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政府10日宣布,取消一年多之前設立的“脂肪稅”,原因是這一稅收項目代價不小卻沒有能夠改變丹麥人的飲食習慣。“脂肪稅”設立之初目的在于敦促民衆減少脂肪攝入量,以對抗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但執行一年多以來卻導緻物價上漲、危及就業等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
引發别樣社會問題
10日,丹麥稅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一些人批評脂肪稅和巧克力稅的衍生規定、即所謂‘糖稅’推升物價,增加企業行政成本,危及丹麥人的就業。” 聲明說,脂肪稅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一些丹麥人出國購買相關商品。
按照丹麥衛生和藥品局統計,47%的丹麥人超重,13%的人肥胖。農業大臣梅特·耶爾斯科夫告訴記者:“我們現在需要尋求以其他方式應對公衆健康(事務)。”
對于此次取消“脂肪稅”,大部分丹麥民衆拍手叫好。有民衆表示,收稅範圍内的很多食品如黃油、牛奶和肉類基本都屬于日常生活必需品,收“脂肪稅”期間他們的生活開支大幅提高,有時不得不在其他國家旅遊時購買這些食品回國。
誕生之初引發搶購
丹麥政府2011年10月引入“脂肪稅”,也正是為了敦促民衆減少脂肪攝入量。
丹麥早就開始對糖果征收特别附加稅,對碳酸飲料也單獨征稅。一年前開始執行的“脂肪稅”征稅對象則為所有含飽和脂肪的産品,包括黃油、牛奶、比薩餅、油類和肉類。稅率為每千克飽和脂肪16丹麥克朗(約合17元人民币)。
“脂肪稅”生效前,民衆擔憂食品價格上漲,紛紛提前搶購。而相關業界則對“脂肪稅”持有質疑之聲。丹麥工業聯合會發言人吉特·黑斯特哈夫說,征稅成本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而且新稅使産品定價複雜并産生了非常高的行政費用。原因是丹麥國内外生産商必須說明産品生産過程中用了多少飽和脂肪、産品本身含多少飽和脂肪。
而“脂肪稅”這一措施實施以來,也确實印證了民衆和專家的擔憂——食品價格一直在上升。以黃油為例,征收脂肪稅後,250克包裝黃油價格增加2.2丹麥克朗(約合2.3元人民币)。
為了健康還是增稅?
據報道,丹麥是世界上稅收最高的國家之一,最高個人所得稅率為62.3%,而平均個人所得稅率超過40%,此外在丹麥的流通的商品還需要征收25%的增值稅。這樣一個高稅收國家,又在全球首開征“脂肪稅”的先河,一年多以來引發了全球的廣泛争議。
人們對“脂肪稅”的争議除了是否影響物價上漲和是否影響國民就業以外,主要是對政府收稅動機的質疑。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相繼發生的歐債危機使丹麥的經濟受到了較大影響。“脂肪稅”的動向與增加稅收挂鈎的意圖也隐約可見,因而引發了人們的質疑。甚至有傳言表示,征稅的目的并不是促進健康,而是為了重建财政而增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