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8年,也就是唐武則天聖曆元年,王昌齡出生在一個鄉村農家裡。農家家境貧寒,平日裡自給自足,遇到災荒,糧食歉收還可能食不果腹。所以,幼年的王昌齡日子并不好過,還得幫家中幹着農活。
讀書對于當時的王昌齡來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農家沒錢,小孩也得充當家中勞動力,下地幹活,王昌齡大概半耕半讀着,有時候蹭着學堂的課程,雖然沒有受過系統性的教學,但他刻苦學習,也認識了不少字。
時間飛快,唐玄宗開元八年,即公元720年,王昌齡23歲了。開元盛世,正是盛唐的巅峰時期。二十出頭,也是王昌齡人生的黃金時期。也許是厭極了半耕半讀的農家生活,畢竟農家旁邊學堂先生教的知識有限,王昌齡想要進一步開闊視野,便來到了嵩山學道。修道期間比較知名的一首詩是:
《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
仙人騎白鹿,發短耳何長。
時餘采菖蒲,忽見嵩之陽。
稽首求丹經,乃出懷中方。
披讀了不悟,歸來問嵇康。
嗟餘無道骨,發我入太行。
仙人騎着白鹿,采集菖蒲而歸。仙人并非不食人間煙火,也有着他們的樂趣,在王昌齡筆下十分自然。煉丹一事,也許丹經裡講的容易,依葫蘆畫瓢也絕非易事。煉丹爐的材質,煉丹的火候溫度控制,煉丹所需的材料哪裡找?這些都是大問題。
煉丹,是道家修煉的必學技能。若有一本好的丹經,有着娴熟的煉丹技巧,能煉出各式靈丹妙藥,也算是在修道時有所成就了。寥寥幾筆,我們也能看出王昌齡筆下煉丹修行的不易。
不過修道也是可以讀書的,還有更多的道友可以交流學習,這對于好學的王昌齡來說是件好事。《周易》一書,是道家思想的經典之作。王昌齡和其他道士共同修道學習,參謀道家經典名篇,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吸收着道家無為的思想,剛柔相濟,這對他後來能夠以細膩的筆觸寫下遼闊大氣的邊塞詩詞大有裨益。
三年後,26歲的王昌齡帶着一腔熱忱,走出嵩山,客河東并州、潞州。次年,27歲的王昌齡參軍入伍,出玉門關,開始嶄露頭角。
西北大漠,軍營裡真真實實感受的生活給予了王昌齡素材,王昌齡是無疑是邊塞詩的奠基人。我們來看看這首耳熟能詳的邊塞詩名作: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可謂千古絕唱!與單純描寫邊塞風光不同的是,這首詩更多體現的是作者對長期征戰的思考。用“秦”和“漢”誇張體現征戰的時間之長,聯想到戍邊将士的命運,久久未能歸家,隐含對家中親人和出生故土的思念。便假想,如果當年龍城飛将李廣還在,怎會讓匈奴犯我邊關呢?邊塞的蒼涼,戍邊的艱辛,不由得躍然紙上。
參軍回來,王昌齡本以為能夠得到重用,可惜造化弄人,王昌齡隐居了一陣子。但是滿懷激情的王昌齡壓抑不住那顆積極入仕的心,發奮學習,在三十歲一舉中了進士,可是僅僅得到了秘書省校書郎的工作,也就是類似于我們現在說的校對。
這個簡單而瑣碎的職位滿足不了一腔熱血的王昌齡。于是,開元二十二年,他再次應博學宏詞科考試,并且再次以優異的成績上榜,卻又僅僅被安排在了汜水尉的職位。并且自此以後,王昌齡被一貶再貶,連李白都為王昌齡感到憂愁歎息: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古代尊右卑左,左遷,在古代即為貶谪的意思。這次,王昌齡被貶到龍标,如今湖南的一個偏遠縣城黔陽。好友李白替他感到不值,可惜做不了什麼,隻能将愁思寄給明月,讓明月陪伴,淡淡的月光伴随着王昌齡去往龍标的艱辛路途。
後來,王昌齡又被貶赴任江甯丞。此時他内心對朝廷極大失望,所以在接到朝廷的調令時,遲遲沒有上任,在洛陽待了大半年,每日都是飲酒澆愁,滿懷一片赤子之心,還寫下了: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可以看出,王昌齡的仕途之路十分艱辛。學識淵博,成績優異,考取功名卻隻得到閑差半職,不如出生投個好人家,含了金湯匙。曆來标榜公正的科舉考試已是形同虛設,使得以出身農民階級的王昌齡為代表的廣大寒門學子不由得感到寒心。
不過,王昌齡自小的磨砺使得他練就了一顆堅強的心,擁有滿腔炙熱的靈魂。屢遭貶谪又何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人終究應該強烈而炙熱地活下去。
王昌齡仍舊念着洛陽的家人,讓他們不要擔心。一片冰心在玉壺,不難看出王昌齡初心不改,依舊希望朝廷能給自己一個公正的結果,同時也表達出了王昌齡對國家的一顆拳拳的赤子之心和依舊存在于内心的美好願望。
其實,縱觀王昌齡的一生,是充滿着辛酸曲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的捉弄了他,最後還落得個被小人闾丘曉妒殺的結局。如果不是過早被奸人所殺,也許晚年時在詩壇上的成就能更進一步,但無論如何,王昌齡都是邊塞詩的鼻祖,他身上那股越打擊越堅韌的勁頭值得我們學習。
王昌齡身上所體現的強烈而炙熱的靈魂境界,時至今日依舊閃爍着耀眼的光芒。這種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強烈而炙熱活下去的堅定信念,都被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的靈魂之中。
作者:墨斯墨,00後廈大學子,愛文字,愛詩詞,喜歡談點新鮮事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