會延伸至其他類似的情況,小亞伯特甚至隻要看到毛茸茸的動物,例如小白兔、小貓等,都會有同樣的驚吓反應。
同樣地,在失眠的人身上也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當開始連續好幾天睡不好之後,便容易學習到躺在床上的時候翻來覆去、無法入睡的挫折經驗,于是看到床或是躺到床上,就是代表睡不好、睡不着,即使身體已經很累、很想睡覺了,不過失眠與床的連結已經強過睡意,于是躺下後卻更清醒。
這樣的感覺也會延伸到失眠的環境中,例如睡不着的床、房間,甚至是每到傍晚天開始變黑的時候,就會引發這種夜晚來臨,又要失眠的經驗,這種無助的感覺似乎每天都要上演好幾次,對于失眠的人來說,想必是痛苦萬分。
因此,我們因為這樣的連結關系學習到的失眠經驗,同樣可以用相同的連結方式來學會好眠經驗,刺激控制法(Stimulus Control Therapy)就是藉由改變睡眠環境(例如卧室、床和睡眠時間等)與清醒焦慮的連結而發展出來的治療方法,降低睡眠相關刺激與清醒、焦慮感的連結,利用放松的感覺重新與睡眠環境配對,讓身體學習到躺在床上或是進到卧室,就是該“開始放松、準備睡覺”,目的為幫助入睡困難并改善睡眠品質,而且此治療效果已得到廣泛的研究證實。
.除了睡覺和性行為之外,避免在床上或卧室從事其他的活動;如:看電視、聽音樂、看書報雜志、使用網路…等。
.在預訂的上床時間後,感覺到想睡覺時才可以上床;減少躺在床上失眠的時間,打破床與與清醒焦慮的連結。
.如果在床上躺了20分鐘仍無法入睡時,必須離開床鋪至其他房間做一些“靜态放松”的活動,直到有睡意再上床。
.如果仍然睡不着,或是醒來後無法再入睡,重複上述程序;
.無論前晚睡了多久,隔天皆須在固定時間起床。
◎何為靜态放松的活動?
能夠感到放松的活動,以靜态為主,随時可以停下來且不會提高活動之後的覺醒程度,例如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看雜志、聽輕音樂等,舉例而言,看電視可選擇動物頻道、地理頻道、新聞等,可随時中止而不會感覺到不舒服的節目,連續劇、政論節目則是較不建議的節目。
雖然睡不着要起床的概念颠覆了許多人的想法,會認為躺着才能培養睡意,但通常越躺隻會越清醒,反而不斷加強失眠與床的連結。
更多健康資訊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