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還指出,節後心理問題的高發時段可能會持續到5月,因此,對于各類不良情緒應注意及時調節。
為何春季精神心理問題“高發”
廣東工業大學連續兩天發生學生跳樓事件,學生們輕生頻發引起多方關注。日前,學校正對部分學生開展心理幹預。記者在各個醫院心理科也了解到,相對于其他季節,春天的“心病”問題發生最集中,是心理門診求治的高峰期,尤其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春季是這兩種病的高發期。另外,學生因為抗壓能力不強,剛開學情緒不穩定等原因,心理問題更顯突出。
為何春季精神心理問題容易高發?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由于春季氣壓較低、氣候幹燥,時常的陰雨、灰霾、陰暗容易引起大腦分泌激素的紊亂,導緻神經功能紊亂,容易出現失眠等症狀。同時,也容易引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萬物複蘇,春天給人的總是希望,為何還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因為人體内神經細胞在春天相對比較活躍,大腦對外界刺激也比較敏感,因此容易出現情緒問題。專家指出,學生由于剛剛開學,情緒還沒有調整過來;還有一些去年下半年開始找工作,不少到現在仍沒有落實接收單位的學生也會有各種情緒問題。因此,學生方面主要是焦慮、失眠、抑郁的問題。同時,務工人員中因節後辭工、跳槽、裁員還沒找到理想新工作的人,情緒也容易出現困擾。
自殺 陰郁氣候更應注意
自殺是情緒問題的極端表現,有關專家指出,自殺成功的人群中,根據自殺前的行為和情緒判斷,80%是抑郁症。
陰郁氣候對自殺行為的誘導在精神學界已經達成共識。“春暖花開”之前的早春時節是容易産生自殺念頭的“高發季節”,加上最近幾日屬于多雲天氣,天空陰暗,沒有陽光,還偶有陰雨,并且氣壓非常低,人感覺非常悶,成為兩起學生自殺的一個氣候誘因。
兩類人群是自殺的高危人群:一類是應對挫折的“心理抗壓能力”較低的青少年,他們處在人生發展的困難時期,因為身體發育太快,心理發育卻滞後,此時開始邁入社會,對于各類挑戰和壓力還不能充分适應,并且容易受到感情的困擾,情緒波動大;第二類是處于更年期的女性,由于内分泌系統的改變導緻焦慮、抑郁等不舒服的身體反應。
對策 自我調适 身邊人關注
怎樣消除春季不良氣候對情緒的負面影響?專家指出,自我心理調适,以及身邊人多給予當事人關注。人到春天尤其要注意合理作息,把握好工作的時間和進度,适當減少工作量,多出去走走,多親近大自然。如出現煩躁、焦慮等情緒時,要意識到這是人體的季節性情緒波動,并非因為工作難度增加或者工作量的加大,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如果症狀持續加重甚至出現自殺的想法和行為,要及時咨詢專業醫生。對于有自殺傾向的人,其身邊的家人、同事、同學要多注意,并及時帶對方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對本患有抑郁症狀或精神分裂症者要加強看護,遵醫囑按時服藥,給予對方更多的關注。
春季高發的精神心理問題
抑郁症:抑郁症常常被稱為“情緒感冒”,意思是說抑郁症像傷風感冒一樣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數據顯示,在我國抑郁症發病率約為3%-5%,目前已經有超過2600萬人患有抑郁症。
主要症狀:表現悶悶不樂或悲痛欲絕,持續至少2個星期,另外還需伴有下述症狀中的4項:(1)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無愉快感;(2)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疲乏感;(3)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4)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5)食欲不振,體重明顯減輕;(6)有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7)性欲明顯減退;(8)注意力集中困難或下降;(9)聯想困難,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抑郁心境一天中有較大波動,早上最重,然後逐漸減輕,到晚上最輕。
精神分裂症:在中國,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達780萬,患病率也非常高。
主要症狀:表現為狂躁不安、偏執、抑郁、焦慮、幻聽幻覺、敏感多疑、強迫急躁、思維紊亂、胡言亂語、亂摔東西、沖動傷人、不能控制自己等。
睡眠障礙:多由生物節律失調所緻,也就是“春困”現象;也有因為焦慮等原因導緻的失眠。可在起居上适當調整,早睡早起,多參加戶外活動,多做深呼吸運動,保持居室空氣流通。
情緒不穩定:煩躁、易激怒、易于失控和易于極端化,因極度疲勞、低血糖、極度恐懼、過分緊張而引起。市民可在晴天登山踏青,消除抑郁煩惱,緩解壓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