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我們很容易想到的是痔瘡,如果小便時肛門出血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呢?小便時肛門出血這種問題嚴不嚴重?下面我們就一起詳細的了解一下小便時肛門出血的原因吧。
小便時肛門出血原因有哪些
1、痔瘡:出血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合。
2、消化道出血:出血如呈黑紅色,多是上消化道出血,如鮮紅色,則多是下消化道出血。
3、肛裂:便血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後有血迹,且便後有肛門劇烈疼痛。
4、直腸癌:出血血色鮮紅或暗紅,呈滴狀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門直腸下墜和消瘦。
5、直腸、結腸息肉:便血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
6、潰瘍性結腸炎、痢疾出血:便血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伴有腹痛、發熱、便頻等。
當患者出現便血時,一定要找到出血竈,簡單做一下指診觸及内痔,就斷定是痔出血,另外做肛門鏡檢查,确定痔粘膜是否有出血點或出血傾向。若痔粘膜沒有出血迹象,則應建議患者進一步做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必要時在鏡下取活檢,以明确診斷,避免遺漏惡性疾病的診斷,而延誤治療。
大便出血的症狀
無痛性大便出血常見于3種疾病
1.痔瘡
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或者是便後紙上有少量的血。
2.腸惡變
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膿血便、粘液血便。血紅色或深紅色,一滴附于糞便表面。
3.腸息肉
出血量較少,血色鮮紅,與大便不混合,有時伴黏液。
疼痛性大便出血常見于3種疾病
1.肛裂
便血不規則,時有時無,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後有血迹。
2.腸炎
常為間歇性便血,量較少,且糞便中含有膿血或黏液。
3.肛瘘
血液和糞便量少,常呈膿血便或粘液膿液混合,顔色紅。
大便出血的護理方法
1、在家中若有嘔血和便血病人,應讓其絕對卧床休息,并安慰病人,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
2、飲食上嚴格禁食,程度輕者可給冷流質飲食。
3、嚴密觀察病人的面色、精神狀态、脈搏、呼吸、血壓等,如出現脈搏加快、煩躁不安、出汗、休克等情況,應立即送醫院急診。
4、如果便血呈鮮紅色,應讓病人去醫院外科檢查,弄清原因,看是否屬于痔瘡或肛裂出血。
大便出血的危害
便血是腸道惡性腫瘤的早期信号。很多人對痔瘡便血的症狀比較熟悉,于是,隻要出現便血症狀就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患上了痔瘡。但他們不知道,便血也可能是腸惡性腫瘤的早期信号。臨床上,有80%的早期直腸腫瘤患者,都曾因為忽視便血而發生誤診漏診的情況,從而延誤直腸腫瘤的治療。
由于便秘、大便燥結,易擠傷痔核以緻便血,病人往往盡量強忍不便,使大便更加幹燥,如此往複,形成惡性循環。
便血、滴血,以及嚴重的噴血将導緻頭暈、貧血等。
長期便血可引發貧血。長期便血,很容易使人體丢失大量的鐵,引起缺鐵性貧血。導緻的貧血症狀一般發展緩慢,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貧血症狀較重時,則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
便血可影響神經系統功能。便血還能影響人的神經系統,造成人體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從而使一些患者出現如:容易激動、興奮、煩躁等症狀。同時,長期便血的話,也會讓患者終日感覺惶惶不安,陷入精神恐懼,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
便血可導緻敗血症、毒血症。因為肛裂、痔瘡等肛腸疾病引起的便血,一旦引起感染,造成肛周膿腫,細菌毒素、膿栓等就很容易侵入人體血液,引發敗血症、毒血症等。長期的便血,還可能造成肛門疼痛、大便障礙,給患者帶來終身的痛苦。
注意事項
有的人認為便血不過是痔瘡引起的小毛病,過幾天就會自己好。肛腸專家指出,便血雖然比較常見,很多時候不會産生緻命危害,但也要警惕腸癌等嚴重疾病引起的便血。臨床有多例盲目将腸癌便血當痔瘡便血治療的患者,這後果是很嚴重的,所以及時到專業正規的醫院去檢查治療才是正确的。
結語:如果廣大朋友們出現這些問題那麼就得趕緊去醫院治療了,大便出鮮血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哦,祝患者早日康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