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乳喂哺4~6個月至1歲左右斷奶之間,是一個長達6~8個月的寶寶從吃奶到吃成人飯菜的過渡期。爸媽們都樂于為寶寶們購買或自制各種各樣營養美味的輔食,以期望寶寶們健康長大,但寶寶稚嫩的消化系統,對于食物是非常挑剔的,有好多食物,都是暫時不能出現在他們的小餐桌上。
主食類
谷類、澱粉類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緻敏,很多家長給寶寶添輔食時首選米粉、稀粥等谷類、澱粉類食物,這是正确的,但過分注重營養的爸媽們常常會犯“過猶不急”的錯誤,偏向于選擇精細的谷類食物。
其實精細的谷類食物裡維生素遭到破壞,特别是減少了B族維生素的攝入,會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還會因損失過多的鉻元素而影響視力發育,成為近視眼的一大成因。
葷食類
葷食類富含鐵質和蛋白質,通常都被認為是非常有營養的食物,将肉炖至酥軟或者撕成細絲,都有利于讓寶寶順利吃進。不過以下所列舉的這幾種食物,在輔食的初階段,不要讓它們出現為好。
蛋清
雞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通過腸壁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中,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産生過敏反應,導緻濕疹、荨麻疹等疾病。蛋清要等到寶寶滿一歲才能給。
汞含量較高的魚
汞主要以甲基汞的有機形态積聚于食物鍊内的生物體,特别是魚類,而甲基汞可能會影響人類神經系統,孕婦、胎兒和嬰兒更容易受到影響。
在選擇魚類時,應避免進食體型較大的魚類或其他汞含量較高的魚類,包括鲨魚、劍魚、旗魚、鲶魚、羅非魚、金目鲷及吞拿魚,特别是大眼吞拿魚、藍鳍吞拿魚等。
海鮮類
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會引發嬰兒的過敏症狀,也建議不宜在1歲以前喂食。
蔬菜類
寶寶3個月之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蔬菜汁,再大一些就可以添加蔬菜泥。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好處多多,但也要注意,有些蔬菜還是不宜過早出現在輔食中的。
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如菠菜、韭菜、苋菜等蔬菜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體内不易吸收,并且會影響食物中鈣的吸收,可導緻兒童骨骼、牙齒發育不良。
豆類
豆類含有能緻甲狀腺腫的因子,寶寶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更易受損害。此外,豆類較難煮熟透,容易引起過敏和中毒反應。
嬰兒的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全,所以竹筍和牛蒡等較難消化的蔬菜最好等寶寶大些才喂給他吃,此外,纖維素太多的菜梗也不要喂給寶寶吃。
水果類
水果中含有寶寶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維生素C,且酸甜可口,是非常适宜的嬰兒輔食,水果中又有哪些不适合進入到輔食的呢?一般來說,容易引起過敏的,最好都不要給寶寶吃。
過敏不僅引起皮膚紅腫發癢,發生皮疹、腹痛、腹瀉,還會引起哮喘,特别是兒童,食物過敏往往是過敏性哮喘的主要誘因之一。3歲以前的兒童出現食物過敏的幾率很大。
芒果
芒果中含有一些化學物質,不成熟的芒果還含有醛酸,這些都對皮膚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發口唇部接觸性皮炎。
菠蘿
菠蘿含有菠蘿蛋白酶等多種活性物質,對人的皮膚血管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人食用後很快出現皮膚癟癢,四肢口舌麻木等。
有毛的水果
表面有絨毛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如水蜜桃、奇異果等。
飲料類
礦泉水、純淨水。寶寶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濾過功能差,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容易造成滲透壓增高,增加腎髒負擔。
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使得孩子缺乏某種礦質,而且純淨水在淨化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工業原料,可能對嬰幼兒肝功能有不良影響。飲水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宜使用。
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中大都富含電解質,可以适當補充人體在出汗中丢失的鈉、鉀等微量元素。
不過,由于嬰兒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全,代謝和排洩功能還不健全,過多的電解質,會導緻嬰兒的肝、腎還有心髒承受不了,加大兒童患高血壓、心律不齊的幾率,或者是肝、腎功能受到損害。
刺激性的飲料
可樂、咖啡、濃茶等含太多糖分或咖啡因且沒有營養,容易引起蛀牙并且影響寶寶的味覺,并且使人興奮,會使小兒不安,甚至影響寶寶的生物鐘。
調味類
沙茶醬、西紅柿醬、辣椒醬、芥末、味精,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髒負擔,幹擾身體對其它營養的吸收。
一歲以内的寶寶也不要吃鹽,味精過多會影響血液中的鋅的利用。
零食類
嚴格地說,在寶寶輔食的初級階段,不應該給寶寶吃零食的,特别是含有添加劑及色素的零食,這些東西營養少糖份高,而且容易破壞嬰幼兒的味覺,引起蛀牙等。
特别是目前市場上流行的人參類食品,如含人參的糖果、餅幹、奶粉、麥乳糖以及人參蜂王漿等。人參有促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吃這類産品會導緻性早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