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出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筆者認為:人至察,是個人要求環境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這種思維導向的結果,則必然無徒——沒有朋友,親人也遠離,同志也失去了。但若正心修身,在改變自我的心态上面用功夫,做一朵蓮花,能出污染而不厭棄污泥,則會“德不孤,必有鄰”。
下面是筆者收集節選的三篇相關文章,閱讀後可以加深對“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的理解。
文一:心既要裝得下别人的好 也要裝得下别人的不好
一個過于清高的人,眼裡揉不下沙子。一方面,他自己會覺得全天下沒有值得交的朋友,都有問題,所以喜歡獨來獨往;另一方面,周圍的人也會對他敬而遠之,因為感覺他沒有人情味兒,誰也不願意天天跟一塊木頭打交道。
剛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的思維模式常常就是這種一根筋式的,不會拐彎,堅持認為好就是好、壞就是壞,沒有模棱兩可的狀态。因為這種木魚腦袋式的思維模式,經常把一件好事給搞砸了,常常有一種憤青的架勢。
但這裡絕不是鼓吹同流合污之類的價值取向,一個人堅持真善美沒有問題,但在具體的人事上如果沒有善巧,很容易四處樹敵,什麼事情都辦不好,最後把自己變成了孤家寡人。很多時候,一個人隻有容得下污,才能守得住清,否則最後清是清了,但那種孤芳自賞有多大意義呢?
文二:不能容濁是度量不夠!
不能容濁是度量不夠,水太清的話便失去了生機,哪裡還能養魚?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缺點。一個人如果有容人之心,便會多想着他的好,而不聚焦他的壞,如此便能真心接納他人,與人打成一片。但如果是一根筋思維,很容易死死地盯着他人的壞,而忽視了他人的好,最後與對方心生隔閡而無法融洽相處。
如果自認為自己很聰明、看透了世道,就對他人随便譏諷,很容易招來禍患;如果自認為自己很能幹,處處覺得别人做的不對或者無能,很容易招來各種違緣。雖然你可能真的很有才幹,但無德不服衆,沒人會真心幫你。
文三:光杆司令有什麼樣的作為呢?
新聞報道,一位博士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細菌傷害,使用蒸餾水給孩子喂食,結果孩子因為一場小病而喪生。因為在純淨蒸餾水喂養大的這個孩子,免疫力和抵抗力幾乎為零。大江大河大海,正是因為容納一切,無論是清泉還是污水,都能收納其中,形成一個極其龐大的生态空間,才能夠萬類霜天競自由,孕育出豐富多彩的各種生命。
人至察則無徒。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過分精明,對一切要求太嚴苛,就不會有跟随者。一個孤家寡人,光杆司令,在這個社會上能有什麼樣的作為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