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小倩總覺得自己的眼睛不聽指揮,偏偏與自己的意願相反,為此氣極,她真想挖掉它,因為她感到自己的歡樂都被那不争氣的眼睛葬送了。可是偏偏眼睛對于人來說又是那麼重要。無可奈何之際,她真想大聲呐喊告知天下人“我是個正經、本分、不幹壞事的女孩!”讓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是一個清清白白的好女孩。可是她最終還是沒有叫出口,怕别人誤以為她是瘋子。“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與其今生凄風苦雨,不如早死以作再生造化。”這次她真的想自殺了。可是當她把繩子套到脖子上時,又怎麼也放心不下父母,她父母隻有她與弟弟兩個兒女,假如她離開了這個世界,爸媽會痛苦一輩子的。所以,她放棄了自殺的念頭,決心活下去。可是,面對自己的眼睛她又犯愁了。兩年多來,縣醫院、地區醫院的眼科她已不知去了多少次,她的眼睛明明不聽指揮,可醫生就是說她沒有病,西醫不行看中醫,甚至還信過迷信,但一切都是徒勞。後來有一位醫生說她這很可能是心理障礙,要她去精神病醫院就醫。但一想到“精神病院”這幾個可怕的字眼,想到日後别人會把她當作精神病人,她又畏懼了。然而今天,她豁出去了,隻要能治好病,上刀山也認了。第二天在父親的陪同下,她來到了心理咨詢科,向心理醫生陳述了自己的痛苦和願望。
原來在兩年多前的一天,她到鄰居同伴家玩,同伴的父親因褲子未扣好,生殖器露了出來,她看到後,頓時羞得臉面绯紅,扭頭閉眼不敢再看,回家後很久都為這事“怦怦”心跳。第二天再見到他時,還為昨天的事害羞不敢正視。可不知為什麼,心裡害羞不敢看的眼睛卻又不自覺地斜向了他的下身,她不得不趕緊走開。以後再碰見他時,都是這樣不由自主地斜向了他的下身。她不知自己是怎麼了,心裡并沒有那方面的“歪”想法,眼睛卻隻往他那個地方盯,便想試試對其他人是否也這樣。誰知她在其他人面前也想不去看别人時,隻這一想,眼睛便也不由自主地斜向了對方的下身。從此,她與人交往時,眼睛就會瞟向别人的下身,除非她偶然忘記時才不會這樣,她覺得這個習慣太羞人了,要是别人知道了還怎麼去見人?她想克制,可越克制越厲害,以至與人相遇時,遠遠地就提醒自己不要看别人的下身,眼睛卻幾乎同時跟了上去。尤其讓她感到若惱的是,自己原本是很純潔的,就因為這事擔心被别人發現,以為她不正經,想下流事,背後議論,還可能會向她吐口水、使白眼,甚至指桑罵槐地諷刺挖苦。因而她不得不忍痛辭去民辦教師這份心愛的工作,呆在家裡不敢外出。
詳細的晤談及心理測試後,醫生告訴她患了“社交恐怖症”。患病原因是由于她自己心中有“鬼”。
一個青春期女孩看見成年男子的生殖器,既害羞又好奇,大腦裡會留下很深的印象,儲存在記憶裡,給她造成了 “眼睛不聽指揮”的錯覺,這種心理逆定律,就是她越克制越厲害的原因。久而久之,在大腦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
經詳細解釋,醫生還當場給小倩做了眼睛視野與餘光的演示,談着談着,她的緊張感消失了,也不再覺得那種習慣的存在。這是她幾年來活得最輕松的幾個小時,但過後仍然難以控制,因而她成了心理咨詢室的常客。心理醫生與小倩進行反複演示和讨論的同時,又指導她向周圍人進行調查,看别人是不是看出了她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是不是對她不友好。并用調查結果糾正她因多疑而産生的偏見;同時還運用系統脫敏療法幫她克服社交時産生的身心反應。
“我捉住了心中的‘魔鬼’。”小倩終于悟出了自己“心病”的結症,告别了心理醫生。望着她離去的背影,心理醫生既感到欣慰又感到遺憾,便匆匆錄下這段文字,願這個故事能成為青年朋友的前車之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