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酒享食分,美味時光相随
一個今年8月份剛剛成立的行業協會,草草出台了一個團體标準《生食三文魚》。
其中宣稱:淡水養殖的虹鳟也是“三文魚”類别之中的一種,并認為市場上将虹鳟魚作為三文魚銷售的做法是合規的,這是不是有點兒“搞事情”了?
把這個問題,抽象到學術層面來讨論,多少讓人感到有些“故意錯位”的意味。
對于大家而言,與其研究它們的界門綱目科屬種,不如厘清楚這些問題:
刺身與壽司使用的是什麼魚肉?
虹鳟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選購或者點餐時的識别方法?
我們對于刺身與壽司的認知,大都是來源于日本料理的但是,而今知名的,已經是“出口轉内銷”的了。
既然如此,刺身和壽司使用的“三文魚”能不能是虹鳟,那就看看舶來時的“原裝款式”呗。
來源于網絡
還有介紹魚肉的紋理與顔色的,讓大家通過肉眼觀察脂肪的紋路、魚肉的色澤。
但是,要知道利益的力量是很強大的,現在,養殖的三倍體虹鳟魚肉已經極為接近鲑魚,如果再加上那些不良商家使用的“蝦紅素”喂養,以假亂真無壓力。
建議看标簽、問來源
如果是在超市、海鮮市場選購,一般都是有标簽的,标明産地是來源于挪威、愛爾蘭等,那肯定是海産鲑魚了,如果是青海、懷柔之類的,那就是淡水魚了。
在餐廳點單,也是同理了,以我的經驗來看——包括食客經驗和從業經驗哦,用了好食材的餐廳、一定恨不得顧客一個勁的多問,而食材來路不明的餐廳,就隻能支支吾吾了。
最好的方法---口感
一塊厚切的中段鲑魚肉,能夠讓魚肉入口時,既能飽滿充盈、又能細膩柔滑,在咀嚼的過程中,不用費什麼氣力,唇齒間已經魚肉變碎、魚油化開。
虹鳟魚的肉質相對要結識得多,極少有切成厚片的——嚼着太費勁,即使是薄片,肉片也難以産生化開的口感。
在我看來,三文魚這一名稱之于普羅大衆,其意義就是識别一種常使用、常食用的食材,它本身就不是一個“學名”,而是一種習慣的稱呼,人們習慣吃的“三文魚”是什麼魚、它就應該是什麼魚,犯不着繞着彎來玩文字遊戲,更不應該揣着明白裝糊塗。
文/鄭科
圖/鄭科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 END -
酒享食分相伴 , 美味時光相随 !
美食、美酒的好文、好圖
以及妙手偶得、不忍私藏的好物!
本文作者,對該文及其中的内容具有全部知識産權,凡侵犯本文作者版權等知識産權的,必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