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發病比較急的疾病,其是由貧血發展而來的,患者在發病的時候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内髒出血的情況。如果不及時接受治療,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會加速惡化。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典型症狀就是發熱,而且溫度還比較高,除此之外患者還會有頭暈、臉色蒼白等症狀。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辦法:
免疫抑制治療
1、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本品具有針對免疫活性T抑制細胞介導免疫的功能,它們能誘發T細胞增殖,使造血恢複。
2、環孢菌素A(CSA):是一種Ts細胞Tc細胞克隆的殺傷劑,糾正再障患者的免疫紊亂,促使重症再障的骨髓造血功能恢複。
骨髓移植(BMT)
用骨髓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在國外已取得許多經驗,由于骨髓移植不易找到HLA組織配型相近的供髓者,而且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故應嚴格選擇适應證,關于适應證,有如下看法:重症再障(老年人除外),粒細胞在0.5×10^9/L以下,血小闆在20×10^9/L以下,骨髓内淋巴細胞在75%以上;最好在确診後起3個月以内進行;年齡在20歲以下;移植前輸血次數少者(最好未輸過血);HLA配型相同。
預防
避免感染,尤其是感冒症狀,臨床上将病毒感染也作為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因之一,比較常見的就是肝炎病毒,監床發現再生障礙性貧血多發于非甲非乙型肝炎,而與甲型肝炎無關。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用藥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所說的劑量,不能夠自己随意增加或者是删減用藥的劑量。同時還需要定期觀察自身血象的情況,如果出現了異常情況則需要及時去醫院診斷,然後再重新安排需要使用的藥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