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生理性“宮頸糜爛”不需治療

生理性“宮頸糜爛”不需治療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3 03:10:37

  生理性“宮頸糜爛”不需治療

  生理性“宮頸糜爛”不需治療

  其實很早就發現‘宮頸糜爛’不是病,而是一種生理現象。

  在一些生理情況下,如青春期、月經失調(尤其性激素分泌長期失調)或使用藥物避孕、妊娠期間等,由于長時間體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或外來性激素的幹擾,使宮頸管柱狀上皮增生異位,形成細顆粒狀,形似糜爛。這種“宮頸糜爛”通過調整月經周期至正常,或者停止使用藥物避孕,或者是等妊娠結束半年後就自動消失了。

  宮頸糜爛隻是一種生理現象,按馬丁的說法:柱狀上皮外翻是女性體内的雌激素“作祟”造成的,這一生理現象會從女性的青春期起持續幾十年。

  是病自然要治療,那麼,既然是生理現象了,還需治療嗎?正如月經是女性生理現象一樣,毫無疑問,這是根本不需要采取治療手段的。

  “宮頸糜爛”一詞由來

  “宮頸糜爛”最早是因為肉眼觀察到宮頸發紅,像皮膚濕疹、糜爛一樣,于是就這麼叫起來,然後沿用下來。

  早期為何被認為是一種病?

  “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常見的一種病理改變,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因為是“病理改變”,在這個時期,宮頸糜爛被認定為一種病。

  部分“宮頸糜爛”或是早期宮頸癌

  由于宮頸糜爛與宮頸上皮内瘤樣病變或早期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鑒别,必須作宮頸刮片、宮頸管吸片進行巴氏染色病理檢查,必要時作活組織檢查以明确診斷。

  每年都有不少所謂“宮頸糜爛患者”中檢查出多例早期宮頸癌的病人。因此,定期做婦科檢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将很多可能會發展成癌症或是早期癌症檢查出來,早發現早治療是目前所有醫生都推薦的一直預防晚期癌症、提高治愈率的一種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