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手腕扭傷怎麼辦 手腕扭傷如何診治

手腕扭傷怎麼辦 手腕扭傷如何診治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2 11:32:17

  生活中難免有些磕磕碰碰,人也難免會受傷,而扭傷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外傷,那麼你知道手腕扭傷應該怎麼辦嗎,手腕扭傷又都是哪些原因呢?扭傷了應該如何治療呢,如果對此比較感興趣的話,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目錄

  1、手腕扭傷怎麼辦 2、打羽毛球手腕扭傷怎麼辦

  3、手腕關節扭傷了怎麼辦 4、手腕扭傷腫了怎麼辦

  5、手腕韌帶扭傷怎麼辦 6、手腕扭傷怎麼辦好的快

  7、老年人手腕扭傷怎麼辦 8、寶寶手腕扭傷怎麼辦

  手腕扭傷怎麼辦

  手腕在受到重力的壓迫或者撞擊之後,通常會因為受損的部位和程度發生炎症反應,如腫脹,局部發熱,發紅。

  有時候這些反映并不明顯,也有可能在受傷後幾個小時也沒有什麼炎症反應,隻有失能(沒有力氣,受創部位或更為遠端的肢體不聽使喚,麻木)反映。

  手腕扭傷的症狀

  1.輕微的手腕扭傷一般無明顯腫脹,疼痛不甚,僅在大幅度活動腕關節時始有疼痛。

  2.嚴重的手腕扭傷一般表現為腕部腫脹、疼痛較重,不能活動腕關節或活動時疼痛加劇。

  檢查時,将腕關節用力掌屈,背側出現疼痛,則說明腕背側韌帶與腕伸肌腱損傷;反之,則為腕掌側韌帶或腕屈肌腱損傷。

  如将腕關節用力向尺側偏斜,桡骨莖突部出現疼痛,則為桡側副韌帶損傷;反之,則為尺側副韌帶損傷。

  如腕部各個方向的活動均出現疼痛,而且活動明顯限制,則說明是韌帶、肌腱等的複合性損傷。

  損傷局部有壓痛或觸及筋肉組織異常改變。腕部損傷要及時治療,預防腕舟骨、腕月骨發生缺血性壞死。

  在生活中難免發生扭傷的問題,尤其是腳踝關節是最容易扭傷的部位,一旦扭到,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痛,然後才會依扭傷的程度,

  看看是否會有腫脹或是瘀血的情形.一般來說,對于扭傷的護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是在運動中扭傷時,

  第一個作法就是強迫自己不要再運動了.所以說,不要再轉動已受傷的關節是護理的第一課,其次則是冰敷;可用塑料袋裝一些冰塊後,

  再加點水敷在受傷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鐘後,休息五分鐘,這樣的動作可以重複一,二小時左右約三天時間,

  最後,再利用彈性繃帶包住受傷的關節;還有,每天要把受傷的部位擡高,以避免發生腫脹的情形.

  這種不必花錢又可以自行處理的方式,将對扭傷的關節有很大的幫助.

  手腕關節有豐富的軟組織,有軟骨和韌帶,當關節受到嚴重扭傷或骨折時,裡面的軟組織都是很容易受傷的,軟骨損傷之後一般會出現酸痛、腫脹、無力等症狀。

  不過疼痛不是很明顯,有些需要長時間的活動或活動到某個角度時才會感覺到疼痛,有的則是時痛時不痛,軟骨損傷自身很難修複。

  早期不及時治療或得不到藥物對症治療,一般很難治愈,在骨外傷中,軟組織損傷比骨折要難治,耽誤時間久的就更難治。

  軟組織損傷拍片是看不到的,需要憑有經驗的醫生憑症狀才能确診,不懂的醫生認為隻要骨頭沒有問題其它一般都沒有問題了。

  隻是讓患者回家靜養休息就行了,實際上在家靜養或簡單的擦一些活血化淤藥是很難治愈的,多數患者關節扭傷時。

  都不注重治療(隻是簡單的擦一些消腫止痛藥、熱敷或冰敷),認為隻是一般的扭傷,沒關系的休息休息就會好了。

  一定要注意多休息,隻有這樣才能夠很好地幫助自身加快傷勢的恢複,一定不要忽視扭傷帶來的問題,當然,也忽視不了,畢竟扭傷的同時也是伴随着強烈的疼痛感。

  然而,随着時間的延長,患處的組織就會随着平時的活動而慢慢加重,因此在網上就可以看到很多因腳扭傷、手扭傷後3個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都得不到徹底恢複的病例。

  要修複受損的軟組織,隻有在扭傷第一時間采用傳統中醫治療,專業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中醫才能為你配制出好的藥物。

  早期軟組織損傷1個月内及時用中藥治療一般在40天左右就可以基本康複,扭傷時間長的(半年以上的),扭傷次數多的,治療則比較困難。

  要想軟組織的損傷能快速徹底得到痊愈,必須在損傷第一時間内選擇中醫,隻有中醫治療軟組織損傷才是唯一希望。

  一、分清傷勢的輕重

  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着疼的地方在骨頭上,并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二、正确使用熱敷和冷敷

  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展。24小時後,破裂血管流血停止,這時可用熱敷,促使扭傷處周圍的淤血消散。

  三、正确按揉扭傷局部

  扭傷初期,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法為好;24小時後做揉法,以腫處為中心,向周圍各個方向擦揉。

  四、适當進行活動

  在扭傷初期,腫脹和疼痛逐漸加重,應停止活動,擡高患肢。待病情趨于穩定後,隻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動。

  五、合理用藥

  扭傷初期,不需内服藥,不宜外敷活血的藥物,以免血流更多,腫脹更大,必要時用點“好得快”噴灑傷處,會感到舒服點。24小時後,内服些雲南白藥、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腫後就不必内服和外敷藥物了。

  六、如扭傷傷到骨頭

  醫生給打上石膏後,一定要注意。

  1、剛上石膏約10、20分鐘内,不能随便移動患足。因為此時石膏還未發硬,易變形。

  2、上好石膏的最初24小時内,應注意石膏的松緊。

  3、足部上石膏後,一般不宜着地行走。

  4、夏天上石膏,足應放在涼爽處,防止足汗過多而積聚在石膏内。

  5、冬天上石膏,就注意患肢保暖,在石膏外的足端不能凍傷。

  6、如上石膏後疼痛加劇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原理

  手腕在受到重力的壓迫或者撞擊之後,通常會因為受損的部位和程度發生炎症反應,如腫脹,局部發熱,發紅。有時候這些反映并不明顯,也有可能在受傷後幾個小時也沒有什麼炎症反應,隻有失能(沒有力氣,受創部位或更為遠端的肢體不聽使喚,麻木)反映。

  注意多照顧手腕的扭傷,不要做重事,如果強行做的話,那麼可能會加重傷勢所以是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事情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症狀

  輕傷:一般無明顯腫脹,疼痛不甚,僅在大幅度活動腕關節時始有疼痛。

  嚴重扭傷:腕部腫脹、疼痛較重,不能活動腕關節或活動時疼痛加劇。檢查時,将腕關節用力掌屈,背側出現疼痛,則說明腕背側韌帶與腕伸肌腱損傷;反之,則為腕掌側韌帶或腕屈肌腱損傷。

  如将腕關節用力向尺側偏斜,桡骨莖突部出現疼痛,則為桡側副韌帶損傷;反之,則為尺側副韌帶損傷。

  如腕部各個方向的活動均出現疼痛,而且活動明顯限制,則說明是韌帶、肌腱等的複合性損傷。

  損傷局部有壓痛或觸及筋肉組織異常改變。腕部損傷要及時治療,預防腕舟骨、腕月骨發生缺血性壞死。

  治療:外敷活血散、接骨散,是最佳的選擇。内服舒筋活血湯:舒筋通絡,行氣活血

  治療

  1、處方:鮮土牛膝50克,食鹽5克

  用法:腳藥洗淨搗爛,加鹽調勻,塗敷患處,繃帶固定,日換藥1次。

  療效:輕症用藥1次,重症2次可愈,有效率達100%。

  2、處方:栀子、乳香各50克

  用法:二藥研末,加黃酒适量置鍋内加溫,攪成糊狀,塗敷患處。藥厚1.5厘米,加蓋油紙,紗布包紮,兩天換藥1次。有皮損者禁用。

  療效:用藥兩次。痊愈率達96.4%。

  3、如果有繼續腫脹的情況,立刻找冰塊冷敷加壓(加壓的意思就是稍微緊一些,但是一定随時注意觀察手指尖的皮膚顔色,跟正常的手指尖顔色對比,不同顔色時,立刻解除包紮)包紮,在冬天,半小時足夠!

  4、如果有持續紅腫、疼痛、或變形情況,必須盡快就醫。

  5、在康複期間,受傷的手不要勞動,或做些體力活,以防止再次受傷。

  6、每天可以适當活動一下手掌,手腕,也可以做些護理、理療。

  通過以上介紹,對手腕扭傷怎麼辦呢,也是有着一些了解,那對這樣問題改善上,也是需要長時間進行,這樣對問題改善,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同時對自身健康,也都是不會有太多危害,而且提高鍛煉也是治療最佳選擇。

  打羽毛球手腕扭傷怎麼辦

  表面看來,羽毛球是一項溫和的運動,步伐輕盈,姿态優美,好像運動量不是很大,跟足球,籃球那些項目比起來,應該會輕松不少,然而,這隻是個錯覺,羽毛球的運動強度比那些大得多了。

  在羽毛球運動中容易發生的急性損傷有:膝關節損傷,跟腱斷裂,腰肌扭傷,踝關節扭傷,大腿肌肉拉傷。

  那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手腕處,受傷患病率為36.37%在打羽毛球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手腕使力。如果方法不正确,就很有可能造成手腕扭傷。

  那麼,打羽毛球手腕扭傷如何急救呢?在羽毛球運動中,手腕關節損傷是較容易出現的損傷。

  由于羽毛球的技術要求,無論是擊打、扣殺及吊、挑、推、撲、勾球時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後伸和外展的動作。

  然後随着不同的技術要領手腕快速伸直閃動鞭打擊球或手腕由後伸外展到内收。

  内旋閃動切擊球,手腕在這種快速的後伸,鞭打動作中,還不斷做出不同角度内,外旋及屈收動作。

  因而手腕部的薄弱環節三角軟骨盤不斷受到旋轉輾擠造成損傷。

  因此,在進行羽毛球運動中,應該特别注意手腕的準備活動。

  并且應長期堅持做好手腕損傷的預防工作。

  手腕損傷的改善措施:可用小啞鈴或沙瓶負重做腕部練習,增加腕部力量。

  次數與重量視個人情況掌握,以每次練習出現臂酸脹為止,或加重球拍的重量繞8字練習,以加強、改善腕部的肌肉活動能力。

  也可用磚頭代替重物,同時還可以發展手指力量。運動時帶上護腕或用彈力繃帶加固。練習量視個人情況自行掌握。

  另外我們玩羽毛球時候的運動強度一方面取決于自己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取決于對手的技術水平,而我們的運動總量就看各自玩羽毛球的頻率咯。

  打羽毛球手腕非常容易受傷,因為在擊球、殺球、吊球等技術中都需要用到手腕。

  因此在羽毛球運動中首當其沖就是需要預防好手腕部位的損傷。

  想要避免手腕部位受傷,就要好好的認識手腕,在手腕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三角軟骨盤。

  在你的羽毛球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用到鞭打、閃動切球等動作,手腕要不斷做出不同角度内的外旋和收縮動作,這時是最容易受傷的。

  因此,在打羽毛球之前的熱身運動中,要特别注意對手腕部位的準備活動。

  可以用小啞鈴做手腕部位練習,平時還可以用舉重來增加手腕部位的力量。

  如果沒有啞鈴的,可以使用水瓶,在裡面裝水來替代,或者其他重物也行。

  訓練時,運動時帶上護腕或用彈力繃帶加固,适量就好,不要額外受傷。

  還有要很好地注意預防手腕扭傷,與其等到已經扭傷了,不如一開始就做好預防措施,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受傷的幾率。

  在羽毛球健身運動中,手腕關節損傷是較容易出現的損傷,由于羽毛球的技術要求,無論是擊打、扣殺及吊、挑、推、撲、勾球時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後伸和外展的動作。

  然後随着不同的技術要領手腕快速伸直閃動鞭打擊球或手腕由後伸外展到内收,内旋閃動切擊球,手腕在這種快速的後伸,鞭打動作中,還不斷做出不同角度内,外旋及屈收動作。

  因而手腕部的薄弱環節三角軟骨盤不斷受到旋轉輾擠造成損傷。

  因此,愛好者在進行羽毛球運動中,應該特别注意手腕的準備活動。并且應長期堅持做好手腕損傷的預防工作。

  手腕損傷的改善措施:可用小啞鈴或沙瓶負重做腕部練習,增加腕部力量。

  次數與重量視個人情況掌握,以每次練習出現臂酸脹為止,或加重球拍的重量繞8字練習,以加強、改善腕部的肌肉活動能力。

  也可用磚頭代替重物,同時還可以發展手指力量。運動時帶上護腕或用彈力繃帶加固。練習量視個人情況自行掌握。

  建議大家在打完球之後做靜态伸展活動,并不是要抹煞它在賽前的重要性。

  下面,我們把動靜結合起來,幫你在比賽中減輕壓力,盡快進入狀态,獲得持久的柔韌性與力量。

  熱身運動最好提前25-30分鐘進行,在5-10分鐘的靜态拉伸練習後,進行10-20分鐘動态熱身練習,此時比賽的效果理論上是最好的;

  當然必要時也可以縮短熱身時間,但靜态拉伸練習應該放在動态熱身練習之前,所花時間比例大約為1:2。

  靜态熱身

  (1)頸部--作轉頭動作,可避免在打高遠球和繞頭球時,脖子扭到。

  (2)手--先轉動手腕,手腕松暖之後再揮動小臂做正拍與反拍扣球的動作,最後再配合大臂做順逆時針的轉動。

  (3)腰--做前仰後仰動作後,再做轉體與側彎運動,這部份一定要做得确實,否則腰部扭傷是非常麻煩的。

  (4)腿部--腳踝轉完後做一下交腹蹲跳,劈腿拉筋和側半蹲使大腿的前肌與後肌都得以舒張。

  動态熱身練習又如何安排呢?

  恐怕大多數業餘愛好者都是通過半場拉高球的方式,其實這樣非常不科學,不但熱身效果差,對盡快進入比賽狀态毫無幫助,而且容易造成關節勞損。

  正确的方法應該先進行小關節的熱身,先進行中前場的網前小球對練及平抽快打對練,目的是将手腕、手指的肌肉關節先活動開來,而且可以盡快适應球感,同時将自己的反應速度、注意力很快提升到比賽狀态。

  待身體微有汗出後,感覺對球的飛行已經熟悉了,同時手上感覺也具備了,再進行後場對拉、殺挑、吊挑練習,此時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活動身體大關節,進一步适應球感,因為之前的熱身已經對球的速度、飛行有了适應。

  對控球手感最重要的腕、指也活動開了,注意力也更集中了,再進行這些大動作熱身時就會感覺輕松很多,身體會有很輕靈的感覺,此時進行比賽,就會很快進入狀态。更為長遠的好處是,這種科學的熱身方法将大大減少關節肌肉受傷的機會,肯定可以延長你的運動壽命。

  手腕關節扭傷了怎麼辦

  按摩治療腕關節扭傷 由于腕部突然背伸、傾跌時手掌着地、支撐或提物時不慎等,往往傳會引起腕關節的扭傷,使腕關節活動時産生疼痛或“乏力”和“不靈活”等。

  柔術按摩治療時,讓患者取坐位,醫者面對患者取坐或立,以一手拇指腹先揉損傷韌帶的起止部。

  同時配合患腕各方位的搖動再沿損傷組織作垂直方向的輕柔彈撥,繼以一手拇指指腹依次在患腕附近的陽溪、合谷、列缺、太淵、陰郄等穴作鎮定點按各30秒鐘。

  然後以一手握患側掌指,另手握其前臂下部。被動伸、屈和收、展腕關節各5次;雙手握患腕兩側,在活動腕關節的同時,雙拇指指腹對患部施以按、揉、撥等手法。

  再用雙手掌相對,依次在患腕的前後和兩側,各施以搓法1分鐘;最後,醫者以一手2—5指指掌面,在腕關節扭傷處施以擦法,以患部感到發熱為度。此外,治療期間,應注意減少腕及拇指的活動,并戴“護腕”保護。

  運動損傷多見于年輕人群,他們熱愛運動,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運動訓練衛生知識和出現運動損傷後的應急措施,而對傷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嚴重者甚至導緻終身遺憾。

  一、擦傷

  即皮膚的表皮擦傷。如擦傷部位較淺,隻需塗紅藥水即可;如擦傷創面較髒或有滲血時,應用生理鹽水清創後再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

  二、肌肉拉傷

  指肌纖維撕裂而緻的損傷。主要由于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可根據疼痛程度知道受傷的輕重,一旦出現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

  并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分鐘,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搓揉及熱敷。

  三、挫傷

  由于身體局部受到鈍器打擊而引起的組織損傷。輕度損傷不需特殊處理,經冷敷處理24小時後可用活血化瘀叮劑,局部可用傷濕止痛膏貼上,在傷後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熱敷。

  約一周後可吸收消失。較重的挫傷可用雲南白藥加白酒調敷傷處并包紮,隔日換藥一次,每日2-3次,加理療。

  四、扭傷

  由于關節部位突然過猛扭轉,擰扭了附在關節外面的韌帶及肌腱所緻。

  多發生在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傷,其治療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傷

  可讓患者仰卧在墊得較厚的木床上,腰下墊一個枕頭,先冷敷,後熱敷。

  2、關節扭傷

  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扭傷時,将扭傷部位墊高,先冷敷二三天後再熱敷。

  如扭傷部位腫脹、皮膚青紫和疼痛,可用陳醋半斤炖熱後用毛巾蘸敷傷處,每天2-3次,每次10分鐘。

  五、脫臼

  即關節脫位。一旦發生脫臼,應囑病人保持安靜、不要活動,更不可揉搓脫臼部位。

  如脫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彎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頸上,再用一條寬帶纏過腦部,在對側腦作結。

  如脫臼部位在髋部,則應立即讓病人躺在軟卧上送往醫院。

  六、骨折

  常見骨折分為兩種,一種是皮膚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稱為閉合性骨折;另一種是骨頭的尖端穿過皮膚,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稱為開放性骨折。

  對開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納,以免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傷口作初步包紮、止血後,再用平木闆固定送醫院處理。

  骨折後肢體不穩定,容易移動,會加重損傷和劇烈疼痛,可找木闆、塑料闆等将肢體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

  如一時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關節固定于軀幹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對側的肢體上。

  懷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門闆或擔架上,軀幹四周用衣服、被單等墊好,不緻移動,不能擡傷者頭部,這樣會引起傷者脊髓損傷或發生截癱。

  昏迷者應俯卧,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時将嘔吐物吸入肺内。

  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頭頸兩側置一枕頭或扶持患者頭頸部,不使其在運輸途中發生晃動。

  建議用中醫的療法治療,中醫的療法是以舒筋活血,促進微循環流暢為主,可用中醫膏藥貼敷,由于膏藥用于肌表薄貼。

  因此可透入皮膚産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于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

  在生活中難免發生扭傷的問題,尤其是腳踝關節是最容易扭傷的部位,一旦扭到,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痛,然後才會依扭傷的程度,看看是否會有腫脹或是瘀血的情形。

  一般來說,對于扭傷的護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是在運動中扭傷時,第一個作法就是強迫自己不要再運動了.所以說,不要再轉動已受傷的關節是護理的第一課,其次則是冰敷;

  可用塑料袋裝一些冰塊後,再加點水敷在受傷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鐘後,休息五分鐘,這樣的動作可以重複一,二小時左右約三天時間,最後,再利用彈性繃帶包住受傷的關節;

  還有,每天要把受傷的部位擡高,以避免發生腫脹的情形.這種不必花錢又可以自行處理的方式,将對扭傷的關節有很大的幫助。

  消腫: 剛扭傷的時候,要用冰水泡,沒冰水,可先用水嚨頭的水沖受傷部分.(水速需控制,不能太猛.)24小時之内,不能敷藥,不能泡熱水,否則會腫得很厲害。

  治療: 扭傷24小時之後,可用活絡油外敷.可在扭傷部分塗适量活絡油,包一層薄膜,再外包一層熱毛巾,有利于藥水吸收.每天兩三次,幾天就可以消腫。

  手腕扭傷腫了怎麼辦

  平時我們在運動的時候,或者是搬一些重的東西都會很容易出現手腕扭傷的情況,當手腕扭傷的時候,很影響我們做事的,做事都不方便了。

  就想幹一些輕的活都不可以啊,而且當恢複難啊,如果是情況比較輕一點,也要半個月。

  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的話,至少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以上的,如何讓受傷的手腕快速的好起來,就變成了我們現在唯一的希望了,那麼當手腕扭傷了怎麼辦呢?

  剛剛手腕扭傷的時候,局部往往會出現腫脹,在24小時以内,可用冰塊或涼毛巾進行冷敷,這樣可以防止腫脹擴大。

  再采用熱敷的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吸收。

  采用冷敷與熱敷後,可服用祛瘀消腫止痛藥如舒筋活血片、七厘散、跌打丸等藥物,以舒筋活絡,活血散瘀。

  同進建議采用針灸來治療,進行針灸治療,不僅1-3次可以快速治好扭傷,而且花時間少花錢也少。

  而對于那些之前進行了一些治療,但是仍有不适,活動受限的患者,進行針灸治療可以進一步治愈。

  同時也可以用下面兩個處方:鮮土牛膝50克,食鹽5克。

  用法:腳藥洗淨搗爛,加鹽調勻,塗敷患處,繃帶固定,日換藥1次。

  療效:輕症用藥1次,重症2次可愈,有效率達100%

  處方:栀子、乳香各50克。

  用法:二藥研末,加黃酒适量置鍋内加溫,攪成糊狀,塗敷患處。

  藥厚1.5厘米,加蓋油紙,紗布包紮,兩天換藥1次。有皮損者禁用。

  療效:用藥兩次。痊愈率達96.4%。

  判斷傷勢

  首先你必須判斷腳扭傷是軟組織受傷還是骨頭受傷,如果隻是軟組織受傷,那麼稍微動下傷害不大,如果是骨折,千萬别亂動,應該找眼前的資源進行簡單的固定,打120急救或者請人背着去醫院。

  如何确定有沒有骨折?

  緊急情況,我們隻能簡單的判斷,如果是骨折,1、扭動腳時非常疼痛,不能持重站立,根本無法走路。2、骨折後會出現畸形,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縮短、成角、延長。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後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撞擊,可産生骨擦音或骨擦感。如果有出現以上狀況之一就需要去醫院照片。

  正确使用冷熱敷

  扭傷48小時之内進行冰敷,可以減輕疼痛程度及消腫。24小時之内最好不要用熱水洗腳或者熱敷,因為傷腳後,會造成毛細血管的破裂,皮下組織出血,這時候如果熱敷的話會加速血液流動,這腳就會腫得更厲害。24小時後,破裂血管流血停止,這時可用熱敷,促使扭傷處周圍的淤血消散。

  正确按摩

  扭傷初期,也就是24小時之内,應該輕輕按摩腫的地方;24小時之後,以腫的地方為中心,向周圍各個方向按揉。

  正确活動

  初期是禁止活動的,小編扭傷第二天疼痛和腫脹比第一天嚴重,前期活動會加重疼痛和腫脹的程度,一定要好好休息。後期,也就是當你覺得好很多不很痛的時候就需要适當的活動,活動需要循序漸進,對腳恢複有幫助。

  消腫小妙方

  栀子+面粉+雞蛋+黃酒

  這個方法是無意之中在網上看到了,正好這次扭傷讓本宮試試了下效果,還不錯。栀子打成粉和一勺面粉一個雞蛋黃酒混勻,然後塗抹在扭傷處,同時也要抹在腳心,用紗布包一下腳,一天換一次藥。ps:可能換藥的時候你發現痛處成黑紫色,不要擔心,這是正常的。

  踝關節扭傷是全身關節扭傷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是非常常見的臨床疾病。踝關節扭傷尤其是以内翻損傷造成外側副韌帶拉傷撕裂甚或斷裂的多見。當行走和疾跑落足或踩空或從高處墜落時,足外緣着地,足跖猛然内收,可引起踝外側韌帶被牽伸而扭傷,甚或部分撕裂,還可合并外踝撕脫性骨折。

  症狀。傷後踝關節内側或外側有明顯的壓痛;内、外踝有明顯腫脹,局部有皮下淤斑,踝關節活動受限,行走困難。

  踝關節扭傷的現場處理。傷後立刻給予冷敷,加壓包紮,擡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新傷藥。

  扭傷後的處理

  24小時内先冷敷或冰敷

  将碎冰和涼水裝在水袋中,敷在受傷部位,大概敷二十分鐘左右,隔四個小時再敷一次。以利于血管收縮,減輕出血,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24小時後可每日熱敷

  可以用熱毛巾局部熱敷,亦可用活血的中藥包煮過後敷于患處,以利于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水腫。

  扭傷後需靜養

  多擡高患足,這樣有利于傷處血液流通,消腫更快,不嚴重的軟組織損傷一般可靜養自愈。

  如果2-3周内無法自愈

  必須積極用藥,否則會發展成慢性炎症。局部用藥推薦活絡酒,對于促進微循環,消腫止痛效果很好,新的扭傷一般一個禮拜以内都能痊愈。

  如果扭傷後超過2個月腫痛還未消退

  甚至發展成多年的慢性炎症,必須局部外用活絡酒結合中藥藥草泡足,以達到消散淤積、促進微循環,加快康複。此法對于幾年的慢性炎症可在一個月左右徹底治愈。

  手腕韌帶扭傷怎麼辦

  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最常見的韌帶拉傷有兩種: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歪了腳;和膝關節的韌帶拉傷(在後面的膝部疼痛部分詳細介紹)。

  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治療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

  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

  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鐘,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

  用繃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繃帶産的緊度要适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擡高患肢

  擡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回流。

  韌帶損傷分為兩種:韌帶撕裂、韌帶斷裂。韌帶撕裂:即韌帶部分斷裂,通常采取保守治療。踝關節韌帶撕裂,手術治療效果未必比保守治療好。恢複後,未受損的韌帶會起代償作用,不影響原來功能。

  以下是保守治療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A、固定

  用夾闆或石膏将受損關節固定于功能位。踝關節外側韌帶輕微傷一般3天後即可做功能鍛煉了,而有骨裂的重症則至少需要2—4周時間。

  B、藥物治療

  一般采取局部敷藥或噴藥。傷勢較重時,可以口服止痛、止血的藥物。

  C、針灸

  針刺治療不受損傷時間的限制,因此施治比較靈活。

  D、按摩與理療

  一般傷後24—48小時内不能施治,以防腫脹或出血加重。

  E、功能鍛煉

  傷病後期腫脹消除、疼痛減輕後即可進行功能鍛煉。前期采用被動方法,如在關節活動範圍内被動屈伸、旋轉、牽拉,結合按摩效果更好。

  一般在腫脹消除和疼痛減輕後即可施治,這樣可以較好地減輕和松解粘連。後期主動進行關節的功能活動。要注意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腫脹或突然疼痛加重為宜。

  當症狀完全消失後,應當進行适當的力量練習,以使愈合的韌帶重新恢複彈性和完全恢複功能。

  功能鍛煉是後期治療中很關鍵的一環,傷病未痊愈時,切忌匆忙中斷,因為這樣很容易轉為陳舊性韌帶損傷,長期積累後還會出現粘連、增生、鈣化、關節韌帶松弛等并發症,給患者帶來長期的痛苦和不便。

  韌帶完全斷裂

  應手術治療。這樣可以防止或減少并發症的發生。術後的治療同上,不再贅述。

  韌帶損傷後一般均有小血管破裂而出血,局部疼痛、腫脹,組織内出血、血腫、關節腫脹、活動障礙、壓痛。

  體檢時發現牽拉韌帶明顯疼痛,如果完全斷裂,關節穩定性下降。

  所以平時要适度鍛煉,運動前要做好熱身準備。使關節舒展開,還要注意動作,不要用力過猛。

  另外。加強肌肉的鍛煉是很重要的。因為關節的穩定除了需要韌帶的保護,還需要借助強有力的肌肉的力量來保護。

  當肌肉強壯了,運動時對韌帶的負荷就會減少,有利于減少韌帶受損的機會。

  腕關節損傷,多有明顯的外傷史。傷後出現腕部無力,腕關節活動不靈。輕傷,一般無明顯腫脹,疼痛不甚,僅在大幅度活動腕關節時始有疼痛。嚴重扭傷,可間腕部腫脹、疼痛較重,不能活動腕關節或活動時疼痛加劇。

  檢查時,将腕關節用力掌屈,背側出現疼痛,則說明腕背側韌帶與腕伸肌腱損傷;反之,則為腕掌側韌帶或腕屈肌腱損傷。

  如将腕關節用力向尺側偏斜,桡骨莖突部出現疼痛,則為桡側副韌帶損傷;反之,則為尺側副韌帶損傷。

  如腕部各個方向的活動均出現疼痛,而且活動明顯限制,則說明是韌帶、肌腱等的複合性損傷。

  損傷局部有壓痛或觸及筋肉組織異常改變。腕部損傷要及時治療,預防腕舟骨、腕月骨發生缺血性壞死。

  治療:外敷接骨散,是最佳的選擇。内服舒筋活血湯:舒筋通絡,行氣活血。

  擡高患肢

  擡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回流。關于韌帶拉傷鍛煉中由于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範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最容易發生關節韌帶扭傷的部位在膝關節、手指關節和踝關節。 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

  早期正确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複,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急性損傷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然後覆蓋繃帶加壓包紮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并發骨折的,在加壓包紮後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過24~48小時後,損傷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

  手腕扭傷怎麼辦好的快

  為了促進關節功能的恢複,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

  基本痊愈後,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的相對穩定性。

  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确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

  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複,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

  急性損傷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然後覆蓋繃帶加壓包紮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并發骨折的。

  指導意見

  在加壓包紮後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經過24~48小時後,損傷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

  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

  為了促進關節功能的恢複,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

  基本痊愈後,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的相對穩定性。

  手腕扭傷扭傷初期,應該馬上停止運動,受傷的部位最好少用力,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然後再冷敷手腕扭傷部位,以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然後再擡高手腕扭傷部位。

  擡高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回流;24小時後可用熱敷促進腫脹吸收。

  當手腕扭傷部位出血停止後我們還可以使用一些外敷膏藥來輔助扭傷部位的恢複,像是活血散,活血膏一類的。

  外敷的目的在于促進血液循環,清除患處瘀血,修複受損關節和軟組織部位,在治療手腕扭傷的時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筋活脈的作用。

  處方一:鮮土牛膝50克,食鹽5克。

  用法:腳藥洗淨搗爛,加鹽調勻,塗敷患處,繃帶固定,日換藥1次。

  療效:輕症用藥1次,重症2次可愈,有效率達100%。

  處方二:栀子、乳香各50克。

  用法:二藥研末,加黃酒适量置鍋内加溫,攪成糊狀,塗敷患處。藥厚1.5厘米,加蓋油紙,紗布包紮,兩天換藥1次。有皮損者禁用。

  療效:用藥兩次。痊愈率達96.4%。

  手腕扭傷的藥物治療

  可以采用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的藥内服外敷,如口服雲南白藥膠囊、外用傷科靈噴劑。如疼痛厲害,可服用一些消炎鎮痛藥。

  老年人手腕扭傷怎麼辦

  中老年人跌倒,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肌肉萎縮、骨質疏松、神經性疾病、視力下降、應急反應能力下降等問題,都是中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内在原因。

  跌倒後的損傷,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跌倒後的緊急救援和自救方法,對于保護傷患,避免二次傷害,十分重要。

  中老年人跌倒後,較容易導緻傷斷的部位一般來說是上肢的桡骨近段(即腕關節部位)和肱骨遠端(即肩關節部位)。

  而下肢的部分,常見的有跖骨關節(腳背)和踝關節(腳踝)、髋關節(盆骨對下大腿根部)。而軀幹部分,常見的就是腰椎的壓縮性骨折和肋骨骨折。

  扭傷:24小時前冰敷 莫按揉

  扭傷在中老年人當中雖然不算多見,但也有一部分人容易經常出現扭傷。一般而言,扭傷後,要先自己通過目測和輕微的轉動,确定其腫脹程度。

  霍力為指出,中老年人骨質脆弱,扭傷後一般不要按揉,或者馬上塗藥酒,要先到專科醫院拍片證實是否沒有骨折,再進行進一步治療。

  處理辦法:24小時之内,冰敷,如果是在街上,沒有冰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冰的飲料等。24小時之後,熱敷。

  在家躺着或是坐着的時候,應該将扭傷的位置用枕頭或是厚報紙等墊高。傷後一周盡量不要按揉,一周後可以适當地用藥油按揉。

  脫臼切莫自行複位

  脫臼具有一般損傷的症狀和脫位的特殊性表現。受傷後,關節脫位、疼痛、活動困難或不能活動。很多扭傷會被誤認為是脫臼,路人好心為其複位,這個做法是錯誤的。

  首先要經過專業醫護人員的診斷才能判定是否脫臼,即使是在真正脫臼的情況下,也不要随便地複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處理辦法:應該用寬布條原位固定。肩關節、肘關節固定。

  骨折:少移動傷患避免二次傷害

  髋部骨折(股骨頸、股骨粗隆骨折):老人摔倒最易骨折的部位,霍力為表示,由于人在摔倒時的自然反應,向後摔倒時,會下意識側身,造成一側先着地。跌倒後,一般老人自己隻是感覺到疼痛,并不會感覺到是骨折,一般隻有去醫院拍片後才能确定是骨折。

  處理辦法:傷者應坐在原地,切不可站立走動,以免導緻移位。可以大聲呼救,引起鄰居或是路人的注意。

  盡量保持身體平整,如平躺在地面上,不要翻動身體。醫生提醒當髋關節受傷時,不要自己移動身體檢查,否則容易引發二次損傷。

  可用紙闆、木闆等從腰部至小腿包紮固定。用冰或者冷水為傷者冷敷傷處,盡量不要搬動患者,呼叫救護車。

  不要按揉,否則并不能減輕痛苦,而且有可能造成二次創傷。

  腕部骨折(桡骨遠端骨折):這個部位骨折,多見是傷者在摔倒時,單手撐地引緻的。傷後可見腕部腫脹、畸形、疼痛及活動受限。

  處理辦法:可用衣服、紙 闆或者木闆、書本等包紮腕部,并平放于胸前,避免腕部受力,迅速到附近醫院就診。傷處盡量不要動,尋找書本、硬紙闆托住,自行前往就近的醫院或求助于目擊者。

  腿部骨折:如果是腿骨骨折,切不可勉強移動,應該先固定等待救援。

  處理辦法:原位固定,用木闆、硬樹枝或是竹竿簡單固定。雙腿可以同時綁。

  肋骨骨折:老年人肋骨骨折一般沒有固定的辦法,盡量保護好傷處,不要受到碰撞即可。

  處理辦法:在可以走動的時候,可以自己搭車盡快趕往醫院。如果感覺疼痛,則不要走動。

  在不能走動的時候,找個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等待救護車的到來,不一定要躺着,醫生建議可以坐着,這樣有利于呼吸。

  脊柱骨折(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傷後表現為胸腰背部疼痛,起身或者彎腰、伸腰困難或者不能。

  處理辦法:保持身體平整,如平躺在平整的地面、木闆上等,不要随意翻動身體,更不要輕易擡起移動傷患,應馬上呼叫救護車,由專業的救護人員用擔架擡起。

  肩部骨折(肱骨外科頸、大結節骨折):傷後可見肩部腫脹、畸形、疼痛及活動受限。

  處理辦法:可用衣服、紙闆或者木闆、書本等包紮肩部,并用衣服使前臂懸吊平放于胸前,避免肩部受力, 迅速到附近醫院就診。

  開放性骨折:指可以直接看見骨頭的傷口。

  處理辦法:這樣的骨折是一定要原位固定,并需要擔架的,不要随意挪動患者,耐心等待救護車。

  如何自救與求救

  1、呼叫身邊的行人或者家人。

  2、撥打求救電話,110或者120,或者家人電話均可。

  3、維持跌倒狀态,不要随意挪動(若附近部分肢體活動受限,則不能随意挪動患肢,須自行或他人協助下用衣服、木棍、紙闆等臨時固定),等待救援;如果處境危險,須自行挪動或他人協助至相對安全區域等待救援。

  4、如果伴有心髒病、高血壓或者神經系統疾病的老人,需常随身攜帶急救藥物,如速效救心丸等。

  發現跌倒,如何救助?

  鑒于現行社會因素,僅在醫學角度上闡述。

  1、确定自身是否具備救助能力,是否需要他人協助。

  2、确定環境安全。

  3、初步判定跌倒原因,外傷(固定患肢)?内科疾病(是否需要急救)?

  4、尋求旁人協助救助,撥打110或120,聯系其家人并告知。

  寶寶手腕扭傷怎麼辦

  一方面是借助與好手當做一個支點固定手腕,另外一方面,您的好手輕輕施壓。

  可以控制血液,減少局部的腫脹,如果同時能夠配合擡高手腕,也可以減少腫脹,減輕疼痛。

  那麼為什麼可以減少腫脹呢,理由是因為你太高了手腕以後,可以加的靜脈血的回流,這樣就可以減少局部腫脹。

  手腕扭傷之後呢,第一時間的處理是三大要點而且必須要按順序來進行,1制動、2擡高、高于心髒,3要冰敷。

  其實這個擡高和冰敷都是一個目的,都是要化淤,不要讓這個血都集中到傷處去。

  特别提醒,扭傷時要将傷手固定在自然平放的位置,并使受傷部位高于心髒,有條件的可以采用冰敷減輕腫脹。

  輕微的扭傷,關節會微微作痛,稍微嚴重的話,會腫脹,而且有内出血現象,嚴重的挫傷,關節上下都會浮腫,有時會發熱。

  如果挫傷嚴重,則勿加以按摩,否則會使内出血或炎症更加嚴重,如果因此使骨骼異常那就太劃不來了。

  挫傷時首先用濕布包住患處,如果處置不當,則會繼續疼痛。

  盡管是輕微挫傷也不可忽視不治,尤其是運動員更不可掉以輕心。

  若稍微跌撞就引起扭傷,這是因體質而異。扭傷不治,或經過許久才治,即使是治愈。

  但是每當天氣起變化時就會感到酸痛,如像氣象台一樣準确,所以凡是扭傷一定不可忽視。

  治療手腕或腳脖子扭筋的穴位及指壓法

  治療手腕扭傷最有效的是指壓“陽池”。以手腕為中心,往不痛之處彎曲。

  用拇指一面吐氣一面強壓10秒鐘才放手,如此重複3次。

  如果是腳脖子話,指壓“解溪”也很有效。指壓要領同前,在指壓後腫消、痛止。

  預防注意正确工作時姿勢,避免關節的過度勞損,定時休息

  早期減輕手指的活動,使局部得到休息;推拿,針灸有一定療效;用醋酸氫化考的松,醋酸曲安奈德或醋酸強的松龍注入腱鞘内進行局封,

  有較好療效;對病程較長,反複發作,上述療法無效者,可切開狹窄部分腱鞘,并行部分切除,

  使腱鞘不再擠壓肌腱,能達到根治的目的.也可以行中醫小針刀閉合性松解,切開狹窄部分腱鞘,效果也很好。

  結語:上面就是給大家介紹的一些關于手腕扭傷了應該怎麼辦的解決辦法,針對各種類型的,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手腕扭傷不要輕視,及早治療,查清什麼原因,以免留下後遺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