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大家在買手機、買家電時都會考慮它有什麼功能,能否滿足我們的需求;但是在購買食品時我們卻總忽略。
其實,大多數食物,通過看它的成分表,大家就能初步判斷這個食品值不值得買、夠不夠健康。
如果你也希望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下,如何正确挑選食物?
看日期
食品安全是我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不食用過期食品是衛生常識。
購買産品時,若産品在保質期之内,應當選擇距離生産日期最近的産品;若買到了過期、不合格産品,應該懂得維權,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要求商家或廠家支付賠償金。
看名稱和類别
食品名稱和類别基本上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但以下4種情況較為常見,需引起重視。
1原料含量不同
如:含乳飲料不等于牛奶。即使按國家規定,含乳飲料的乳含量應大于等于30%。但其餘70%的成分先用水填充容積,稀釋後口感差,需添加增稠劑、香精、着色劑、甜味劑、酸度調節劑、防腐劑等沒有營養價值的食品添加劑。也就是說,含乳飲料不能當成牛奶飲用。
2定義認識模糊
如:無蔗糖食品不等于無糖産品。國家規定:無糖食品的淨值糖含量不超過食品總重量的0.5%;但無蔗糖食品,并不意味着沒有添加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成分,目前國家也沒有任何标準。
蔗糖屬于雙糖,經消化後會分解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麥芽糖也屬于雙糖,進入人體後會直接分解成2分子的葡萄糖,而葡萄糖對血糖的影響力高于果糖。也就是說麥芽糖的升糖指數高于蔗糖,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雪上加霜。
3成分比例差異
如:調和油,其初衷主要是針對中國家庭選擇的烹調用油品種單一的情況提出的。多種油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調配,脂肪酸配比較為均衡,人體可以補充不同脂肪酸。
但調和油沒有明确的國家标準,部分企業的調和油産品混合成分并不均衡。如:調和油中的橄榄油成分很低,卻以橄榄油為噱頭,也可能将瓶身換成綠色,增強視覺效果,誤導購買。
4宣傳誤導
如:猴頭菇餅幹的廣告宣傳力度很大,市場上的猴頭菇餅幹層出不窮。但部分主打猴頭菇的餅幹配料表裡并沒有猴頭菇成分,其名稱列表為猴頭菇味餅幹,其所謂的“猴頭菇”成分主要是香精。
除了上面這些
看成分表也要注意:
我們要知道
每個食品主要看營養表和配料
營養表
我國國标規定大部分食品都要強制标注的的基礎項目一共有5項: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
營養成分含量的計算中,有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以上圖為例):每100克。這一欄一般指的是該食物中五大項目的絕對含量。
也就是說:每100克這種食物可以提供能量2400千焦(KJ)、蛋白質24克、脂肪36.8克、碳水化合物33克、鈉60毫克。
有些營養成分的絕對含量并不是以100克計算,可能是“每袋”、“每罐”等。所以得看清楚這個單位。
1能量
先說能量,當看到每100g含有2400KJ時,很多人都會誤把它認為是卡路裡,吓的趕快放下食物。
1卡路裡≈4KJ,所以2400KJ÷4=600大卡
2蛋白質
成人每天建議攝入0.8g-1.2g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比如60kg的成人應該攝入,48g-72g蛋白質。但是因人而異,有保持運動,并且力量訓練比較多的訓練者可達到1.5g-2.5g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
3脂肪
成人每天建議攝入每公斤體重0.45g脂肪。60公斤的成人,每天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27g。
4碳水
碳水的攝入量每個人的攝入量變化就會比較大了,中國的膳食推薦量是在5-6g每公斤體重的碳水攝入量,但是,如果你現在是在增肌,減脂,運動量,日常消耗量比較大,或者比較小的話,碳水的量會有增多或者減少。
5鈉
每人每天食鹽量應不超過6克:人體對鈉的安全攝入量為1000—2500毫克,鹽中含40%的鈉,也就是每日隻能攝入2.5—6克食鹽,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鹽的攝入量每人每天應在6克以下。
除了食鹽能夠提供鈉之外,醬油中含18%的鹽,鹽腌食品如鹹菜、醬制品、鹹雞蛋等都有較高的食鹽量。
營養表後面的百分比
很多人會把這個百分比,當成這個營養素占整個食物的百分比了,那估計這個食物都是鹽了,其實:
當然每個人的攝入量不一樣,可以根據自身調整。
配料表
配料表可靠嗎?
食物中所有添加的成分都會寫在配料表中(包含所有添加劑),讓消費者清楚自己所吃的食物由哪些配料構成。
一般情況下不會存在有成分添加在裡面,但是沒有标示出來的情況,如果有,那就屬于違法行為了。
料表的排列規則你以為食品包裝上的配料表裡所有的成分都是無序堆放的嗎?不!它們其實都是有序排列的。包裝食品中的各種配料應按制造或加工時的加入量進行遞減排列。也就是說,在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的,添加的量就越大。
通過這個,我們就可以從配料表中獲取到很多信息了,比如說全麥面包是否是「真的全麥面包」,AD鈣奶到底是「奶」還是「飲料」,火腿腸到底是用「面粉」還是「肉」做的等等。
食品添加劑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名詞,相信很多人看到就會望而卻步,但實際上,按照國家規範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安全的。我們日常做飯用的鹽、糖等都是食品添加劑。
雖說規範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但含有以下成分的食物還是要盡量少吃:
以下成分排名靠前的也應該少吃:
希望大家在購買産品時
多看食品營養成分表等信息
識别産品是否真的健康
别被宣傳、廣告信息忽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