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教資最晚報名省份

教資最晚報名省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5:18:09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倜

10月29日,2022年下半年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筆試大幕将啟。“考教資”這件事近期再次引發關注與熱議。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教資”報考人數已由2012年的17.2萬人次躍升至2021年的1144.2萬人次,10年間翻了66倍。而在湖南,2022年報考人數從2年前的39.09萬人激增為63.97萬人。

“教資”報考為何如此火熱?近期,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教資最晚報名省份(10年間報考人數翻了66倍)1

需求疊加政策,教師職業日益增加“吸引力”

“如果全部科目順利通過,我的全新職業規劃就有了立足之本。”10月24日午飯後,家住長沙縣的高娅又開始了“教資”備考。如果拿到教師資格證,這位常年從事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的“85後”女青年,打算開辟人生“新賽道”,對中學生進行寫作線上培訓指導。

拿證才能入行,這早已是事實。2015年,教師資格證改為全國統考,連師範生也要考證上講台;2018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切實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學科知識類培訓的教師也應具有相應教師資格。

“近年來教師職業吸引力的增強,也是大家熱衷報考的主因。”高娅說。

明确公辦中小學教師是國家公職人員身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并在編制上予以優先保障,更有機會參與高級職稱評定……高娅告訴記者,2021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令人振奮。

備考期間,高娅也曾與其他報考者聊過“報考初衷”。雖然也有人坦言報考需求源于“教師較高的社會地位”“工作節奏相對穩定”,甚至是“手握寒暑假何其珍貴”,但更多人還是看中了教師職業今後更光明的前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對整個教育界提出了新的要求與任務。”在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系主任葉波看來,未來我國必将持續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加強對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賦予教師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将吸引更多天下英才投身祖國教育事業。

教資最晚報名省份(10年間報考人數翻了66倍)2

選人基數擴大,隊伍結構日後更具“可塑性”

即便已被保送至國内某名校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10月中旬,湖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四學生李佳佳還是忍不住買了一套“教資”複習材料,打算讀研期間去考一考。

“你都保送讀研了,還要和我們‘卷’嗎?”有一天同學聚會上,攻讀師範專業、打算畢業後備戰考“教資”的“小姐妹”對李佳佳的計劃感到不解。

這并非個例。根據政策,非師範類學生已實現“考證自由”,拿到教資證後,便可與師範類專業學生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争教師崗位。因此,新教師崗位競争明顯加大,個别地區數十人競争一個崗位已是常态。以2021年數據為例,“教資”報考大軍中,非師範類專業考生便高達800萬人,占了大頭。

“片面地看,非師範生與師範生共同競争好像是行業内卷,但從長遠考慮,這或将更有利于增強教師隊伍日後可塑性。”葉波認為,師範類專業學生與非師範類學生兩者具有不同的學科背景與知識架構,近年來,随着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綜合性大學也開設了教育學相關專業。倘若非師範類考生也能通過公平競争進入教師隊伍,或将帶來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理念。

“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部分偏遠地區尤其是鄉村教師數量仍存在很大缺口,這需要選拔更多優秀力量參與進去,改變現狀。”在葉波看來,教資報考人數擴張為教師選拔提供了更多“分母”,隻有“分母”越大,才越有可能選拔出純粹的、高質量的“分子”,完善師資力量,優化隊伍結構。

“教無定法。無論非師範類還是師範類考生,隻有讓真正有本事、有能力、有情懷的英才齊聚,讓隊伍有更強的可塑性,才更能彰顯教師這個職業的意義和價值。”葉波認為。

教資最晚報名省份(10年間報考人數翻了66倍)3

不必随波逐流,“職業熱愛”才是發展“動力”

10月22日,一條“當教師3年後發生的變化”的讨論帖登上微博熱搜。當時,湖南妹子文曉雯也積極參與讨論,并毫不猶豫給某網友那句“變成了家長和孩子信任的樣子”的評論點了個贊。

2018年,文曉雯苦苦備戰考上家鄉某小學語文教師的編制,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她告訴記者,要想拿教師資格證,一般經過“參加教師資格筆試、面試、普通話水平測試、申請認定教師資格”4個步驟,稍加複習通常都能考過。

“但取得教師資格證,并不意味着能真正成為教師。”在她看來,從“教資”到“教師”,要經曆嚴格的篩選,僅僅是“考編”,就頗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架勢,更别提真正站上三尺講台所需經受的曆練了。

這幾年,當得知許多人“考教資”的初衷,大多依舊是“考證不費勁”“技多不壓身”“多個證多條路”“老師輕松又穩定”,文曉雯總忍不住搖頭。

“眼下也有不少報考者存在随波逐流的心态,尤其是面臨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對自身正确定位,沒有形成良好的職業規劃。”在葉波看來,目前“考教資”更多的是考量考生是否具有基本教學能力,但對其是否能真正“為人師表”、保持“職業熱愛”,卻沒有明确界定标準。

“教師資格證隻是成為教師的一個‘入口’,真正的好老師應該在充分的職業情懷與漫長的職業堅守中長成。”他建議,未來應更重視教師專業素養考察,用好“教資熱”,嚴把“進口關”。廣大報考者更要保持平穩良好的心态和獨立冷靜的判斷力,選擇自己真正适合且熱愛的行業,切勿盲從。

這一點,從教4年的文曉雯也深有感觸。當年剛拿到“教資”并考編成功、順利上崗,她單純地以為自己從此便是個悠閑的“小鎮青年”了。可如今,在“雙減”政策、“智慧教育”“義務教育新課标”等一系列要求下,她逐漸明白,想當一名好老師,真正成為“家長和孩子信任的樣子”,絕非易事。

現在,每當聽身邊人說起有“當老師”想法,她都會說上一句:“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如果你真想好了,那麼歡迎你的加入。”

(一審:段涵敏;二審:劉文韬;三審:楊又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