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詩是表現詩人的哲學觀點、反映哲學道理的詩。這種詩内容深沉渾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學的抽象哲理蘊含于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與重在抒情的唐代詩歌不同,宋代詩歌更加注重說理,通過一首首簡短的絕句或律詩表達出一個個深刻的道理。
1.《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哲理】“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站在高處能夠看到更廣闊的天地和更遠的風景,才不會被浮雲所遮蔽。人不能隻為了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掌握了正确的觀點和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2.《題西林壁》
【宋】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結論。人們隻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于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宋】蘇轼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哲理】在這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作品中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凡事都要親身經曆,才會有真實的感受。鴨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為它們長年生活在水中,鴨下水而知春江暖。“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親口嘗一嘗”,實踐出真知。
4.《琴詩》
[宋] 蘇轼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幹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離開人的彈奏,琴本身不能發聲;離開彈奏工具,人的手指頭也不能發聲。隻有當人的手指頭作用于彈奏工具琴時,才會發出悅耳動聽的音樂。不僅音樂如此,任何事業取得成功,都是主客觀統一的結果。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人不能離開物,物也不能離開人,人和物的有機結合,才能創造生活,創造世界。
5.《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 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隻有堅持才能成功;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兩條途徑,間接經驗重要,直接經驗更重要,要知行合一。間接經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産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隻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用于實踐,才能發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6.《遊山西村》
【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哲理】在遇到困難時,一種辦法不行,可以用另一種辦法去解決,通過探索找到解決問題之道。不論前路多麼難行,隻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在逆境中往往蘊涵着無限的希望。
7.《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裡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陶醉;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驕傲自滿,而應不斷努力進取。”
8.《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事物的發展必須要有動力和源泉,那就是源頭活水。此詩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池塘的水為何如此清和深,就因為池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人隻有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積累中,不斷地給自己輸送“活水”,才能使自己永葆青春活力。
9.《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哲理】時機不成熟時,隻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隻有時機成熟時,才會事半功倍。江水低淺之時,船夫們雖然竭盡全力去拉纖、推移,也依然是白費力氣,船隻難以前進;江水充盈時,艨艟巨艦無須外在的推拉之力也能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水流之中。此詩借事說理,借助巨艦無人能推動卻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藝術創作需要靈感的道理。萬物運行各有其理,條件不成熟時無論如何勞作也是徒勞無益,隻有條件成熟才會優遊自如、水到渠成。
10.《偶成》
[宋] 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哲理】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努力學習,有所作為,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溜走。
11.《雪梅》
[宋] 盧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對任何事物都應該辯證的、一分為二地看待,有長處必然也有短處。梅花和雪花誰更美呢?誰更能體現早春特色呢?梅雪争春,各具特長,就潔白而言,梅花比雪花要差一些,但是雪花卻沒有梅花的香味。雪花和梅花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優缺點,二者沒必要非得争個高下。“梅花歡喜漫天雪”,二者組合在一起,才能真正顯示出早春美麗的景色。
12.《遊園不值》
[宋]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哲理】“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春色在這麼一“關”一“出”之間,沖破圍牆,溢出園外,顯示出一種蓬蓬勃勃、關鎖不住的生命力。此詩告訴我們:“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蓬勃勃發展起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