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蘭馬非遺最新消息

蘭馬非遺最新消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17:28:57

蘭馬非遺最新消息?在長期的曆史進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其中蘊含着他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烏蘭牧騎是内蒙古特有的文藝組織,從内蒙古近4000個非遺項目中不斷汲取素材,把非遺融入其藝術表演中,創立了一種獨特的非遺傳承模式,具有保護文化多樣性的當代價值,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蘭馬非遺最新消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蘭馬非遺最新消息(烏蘭牧騎對非遺)1

蘭馬非遺最新消息

在長期的曆史進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其中蘊含着他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烏蘭牧騎是内蒙古特有的文藝組織,從内蒙古近4000個非遺項目中不斷汲取素材,把非遺融入其藝術表演中,創立了一種獨特的非遺傳承模式,具有保護文化多樣性的當代價值。

原汁原味呈現

在内蒙古地區有漢、蒙、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55個民族,創造出各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烏蘭牧騎将内蒙古各民族的音樂、舞蹈、戲曲、曲藝、雜技和競技等項目,通過藝術創作和表演的方式進行活态傳承,即原生态傳承。比如蒙古族音樂中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長調與呼麥、馬頭琴,在全區各支烏蘭牧騎中均有傳承與創新,都是烏蘭牧騎保留的頭牌節目。

任何一種非遺都離不開原生的民間文化創生主體,烏蘭牧騎長期紮根基層,對内蒙古各民族的非遺有深入了解,他們創作的作品都來自各民族的生産生活,原生氣息濃厚。一台烏蘭牧騎演出,節目往往豐富多彩,各民族的非遺藝術多元展現。如:源于漢族文化的東北民歌小調、二人轉、評劇、皮影戲、二人台、爬山調;作為蒙漢民族文化融合藝術品的漫瀚調;達斡爾族的魯日格勒舞、鄂倫春族的贊達仁、鄂溫克族民歌。

在内蒙古,不同地區的烏蘭牧騎特别強調非遺項目本土味道,因地制宜創作和表演節目,滿足不同地區人們的喜好。比如同樣是源于蒙古族的非遺,東中西部就各有側重。東部烏蘭牧騎多表演科爾沁地區喜歡的蒙古語傳統說唱藝術,如蒙古語說書、史詩格斯爾、好來寶、叙事體短調民歌。西部阿拉善烏蘭牧騎、中部錫林郭勒烏蘭牧騎多演出當地喜歡的音樂旋律起伏較大的長調民歌。這些節目在烏蘭牧騎演出中都被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各有特色,極具魅力。

激發創新活力

随着時代的發展,非遺在新的生存環境中必須吐故納新,同時在變化中要始終保持基因譜系的連續性。烏蘭牧騎隊員深入一線挖掘、整理非遺,向非遺傳承人、民間老藝人學習最原始、最具地區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遺技藝,在保留原汁原味藝術文化精品基礎之上,通過藝術工作者重新編排創作出精品,讓非遺在形式與内容上與時俱進。

烏蘭牧騎不斷地編排新的内容。他們挖掘曆史、民間故事、傳奇等文化遺産和文化資源,從素材、主題、結構到整台節目充分展示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内蒙古西部烏蘭牧騎除了表演傳統劇目《走西口》《挂紅燈》《打金錢》等,還大膽創新,推出新的劇目。托克托縣烏蘭牧騎打造一台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大型二人台新編曆史劇——《君子津》。該劇根據北魏郦道元的《水經注》記載的托克托地區的史料而改編,講述了東漢時期黃河古渡口的故事。全新的二人台舞美元素與蕩氣回腸的劇情相融,充分提升了二人台的藝術魅力。

有的非遺項目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存在殘缺的情況,烏蘭牧騎對它進行了挖掘、修補與整理創新。雅托噶是蒙古族的一種彈撥弦鳴樂器,漢語譯為蒙古筝,主要流行于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等地。雅托噶演奏的曲子《圖日音道布其》,最初隻是短短的幾句詞調。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對雅托噶以及相關音樂資料進行挖掘整理,在這一傳統曲目中融入現代元素,重新編排,由雅托噶演奏的蘇尼特宮廷音樂《圖日音道布其》在那達慕、婚禮、大型演出等場合演奏,讓這一技藝和曲目重放異彩。

推進非遺拓展傳承

内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和民族知識。烏蘭牧騎在傳承發展其中的表演藝術外,還把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民間醫藥、民間信仰、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融入節目中,以藝術化的形式呈現給觀衆,擴大了内蒙古非遺傳承的類型,形成非遺傳承的拓展模式。

烏蘭牧騎将多個難以表演的非遺項目植入其中,間接展示傳承非遺。鄂溫克桦樹皮制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遺名錄。根河市烏蘭牧騎創作了歌舞劇《敖魯古雅》,将鄂溫克馴鹿部落的民俗風情、圖騰崇拜、宗教信仰以及人文地理等進行了回放,顯示出鄂溫克馴鹿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生活形态。劇中多次出現以桦樹皮做的道具,其輝煌的“桦樹皮文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鄂溫克民俗文化、桦樹皮制作技藝是《敖魯古雅》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烏蘭牧騎對非遺的傳承并不是單一的,而是把表演藝術、節慶、禮儀、技藝、習俗等多種非遺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文化整體,營造出非遺的文化環境。同時,把它們置于現代文旅活動中,各民族的非遺同時呈現,形成複合傳承模式。

那達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那達慕是蒙古語,意為娛樂、遊戲,以表達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也是旅遊的一項重要内容。那達慕的主要内容有賽馬、摔跤、射箭、棋藝和歌舞等競技與表演項目。烏蘭牧騎在那達慕上都會把傳統那達慕文化融入節目裡,再現或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技藝編排節目。内蒙古自治區直屬烏蘭牧騎在旅遊那達慕上進行傳統服飾表演,錫林郭勒盟烏蘭牧騎的歌舞《藍色哈達》、長調《神馬頌》、呼麥《贊頌詩》,赤峰翁牛特旗烏蘭牧騎的《頂碗舞》《胡笳獵曲》《那達慕之夜》等,均美輪美奂,讓人目不暇接。

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在新時代,烏蘭牧騎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衆,推動文藝創新,創作出一批批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培養了一批批藝術新人和非遺傳承人,其形成的機制、方法和模式,值得研究借鑒。

(作者:高澤遠,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文化産業研究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