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種健康知識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吃喝拉撒,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值得鼓勵,但有些人總是過度關注,就容易适得其反了。比如吃喝,更貴的不一定是更好的,有時候一杯白開水平平淡淡才是真;再比如拉撒,人人都不是從同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不是每個人每天拉撒的次數、時間都一樣,才算正常,順其自然就好。下面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人一天排便幾次算正常?
關于排便的次數,其實需要較真的無非就是便秘和腹瀉這兩個極端。醫學上對便秘的定義是:一周總排便次數少于三次;排出的糞便幹硬;排便時費力、排出不盡或需手法輔助排便,以上症狀持續至少6個月。醫學上對腹瀉的定義是:每天排便次數超過三次;每天排出的糞便量超過200克;糞便中含水量超過85%,以上症狀持續在3周以内為急性腹瀉,3周以上為慢性腹瀉。
除此之外,一天排便三次到一周排便三次都屬于正常的排便次數。可見,大部分人眼裡的便秘或腹瀉都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便秘或腹瀉。注意了,我們的腸胃健康也是會受到精神心理因素影響的,如果你總是庸人自擾,誤以為自己腸胃不好,得了這個病那個病,那麼到時候很可能本來并沒有什麼器質性病變,卻被精神心理因素整出了功能性病變,就像功能性消化不良,去醫院什麼問題都檢查不出來,但你就是有吃完飯肚子脹、吃一點就脹、肚子不舒服等消化不良的症狀,到那時治療起來就麻煩了。
什麼時間排便最好?
有人說早上起床後,是一天中排便的最佳時間,如果你每天都能在這個時候排便,說明你的腸胃很健康。其實這話在意思是隻說對了一半,如果你能很規律地每天都在早上起床後這個時間排便,确實很健康,不過重點在規律,而不是早上這個時間。
正常情況下,我們早上起床後,腸道蠕動也會逐漸活躍起來,當糞便被蠕動着推送到直腸達到一定量時,就會産生便意,的确容易有想上廁所的感覺,這個時候大腦就會根據情況判斷當時當地是否适合排便,然後做出下一步的動作,如果适合,千萬别憋着,一定要及時如廁。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你沒有在這個時候産生便意,排不出什麼來,就是腸胃不健康。因為排便這個問題主要還是看習慣,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如果你排便比較規律,不論是早上中午還是晚上,都沒什麼問題,盡量保持這種規律就好。因此幾點排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排便要規律。
很多人換了生活環境以後,排便習慣會受到影響,比如沒有了固定的排便時間、排便次數也和以前不一樣等,這個時候也不需要特别擔心,其實等身體适應了新的環境和新的飲食習慣以後,大多就會慢慢規律起來,或者等你恢複以前的生活習慣之後,排便情況也會恢複如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你認為的“最佳排便時間”裡,并沒有便意,千萬不要去刻意排便。沒有便意,就說明你的直腸裡本來就沒有很多糞便,這個時候還硬要坐在馬桶上用勁,可能會引起肛裂,甚至脫肛。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情況的人更要注意,這些人很容易由于屏氣用力,誘使腦血管破裂出血,這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通常建議每次的排便時間在3-5分鐘内,如果超過了5分鐘,還沒有排出來什麼,請果斷離開,不妨出去轉一轉,喝點水、吃點東西,可能便意很快就會來了。
排便的節制
由于人的排便反射受大腦皮層的控制,因此意識可控制排便。肛門部保持一定的緊張力,使肛門緊閉,阻止糞便、液體、氣體漏出,這種作用叫排便節制作用。排便節制作用,由感覺、反射、肌肉活動共同完成,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反射活動。如果環境條件不許可,有排便感覺而不能排便時,排便的高級中樞下傳沖動抑制低級排便中樞,使括約肌收縮增強,肛門象節制閘門一樣緊閉,并反射地引起乙狀結腸舒張,直腸内的糞便即返回乙狀結腸,使便意暫時消失。但如果經常或長時間抑制排便,可使直腸對糞便刺激的第三性降低或消失,糞便在大腸内停留過久,水被吸收過多而使其幹燥,可産生便秘。因此,不可随意地節制排便,最好有便就排。
排便小技巧
1、必要的預備運動,如怒掙前間斷的短時間收腹,有利于腸蠕動和糞便下移。
2、排便前腹部按摩,有助于腸蠕動。如用手掌按于腹部周邊,順時針按摩。
3、穴位按壓,有助于産生排便感,如用右手四指(除小指外)呈矩形在臍周距臍兩指的位置分上下左右四個點按壓。
4、在雙手手指末端指甲兩側分别按壓,交替進行,有助于産生便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