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而“仁”又是“五常”之核心。朱熹說:“百行萬善總于五常,五常又總于仁。”
仁被儒派尊為“全德”。這完美的德性是從何而來的呢?孟子說“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指出“仁”這個思想來自于人的“恻隐之心”。他以近乎謾罵的口吻告誡所有人:“無恻隐之心,非人也”。他說:“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說的正是人的恻隐之。把人的這種恻隐之心發揚光大,就是仁。
什麼是義?義原來寫作“義”,從我,從羊。“我”,又從手,從戈。戈是兵器。上面的羊表祭牲,下面的“我”手執兵器,使得“義”字不僅充滿了铿锵的陽剛之氣,又表明了“義”富含自我犧牲的精神。
孔子說:“義者宜也,尊賢為大。”這就把“義”定義為去做該做的事。什麼是該做的事?孔子認為“義”應該以尊賢為核心。對他人對社會有益的事就是該做的事,反之就是不該做的事。對于該做的事,冒再大的風險都要去做;對于不該做的事,有再多的好處也絕不能去做。電視劇《水浒傳》的主題歌裡有一句話非常形象的描述了“義”是什麼:“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說白了,義就是隻做好事,不幹壞事。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就看它合不合乎禮了。《左傳》說:“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那麼這個禮究竟是什麼?
“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内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于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緻知,不知不覺,智而不奸。“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将這一切聯系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
信”:誠信、信任。《說文》講:“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準則。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并發揚光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