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早上沖個澡,為一天帶來清醒的感覺,或者晚上睡覺前沖澡,讓自己休息更好,還有人早晚都有洗澡的習慣。相信大多數人洗澡一方面為了保持清潔,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放松。不過,專家對那些勤快又愛幹淨的人發出警告:每天洗澡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一周洗一兩次足夠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傳染病專家伊萊恩·拉森的說法,洗澡過度會減少皮膚的水分,導緻皮膚幹燥開裂,從而将細菌“放行”進入體内。拉森說,很多人相信洗澡能夠“洗去”患病的風險,但實際上,它隻能幫我們去除體味。
喬治華盛頓大學皮膚學助理教授C·布蘭登·米切爾補充說,洗澡會去除皮膚上的天然油脂,可能會破壞支持人體免疫系統的好細菌。米切爾建議,大多數人一周洗一兩次澡就足夠了,“每天洗澡沒有必要”。
不用全身塗抹浴液
米切爾說,我們的身體天生就是一台運轉良好的機器,“我認為大多數人都洗澡‘過度’了。”對于那些習慣每天都洗澡的人,米切爾給出忠告,除非每天洗澡過後感覺皮膚健康,并且不缺乏水分,否則沒有必要一天一洗。米切爾還建議人們不要在洗澡時渾身都打上肥皂或浴液,而是應當關注一些可能會有體味的部位,比如腋窩或雙腳。
由于洗澡和洗頭并不一定綁定出現,它們也有各自的清洗“周期”。米切爾建議發質幹燥的人一周洗一次頭發,而頭皮容易出問題的人,比如受頭皮屑困擾的人可以一周洗幾次頭。拉森還建議,人們應當把精力放在勤洗手、勤洗衣服上,因為衣服是死皮細胞的“收集器”,“周邊”幹淨能夠減少人們患病的風險。
清洗掉身體好細菌
去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過度清潔身體會破壞健康細菌、病毒和其他病菌。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亞馬遜地區一個偏遠村莊的居民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這些人的細菌多樣性和遺傳功能在人類群體中是最高的。科學家得出結論,過于清潔的習慣影響了人們體内的微生物數量。
洗澡的方式不對會讓你生病短命
誤區1:熱水泡澡時間長
泡澡時間太長,會使皮膚表面失去油脂保護,從而産生幹燥瘙癢等症狀,還會引起皮膚發皺、脫水等情況。
此外,長時間泡澡人容易疲勞,易引起心髒缺血、缺氧,緻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 建議:盆浴20分鐘,淋浴3~5分鐘即可。
誤區2:洗澡水溫越高越好
洗澡水溫過高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緻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幹燥的程度。
同時,過高的溫度還會增加心髒負擔,因為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會使心髒缺血缺氧。
★ 建議:洗澡時水溫與體溫接近為宜。
誤區3:使用清潔能力強的浴液
冬季節皮膚本就幹燥脆弱,如果使用清潔能力較強的浴液,會加重損害皮膚的保護層,加重皮膚問題。
★ 建議:浴液一定要選擇堿性小的,中性的最好。沐浴後最好塗一層可以潤膚、保濕的護膚品。
誤區4:洗澡過于頻繁
洗澡過勤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容易傷害到皮膚的角質層,由此導緻皮膚瘙癢。
★ 建議:冬季洗澡次數以每周1~2次為宜。
誤區5:洗澡順序不講究
溫熱的水突然從頭而至,會讓人體調節系統“措手不及”,導緻心、腦等重要髒器急劇缺血,頭暈、胸悶等不适也會找上門來。
★ 建議:冬天洗澡,正确的做法應該是,洗澡前先用熱水沖沖腳,待腳部溫暖後再慢慢往身體上淋水,讓身體有一個逐漸适應的過程。
誤區6:洗澡時緊閉門窗
很多人冬天洗澡都喜歡關緊門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氣偷偷潛入。但如果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這種行為極易導緻一氧化碳中毒。
★ 建議:洗澡時别緊閉門窗,超過30分鐘一定要上前看看。否則若中毒超過30分鐘,會有生命危險。
這樣洗澡最健康
1.洗澡時間
在這方面,中國皮膚科協會發布的《中國皮膚清潔指南》可供參考:
一般情況下每2~3天洗澡1次,炎熱的夏季或喜愛運動者可以每天洗澡。
而在幹燥地區、或者寒冷的冬天則建議老年人5~7天1次,年輕人3~5天1次即可。
洗澡的水溫不易過熱,夏季可低于體溫,冬天略高于體溫。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左右,老年人可以适當延長。
如非要每天洗澡,那麼相應的縮短時間,以減少對皮膚表層的過度清潔。年長者可适當延長沐浴時間,但也不宜超過20分鐘,以防止浴室通風不暢導緻的缺氧和窒息。
2.洗澡順序
洗臉→洗澡→洗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