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對于人體健康有着重大的意義,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需要經過胃部的消化後才能轉化為各種營養物質被人體所吸收,在整個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胃酸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對胃酸有着足夠的認識,也很少有人知道胃酸是什麼顔色的,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一:胃酸的顔色
胃酸(gastric acid)指胃液中的分泌鹽酸。人胃是持續分泌胃酸的,其基礎的排出率約為最大排出率的10%,且呈晝夜變化,入睡後幾小時達高峰,清晨醒來之前最低。當食物進入胃中時,胃酸即開始分泌。胃在排空時pH值約在7.0~7.2之間,當食團進入胃中時,pH值可降達2~3之間。從理論上來講,胃酸是無色無味的。
二:胃酸的作用
胃内胃蛋白酶元(Pepsinogen)必須先被胃酸活化,轉變成胃蛋白酶(Pepsin)及副胃蛋白酶(Parapepsin)。胃蛋白酶元最适當的緻活pH值約是2.0,若pH值由7.0降至2.0,其氫離子濃度增加約50倍,在如此高的酸濃度下,胃蛋白酶才會被緻活,再将蛋白質消化分解。另外在腸道胰液消化蛋白質系統中的羧肽酶原(procarboxypeptidase)要轉化成能消化蛋白質的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亦要胃蛋白酶(Pepsin)來激活。所以,如果胃酸分泌不足時,胃蛋白酶無法産生,除影響胃中蛋白質的消化外,也将影響到腸道中蛋白質的進一步被消化及氨基酸的吸收利用。
好了,看了上文的介紹,相信您已經了解到了,胃酸在理論上是無色的,胃酸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胃酸過多,則會引起胃部脹痛,如果胃酸分泌過少,則會引起消化不良,所以把胃酸維持在一個正常的水平才能保障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