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是我們常說的話,很多人認為春困就是一種正常的身體反應,是人在春季都會有的表現,其實不然,春困可能是身體報警信号,小心有些疾病找上你!快到下文來了解一下吧。
春季養生春困暗藏疾病奧秘
1.貧血
貧血可能在任何年齡段發生,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症狀就是疲乏、困倦,此外還可能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蒼白等。
因此,如果貪睡同時伴有面色蒼白等症狀,最好到醫院做一個血常規或貧血四項,盡快明确診斷。特别是找到貧血的真正原因,有時原發病比貧血本身危害嚴重得多(比如胃腸道腫瘤導緻出血),其治療也比貧血更為重要。
2.大腦缺氧
很多中老年人血管硬化、管腔變窄、腦血流量減少,容易導緻腦細胞缺血缺氧,時間長了會引起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狀。
如果春困的同時伴有記憶力下降、行為異常、反應遲鈍、個性改變等精神、神經症狀,要高度懷疑神經系統和腦血管的問題,某些部位的腦卒中症狀主要就是嗜睡及反應遲鈍。
3.肝髒疾病
肝病的表現通常比較隐蔽、遷延,疲倦乏力、不思飲食正是其主要臨床特點之一。如果疲勞犯困的同時,出現皮膚發黃粗糙、惡心、厭油膩、食後脹滿等症狀,要盡早排查肝病。
及時進行病毒學檢查、肝功能及肝髒彩超等非常重要。
4.睡眠性呼吸障礙
由于某些原因而緻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時出現呼吸暫停,導緻機體缺氧,身體器官得不到很好修複,白天很容易出現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狀。
對于肥胖或打鼾比較嚴重的人,出現上面的問題,最好觀察有無睡眠呼吸暫停,必要時及時治療。
5.心髒病
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等心髒問題,可能導緻心髒功能障礙,使血液循環不暢,乳酸等代謝産物積聚在組織内,使人産生疲勞感。
如果同時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昏等症狀,特别是在活動後症狀加重、休息後減輕,最好查查心髒,如做心電圖、心髒彩超等。
6.糖尿病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多飲、多食、多尿的症狀并不十分明顯,而是以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貪睡且難以睡醒為首發症狀。
這是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加上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等造成。因此,中年人或有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一定要定期檢查血糖,及早發現和治療。
7.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表現比較隐蔽,多數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其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遲鈍、講話節奏慢、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經常犯困等。
如在感覺慵懶疲倦的同時,伴有健忘、情緒不穩定等症狀,要懷疑是否有甲減。
春季養生小常識
①、辛甘之品——助春陽
稍微有一些辛味的東西,如蔥、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養春氣的食物。唐朝的《千金方》裡有一句話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這些食物對于人體春季陽氣生發很有好處。
②、飲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現舌苔發黃、口苦咽幹等,因此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顯上火症狀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蓮子心泡水等。
③、少酸增甘——保脾胃
中醫認為,春季為人體五髒之一的肝髒當令之時,宜适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雜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所以春季應該适當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脾胃弱的朋友春季要多吃山藥、大棗、蓮子粥,來控制過旺的肝氣,預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導緻的胃脹等症狀的加重。
④、黃綠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蔔、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複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
⑤、細選食物——少疾病
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緻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結語:以上就是春困所暗藏的就“玄機”,大家都了解了吧。可能春困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一定要注意觀察,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到醫院确診,以保證身體健康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