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帶下病來多煩惱 小小“花方”解憂愁

帶下病來多煩惱 小小“花方”解憂愁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1 17:04:59

  目錄:

  第一章:帶下病來多煩惱 小小花方解憂愁

  第二章:不可随意施治的五種疾病

  第三章:别讓藥物帶走營養

  女人身體天生嬌貴,最容易生病,但是随着藥價的上漲,買藥也成了一件難事,你知道嗎,其實人們最常見的雞冠花也可以治療婦科病,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帶下病來多煩惱 小小花方解憂愁

  作者簡介

  吳大真,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保健協會科普教育分會會長,中國保健養生協會會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副會長。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師承中醫泰鬥秦伯未先生,對祖國醫學有精湛的造詣。現為北京電視台《養生堂》中醫養生專家,中央電視台《健康早班車》專家顧問團成員,北京大醫堂養生機構首席專家。本文選自其暢銷着作《花養女人幸福一生》一書。

  很多女性都會經常抱怨做女人不容易,如今,女性朋友們不但承擔着與男人同樣繁重的家庭和社會的雙重壓力,而且還要承受着女性特有的疾患的威脅。所以女人保持一個健康的體瑰,比起對美麗的追求來說,就顯得更重要了。而現在我們了解到,平日裡最熟悉不過的雞冠花,不僅裝點着生活中的風景,它更是一副天然的婦科良藥。

  我們在學會運用的同時,也就是保護了自己的健康。在帶下病裡,有一種陰道滴蟲很常見,中醫認為它的病因主要是脾虛生濕,濕熱蘊結下注,腐蝕肌膚,出現了蟲蝕陰中,所以有陰癢,陰中灼痛等症狀,可見它的發生與肝脾等髒腑有着很重要的聯系。

  人體的髒腑如同五行一洋相生相克。雖說體内濕熱有濕邪外侵的情況,旦肝氣郁結就會有肝木克脾土。導緻脾失健運不能化濕,使水濕内留體内。所以養護好了肝髒,使其不受損,也是脾髒健運的一個前提。

  這時,又能用到雞冠花了。雞冠花是入肝經的,它在養肝的同時,還可以補脾止帶,是治療帶下病的傳統良藥。以前有白雞冠花和紅雞冠花這兩種中醫色彩比較濃的一個治療的分類方法,一般的來說紅色的是入血分,白色的入氣分。因而紅雞冠花就偏重于清熱利濕,白雞冠花就偏于利濕了,現在白雞冠花很少見了,一般去藥房,隻有紅雞冠花,就用紅的,曬幹後研末,用米湯送服,米湯是大米飯或者粥黏稠的那部分,養人健脾胃,您用研碎的雞冠花粉擱米湯裡調成糊糊吃也行,也可以先擱嘴裡再用米湯順下,用量為一次6~10克,每天三次。除了滴蟲性陰道炎,此方法對其他類型的陰道炎症及白帶過多都有效。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雞冠花來泡酒。取白雞冠花(曬幹為末)180克,米酒l升。将白雞冠花連同米酒一起置瓶中浸泡,密封7日後啟封,濾渣飲。每日1次,每次30~50毫升。這款藥酒對于治療婦女白帶異常有很好的功效。

  如果您嫌麻煩,也可以直接沖泡雞冠花茶。取30克雞冠花和5克茶葉用開水沖泡。這款茶有收澀止帶的功效,可治療赤白帶下,此外對陰道滴蟲亦有殺滅作用。雞冠花在小區花園裡,城市綠化區裡都能常常見到,如果家裡就有種植,那就更好了,為什麼不收集一些,為自己的健康存一份“保險”呢?

  不可随意施治的五種疾病

  一般情況下,人們不論是體内發生了嚴重的病變還是平日裡遇到了感冒、發燒,都會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治療。然而相關的醫學研究表明,并不是人體出現的所有異常狀況都對健康有害。例如流鼻血、咳嗽、腹瀉、嘔吐等就往往對健康無害,不需要進行治療。那麼這些病症為何常常不需要治療呢?

  一、流鼻血

  流鼻血往往是由鼻前部的小血管破裂造成的。當人們飲水減少、過多的進食辛辣食物以及所處的環境較為幹燥時,機體就容易“上火”。這時,身體就會自行突破如鼻黏膜這樣比較薄弱的部位,通過流出鼻血來洩火。所以,人們在遇到流鼻血時,應該讓身體向前傾斜、任其自流,或用紙巾輕輕吸去流出的鼻血即可。當出血量較大時,可用手指捏緊鼻翼柔軟處幾分鐘,或舉起流血鼻孔對側的手臂來幫助止血。中醫有通過針刺有關部位放血去火的療法。所以人們對中醫養生網于流鼻血不必擔心。90%流鼻血的情況都會在短時間内自行終止。當然,若大量流鼻血且難以止住時則需要立即到醫院就醫,這往往是由于血管硬化及顱内壓增高引起的。如果在流鼻血時随意使用止血藥,人體中的瘀火就得不到疏洩,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二、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統出現異常時人體自身的一種保護性的生理反射。人體依靠這種生理反射可以排出呼吸道内的炎症分泌物,從而減輕呼吸系統的異常症狀。所以人們出現咳嗽時,應在注意保暖的同時多補充水分,以減輕症狀,同時應避免進食胡椒、洋蔥等辛辣食物,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另外,如果人們在頻繁咳嗽的同時還伴有發燒、胸痛、體重減輕等症狀,應立即就醫。若是出現咳嗽時不分析原因就用止咳藥物鎮咳,則會把加重炎症的雜質留在呼吸道裡,使病情加重。

  三、腹瀉

  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很多,如食物中毒、腸道感染等。當人們食用了被大腸杆菌、沙門菌、志賀氏菌等細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了被這類細菌污染的飲料後就可能發生腸炎或菌痢。當胃腸内出現這種異常時,人體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就可能發生腹瀉,從而減輕胃腸脹滿或中毒等症狀。腹瀉時的排洩物若有異臭,則往往是食物中毒或攝入肉類食物過多造成的。患者可以采取因勢利導療法,如喝一杯熱水,以幫助腸道排毒。此時如果立即吃藥阻止腹瀉,就會使毒素或脹氣滞留在腹中,從而加重病情。在腹瀉結束後24小時内,患者應盡量避免進食油膩的食物,以免抑制胃酸的分泌,從而影響消化。若有嚴重腹瀉、便中帶血、便意頻頻、排便量少或在腹瀉的同時伴有腹痛、發燒、嘔吐等症狀時,則應該立即就醫,以免贻誤病情。

  四、嘔吐

  嘔吐是指人們在飲酒、服用藥物或進食食物後,感到惡心,把胃腸的部分内容物,通過食管使其逆流出口腔的一種反射。同腹瀉一樣,嘔吐也是為了排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減少機體對毒素的吸收。以妊娠嘔吐為例,孕婦發生嘔吐時正好是胎兒發育的關鍵階段,此時,民間養生網孕婦對有害物質非常敏感,一旦察覺到有異常物質侵入體内時,就會嘔吐。此時若采用藥物止吐,就會使有害物質滞留在體内,危害母體及胎兒的健康。所以,對于孕婦在妊娠期的嘔吐,不可随意用藥。若患者隻是嘔吐,需适量地補充水分,以避免出現水和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如果嘔吐反複發作或伴有腹痛、發燒等症狀則應立即就醫。

  五、發燒

  發燒主要分為感染性發燒及非感染性發燒,其中感染性發燒的患者較多。感染性發燒是由于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的感染,引起急、慢性全身或局部的感染性疾病所緻。研究發現,免疫細胞抑制病原體的能力會随着體溫的升高而增強。同時高體溫也可使血液中的鐵離子濃度降低,造成病原體生長所需的鐵離子供給不足,所以更能抑制病原體的發育。如此看來,發燒是人體增強自身免疫能力的一種自我保護功能。所以,人們在發燒的時候,隻要體溫不超過38℃,且精神、食欲尚好,就不必急于服藥,隻需多喝水,吃一些有營養且清淡的食物,适量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即可。如若患者的體溫高于38℃,或持續低燒不退,同時伴有劇烈的頭痛、關節痛、痙攣等症狀,則須立即到醫院治療。

  别讓藥物帶走營養

  日常生活中服用藥物後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适症狀,也許并不是藥物的不良反應,而是藥物順手牽羊帶走了營養導緻的。

  抗生素 抗生素在殺死緻病菌的過程中,也會殺死體内一些對健康有益的細菌,讓你食欲降低、乏力、白細胞數量下降。服用青黴素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或四環素類抗生素時,還易造成B族以及維生素K流失,引起情緒低落、脾氣暴躁及心悸、便秘等。因此,在服用抗生素期間可每天喝一杯酸奶。因為酸奶中含有的雙歧杆菌是人們胃腸道中原有的非緻病菌,不僅可以減輕抗生素的副作用,還能促進食物消化。多吃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如黃豆、瘦肉、綠葉蔬菜都能改善這種狀況。

  利尿藥 這類藥是患高血壓或慢性心力衰竭的老人常用的藥物,長期服用會引起低鉀血症,出現四肢肌肉無力、腹脹等表現。因此,服用利尿藥時間長了,一定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一些含鉀離子豐富的食物,如香蕉、蓮子、蘑菇、海帶、紫菜等食物。

  地高辛 患有心髒病的人,尤其是患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人常用此藥。這種藥物在體内代謝後由腎髒排出。老年人由于腎功能差,容易導緻藥物蓄積中毒,其中毒症狀主要是心律失常。事實上在心律改變發生以前,大約有50%~95%的老人會有疲乏、食欲不振、惡心等症狀,進食量顯着減少,使營養狀态迅速惡化。因此,控制用藥量、調換口味、多補充營養是十分重要的。

  抗結核藥 抗結核藥中最常用的是異煙肼。異煙肼進入人體後,被代謝系統改變成異煙腙,通過尿液排出。在變成腙類化合物時必須與維生素B6結合,因此服用異煙肼的病人常常會缺乏維生素B6,從而表現出一系列的神經症狀。如果病人多吃一些維生素B6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動物肝髒等,就會減輕這些症狀。但如果同時患有高膽固醇血症,則不能通過吃這些食物來補充B6,可以口服維生素B6片予以補充。

  激素類藥物 常用的有潑尼松(強的松)、地塞米松等藥物,經常服用可引起肌肉萎縮、骨質疏松等,這也與營養不良有關。潑尼松與蛋白質合成吸收減少有關,地塞米松與鈣吸收減少有關。因為激素類藥物抑制腸道吸收鈣,引起血鈣不足,這時甲狀旁腺開始工作,結果骨質形成速度減慢,而破骨細胞的活動大大加劇,骨質被溶解,于是鈣就從骨質内釋放出來。因此,長期服用潑尼松等藥物的人,一定要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如蝦皮、豆制品等。同時也不要忘了加服點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在腸道内的吸收。

  結語:你認識雞冠花嗎?可以試試哦,可以幫你省下一大筆錢哦!(文章原載于《中華養生保健》《求醫問藥》《東方藥膳》,刊号:2012/03,作者:吳大真/潘鋒/郭旭光,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