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1:53:09

建築,人類文明發展的産物;建築,地球上應用最為廣泛,也是表現形式最為多元化的實體物。縱觀全球,建築因時代、地域、環境、民族等不同而表現各異。前面,我們曾說過中式古建築,今天,我們來聊聊歐洲古建築。

從青磚黛瓦看中國,論傳統青磚建築的藝術審美和人文價值

說到歐洲建築,想必很多人想到的便是那金碧輝煌、莊嚴聳立的教堂。教堂,歐洲古建築的典型代表,也是歐洲建築的驕傲。其實,除了教堂,歐洲建築還分為很多種類型,且它們也和中式建築一樣,有着不同的表現風格和特色。下面,我們具體來談談歐洲古建築的那些事兒。

一、歐洲古建築的起源

人類的建築曆史可謂是源遠流長,若要追溯歐洲建築的源頭,就不得不提古羅馬和古希臘文明。歐洲建築最早起源于羅馬帝國時期,早期,教堂并不被允許修建,為此便出現了很多地下壁畫。後來,基督教被認同之後,人們大興修建教堂、修道院。最後,随着時間的推移,便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極富文化藝術特色的建築景觀。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1

葡萄牙布拉加大教堂

在這提一下,中國古建築多為木質結構,而歐洲古建築則多采用磚石等材料來建房屋,這主要是受自然環境等因素影響。我們都知道,中國森林資源豐富,為此古人們在建房子時常常就地取材,選擇了最容易獲取的木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而歐洲地區,尤其是中、西歐地區,多為山區地形,其石料資源豐富,尤其是大理石資源非常豐富,為此歐洲人也因地制宜,多采用石料來建造房屋。

二、歐洲古建築常見的幾種類型

▲1.羅馬式建築

羅馬式建築是歐洲建築最常見的建築式樣之一,其建築特征主要表現為敦厚的牆體,半圓形拱頂。羅馬式教堂内外一般都飾有雕塑,且内部還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刻畫點綴。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2

可以說,在歐洲許多地方,都能找到這種極富情調和風情的古建築。比如德國的沃姆斯大教堂、意大利的比薩大教堂、法國的圖盧茲聖沙甯教堂等都屬于這類典型的建築代表。

比如比薩大教堂,這座教堂建于1063年,長有95米,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中堂為木架結構屋頂,結構示意圖大體如下: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3

比薩大教堂内部局面圖

可以看出,裡面的構造相當複雜,且極具對稱美和色彩美,每個細節都彰顯高貴典雅。不過,每每說到意大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比薩斜塔,而不是比薩大教堂,因為比薩斜塔實在太特别了。其實,比薩大教堂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其中比薩斜塔就是這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4

比薩大教堂外部圖

值得一提的是,比薩大教堂中的洗禮堂,其内部雕塑《誕生》的主題,便是耶稣誕生時的場景。另外,話說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也是在教堂内發現“鐘擺等時性”原理的。此外,據說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就是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實驗後發現的,不過,這事是真是假,目前還存在争議性。

▲2.哥特式建築

說起哥特式教堂,可能你不太熟悉,但是若提到巴黎聖母院,你肯定非常熟。今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突遭大火,更是引人了全球的關注。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5

哥特式建築也被稱為“歌德式建築”,它是由上面我們提到的第一種建築類型——羅馬式建築發展演變而來的。哥特式建築出現在12世紀,源于法國,這類建築的主要特點表現為:尖形拱門、多重柱廊、飛扶壁、肋狀拱頂和彩色玻璃等,更通俗易懂地說,就是“高、尖、瘦”。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6

科隆大教堂

在這裡提一下彩色玻璃,相信很多人在看西方電影時,都或多或少曾見過教堂建築裡的彩色玻璃,教堂裡的彩色玻璃,其實是有一定的特殊意義和作用的:①彩色玻璃可以折射透過陽光,有采光的作用,能為教堂提供自然光源。②光線灑在彩色玻璃上,有一種給建築披上了一層神聖的外衣既視感。③彩色玻璃被人們賦予了光明和希望的内涵象征。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7

教堂的彩色玻璃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8

哥特式建築的典型代表有德國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等,當然,前面說的法國巴黎聖母院也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9

哥特式建築代表 米蘭大教堂

▲3.拜占庭式建築

和哥特式建築相似,拜占庭式建築也是從古羅馬建築文化中發展過來的,不過,拜占庭式建築比哥特式建築更突顯的是,拜占庭式建築吸收的面更廣一些,它彙集的不僅僅為西方的建築文化和經驗,也包括了一些東方的建築特色元素。

拜占庭式建築的基本特點是屋頂為“穹窿頂”,建築的中心突出。所以,和哥特式建築相比,我們大體可以窺視到兩者差異:拜占庭式建築主要表現為穹窿頂,也就是比較圓弧形狀,而哥特式建築主要表現為尖塔型。

拜占庭式建築的典型代表有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等。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10

拜占庭式建築代表 聖索菲亞大教堂

三、歐洲古建築風格特色

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曾将建築概括為三個标準:堅固耐久、便利實用、美麗悅目。而歐洲建築,尤其是中世紀建築(歐洲建築若按時間順序來分,可以分為多種,包括古代建築、中世紀建築、15—18世紀建築、19世紀建築等,上面提到的幾種歐洲建築類型屬于中世紀建築),充分地将第三個标準“美麗悅目”淋漓盡緻地表達了出來。

歐洲古建築具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和中式建築相對而言,歐洲古建築的審美藝術體現在畫圖和色彩裝飾等方面上。比如雨果先生的小說《巴黎聖母院》就曾這樣寫道:

“大廳四周,沿着高牆厚壁,門與門之間,窗與窗之間,柱與柱之間,擺着一長列從法拉蒙以下的法蘭西曆代君王的塑像;昏庸的個個雙臂下懸,眼睛低垂;英武的個個昂首挺胸,雙手高舉,直指天空。還有,一扇扇尖形長窗,盡是光怪陸離的彩色玻璃;一個個寬大的大廳出口,都是精雕細刻的富麗門扉.而所有這一切,圓拱,大柱,垣壁,窗框,護壁鑲闆,門扇,塑像,從上到下,滿目湛藍和金黃,色澤斑斓,光彩照人。”

這是一段關于哥特式建築巴黎聖母院的描寫,從文字中我們可以充分地感受建築的濃豔色彩、華麗裝飾。“雙手高舉,直指天空”,“精雕細刻的富麗門扉”、“色澤斑斓”,透過這些字眼,我們可以聯想到建築雄偉壯觀、金碧輝煌的場景,這正是歐洲古建築給人的一種獨特的審美藝術感。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11

巴黎聖母院内部場景圖

當然,這些隻是歐洲古建築的一小部分藝術美展現而已。歐洲古建築具有典雅、華麗等藝術美,這些藝術美的彰顯主要通過圖畫、色彩、雕塑等方式來體現,若從設計的角度看,可以将其視為點、線、面、立體的結構形态,歐洲古建築的美正是通過這些結構設計得以充分的凸顯。

一木君說

歐洲古建築源于羅馬帝國時期,發展于歐洲,作為藝術文化的一部分,歐洲古建築和古希臘、羅馬文化一樣,同屬于世界藝術文化遺産的一部分。而若要追溯到真正的源頭,可以說愛琴海地區是古建築藝術的搖籃,比如邁錫尼古城,這座以“黃金遍地”、“建築巍峨”著稱的城堡建築,為後來的希臘城邦衛城的發展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歐洲古建築主要以教堂或神廟為主,當然,還包括府邸、園林、城堡等,這其實和中國的古建築有很多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歐洲古建築的表現形式更為張揚和個性,而中國古建築則略顯保守。歐洲古建築以濃郁的色彩,華麗的裝飾,向全世界展示着它的獨特審美藝術價值,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建築師貝聿銘曾說:“建築是光與影的結合”,歐洲古建築在漫長的曆史發展演變中,在經曆了風起雲湧的變遷和革命洗禮後,仍以一種強大的生命表現力傳承和保留下來,這是曆史光與影的見證。

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建築因時代、地域、民族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現為不同的特性和風格,而在這其中,唯一不變的是建築本身的獨特價值,這種價值體現的不單單是藝術方面的,更體現在時代的意識形态和民俗生态等方方面面。歐洲古建築,不管是羅馬式建築、哥特式建築,還是拜占庭式建築,亦或者其他類型建築,它們都是人類文明的産物,都是時代藝術和精神内涵的體現。

參考資料: 盛文林編著.歐洲文明的基石 古羅馬文明.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葉孟理著.歐洲文明的源頭 古希臘·羅馬文明.北京:華夏出版社 劉爽編著.歐洲建築及景觀設計解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文 | 一木君

圖片 | 網絡 若侵權請聯系删除

【作者簡介:一枚熱愛寫作的有志青年,寫過上千份稿子,碼過幾百萬文字,夢想做一個有溫度的創作者。更多優質内容,請持續關注一木MU。】

東西方古代建築藝術比較(歐洲古建築藝術的瑰寶)12

每周一本好書、一位人物、一個好故事分享,專注文字,品讀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