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丨溝通技巧
字數丨1600字,閱讀約2分鐘
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需要把一個人給另一個人認識的情況。
而很多朋友在這個時候,會有一點犯難。就是不知道到底應該先介紹誰。
事實上,在職場禮儀當中。對于如何介紹他人有着相對明确的規則與方法。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介紹他人時的禮節。
溝通禮儀:讓重要的人,先得到信息
在職場禮儀上,要遵守一個原則:讓更重要的人,優先獲取更多的信息。
其實道理很簡單,擁有更多的信息本身在一場對話當中就是權力的表現。
而且,讓重要的人或先獲得更多的信息,能夠有效提升他在這場對話當中的安全感。
仔細想一下,當面對一個陌生人的事。我們的心裡其實都是茫然無措的,而當我們獲知了對方是誰,以及對方的來意時,心裡就會踏實許多。
所以,當你摸不準應該先介紹誰的時候,就想一想這個規則,看看誰更重要,然後讓更重要的人獲取更多的信息。
那麼,到底判斷哪位才是更重要的人呢?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要遵循以下這三個原則:以主為先、以尊為先、以長為先。
舉例來說,有一天,你和你們公司的領導去拜會另一家公司的領導。
這個時候,對方公司領導就是“主人”,您應該先向對方公司領導介紹你們公司的領導。
其實除了尊敬外,還有一個很“實用”的原因,那就是作為客人,你們去拜訪主人時,客人一定知道自己所拜訪的主人是誰。但是主人不一定知道客人是誰,來幹嘛的……
所以,優先向主人介紹客人的身份與來意,就能夠快速拉平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等」,更順暢的接入後面的話題。
引薦兩人認識時,要分清主次
在生活中還有一個很常見的情況,那就是我們需要引見一個人去結識另外一個更厲害的人。
比如在各種行業峰會,各種飯局上就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而這個時候,被引薦人,往往是更帶有“目的性”去接觸對方的,因此接受引薦的那人通常就是“尊者”或“長者”。
所以,要先向尊者、長者來介紹,之後再反過來說明,因為你總不好三個人站在一起,把“更重要的那個人”先晾在一邊,去跟“重要性更低”的人說話吧……
如果把順序弄反了,場面可能就會很尴尬。
比如,正常情況下,引薦介紹時是這樣的順序:
引薦人:張老師您好,這位是小劉,我的一個朋友,做新媒體運營的,雖然年輕,但是很有想法。
張老師:哦,小劉啊,你好,你好很高興認識你。
小劉:張老師您好,久仰久仰,很榮幸認識您啊。
引薦人:小劉,這位就是張老師了,咱們本地最牛的運營專家,您之前提到過的幾個案例,都是張老師操刀的,有機會你可要跟張老師好好讨教一下。
小劉:一定一定。
張老師:哪裡哪裡,客氣客氣
流程很順當,也沒有什麼違和感,對不對?
可是如果我們稍微調整一下順序,你就會發現這場對話變得非常别扭。
引薦人:小劉,這位是張老師,新媒體大咖,你可要好好跟他學習一下。
下流:張老師您好,久仰久仰,很榮幸認識您。
張老師(内心OS:這是誰?幹啥來的?有什麼目的?):哦,您好,我也很高興認識你。
引薦人:張老師,這是我朋友小劉,雖然年輕……
張老師(内心OS:就這樣啊?我還以為是啥事情呢):哦,哦,您好,您好。
你看如果搞錯了順序,至少在張老師的心目當中,這場對話感覺是非常别扭的。因為一直到介紹雙方完畢之前,他都不清楚你是誰以及你的來意到底是什麼?
通常情況下,尊>長>主
在一場談話當中,一個人可能不僅僅擁有一個标簽。當多個身份标簽出現互相沖突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通常情況下,這種事我們要按“尊”比“長”重,“長”比“主”重的順序來介紹。
比如,你陪伴一位老者去做客時,雖然對方是主人,但你其實應該先向老者介紹主人身份,這樣才算表現得體。
又或者,有一天,一位領導到一家企業去視察,那互相介紹的時候。
不管介紹者是領導的手下,還是公司裡的人,都肯定是先向領導介紹公司老總,然後再向老總介紹領導。
其實,這種場合下,介紹順序特别的敏感,如果不小心搞錯了順序,那就顯得非常失禮了……
當然,也不要簡單的把這件事情當做是“事多”、“擺架子”,因為除了禮節上表現尊重的原因外,同樣可以用“抹平信息差”的理論來解釋這個順序。
通常情況下……下位者肯定知道上位者是誰,而上位者對下位者的身份可能并不清楚。
這個時候,顯然應該先把下位者介紹給上位者,這樣才能讓雙方獲取一緻的信息。
最後,禮儀不是死闆教條,要考慮現場環境與目的
當然,做事不能太死闆,在少數特殊情況下,介紹順序要根據現場環境來決定。
舉個比較特殊的例子:
比如,領導去慰問困難群衆的時候,肯定是先向“被慰問者”介紹領導是誰,這樣做能夠表現出對被慰問者的尊重,也能體現出領導親民,好說話的特質。
所以說呢,介紹順序雖然隻是一個小細節,但是小細節當中往往隐藏着很多習慣、禮節甚至溝通邏輯上的問題。
實際應用中,還應當提前琢磨清楚,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得體的應對方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