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後,18日,西藏那曲又發生5.2級地震;同日,巴布亞新幾内亞發生6.1級地震。而據中國地震信息網發布的消息,在今年短短4個月的時間裡,全球發生5級以上地震19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10次,7級以上7次,8級以上1次。從所羅門群島到海地,從琉球群島到智利,從土耳其到青海玉樹,4個月内,地震頻發,加上近日冰島火山噴發帶來的災難,有人甚至稱“地球被調到了震動模式”。但更多的人擔憂地問:全球是不是進入了地震活躍期?我們該如何防範?
在中國地震台網中心4月15日舉行的玉樹地震情況通報會上,張曉東、劉傑、孫士鋐等3位地震研究專家表示,從2009年7月15日至今的9個月以來,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共24次,平均每月2.6次;相比20世紀百年每年19次,每月1.6次的平均記錄高出不少。而7.7級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2次,但最近9個月内全球則發生了6次。孫士鋐認為,全球進入地震活動高活躍期。
中國地震局研究員何永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從目前地震頻發的情況看,全球的确進入地震相對活躍時段。自1900年現代地震儀誕生後,記錄的地震資料分析顯示,地球平均每年大約發生500萬次地震;6級及以上地震平均1000多次,7級及以上地震平均18—20次,8級以上地震平均1—2次。其實,說現在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時段是相對前幾十年來說的。因為,地震活躍一般都有起伏。在20世紀初期,地震也相對頻繁,例如1905年,8級以上地震就達五六次之多,因此,大家不用恐慌,掌握知識,平靜面對。
哪些地方更容易發生地震災害呢?何永年告訴記者,全球主要有兩條地震帶,即環太平洋地震帶,80%的地震都發生在此;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亞歐地震帶),15%的地震發生于此,另有5%的地震發生在其他區域。這幾次地震均發生在這兩條地震帶上,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今年的玉樹地震都是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東端。智利地震則屬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一般來說,地震活動某個時段比較頻繁,某個時段比較稀疏。”何永年說,但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專業問題,人類記載地震的時間很短,這是對地震發生做出的初步分析。
對地質活動有了個初步了解,民衆對此就不必太恐慌了,更不該聽信一些某地将發生地震的傳言。如果真不放心,大家也可以在家備一個急救包,在突發各種災難時都可應急。地震多發國日本的經驗值得借鑒。日本的“備災應急物品袋”中有飲用水、壓縮食品、收音機、常用藥品、常用器械、簡易帳篷等。歐美很多家庭也會常備急救包,内放礦泉水、餅幹、哨子、電筒及一塊毛巾。“應急包一定要放在平時活動最多的地方,例如卧室床頭等,以便用最短的時間拿到。”何永年說。一般來說,應急包從一兩公斤到15公斤不等。
如果真遇到地震,不要驚慌。如果住的是平房,應立即跑到門外。如果住住的是樓房,千萬别跳樓,應該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桌子,床鋪等下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