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白領養生“三快一慢”有損健康

白領養生“三快一慢”有損健康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28 08:50:15

  目錄

  第一章:上班族“三快一慢”有損健康

  第二章:10個辦公室養生秘笈

  第三章:白領自毀健康的3大誤區

  如今白領們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因此,他們總是在風風火火,急急忙忙的工作着,這種快節奏的生活嚴重損害白領健康。那麼,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盤點白領養生之道,揭秘辦公室養生秘笈。

  上班族“三快一慢”有損健康

  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給中國人上緊了發條:匆匆忙忙上班,風風火火出行,吃飯狼吞虎咽,如廁草草了事,就連休息都得争分奪秒。可你知道嗎?如此節奏混亂的生活是養生大忌。日前,英國《每日郵報》載文指出,平日生活節奏會直接影響你的健康狀況,應學會快慢、張弛、緊疏有度。數位醫學專家,總結出呼吸、喝水、吃飯和走路等行為的最佳速度,從今天起,你不妨嘗試着改變一下自己的生物鐘。

  呼吸太快很傷肺

  靜下心來,對着手表,測一下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為一個周期),看看一分鐘有多少次,一個周期用了多少秒?一項研究顯示,大多數人用3.3秒呼吸一次。可你知道嗎,古人一次呼吸是6.4秒。倫敦理療師菲奧娜·特魯普表示,健康成年人每分鐘呼吸10—14次,如果每分鐘呼吸次數超過20次,氧氣不能被釋放到肌肉及器官,就會出現指尖和嘴唇刺痛、心悸、疲勞、注意力無法集中、肌肉痙攣及腸易激綜合征等問題。隻要這些症狀一出現,表明你平時是通過口腔,而不是用鼻子來完成呼吸。一般來說,壓力大、頸痛、背痛、受到情感打擊或手術等都會增加呼吸急促幾率。倫敦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呼吸醫學教授史蒂芬·斯皮羅博士表示,雖然呼吸太快不會導緻長期健康問題,但容易引發肺病,或者哮喘和支氣管炎。

  最佳節奏:一呼一吸用6.4秒。研究發現,書法家、太極拳師以及性情溫和的人,呼吸節奏是緩慢而深沉的,

  他們的平均壽命普遍較長。一般來說,山區的長壽者多于平原,主要原因是:高山的低氧空氣能降低血氧濃度,減緩新陳代謝的速度。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建議,要想長壽,不妨學學古人深長而緩慢的呼吸形式。《黃帝内經》指出,一呼一吸6.4秒,是養生的最佳節奏。正确的呼吸方法要做到四個字:深、長、勻、細。深,深呼吸,一呼一吸都要到頭;長,時間盡量拉長;勻,呼與吸之間的速度要保持均勻;細,要像一條線似的慢慢将濁氣呼出。這期間,注意用鼻而不要用嘴呼吸。初練階段,晚間睡覺時平躺,全身放松。呼氣時略屏氣,呼氣時間是吸氣的3—4倍。呼完之後不要馬上吸氣,應緊接着稍稍屏氣,然後再吸氣。就這樣“吸—呼—屏”循環,直至不知不覺地入睡。接下來,不隻睡前,白天、夜裡、工作、走路、坐車……潛意識裡都得要求自己按上述方法做。

  喝水太快毀心髒

  喝水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但你知道嗎?一杯水“咕嘟咕嘟”下肚的同時,心髒此時也承受着不小的負擔。這是因為,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尤其對老人或心髒不好的人來說,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緻心肌梗死。北京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沈瑾提醒,喝水時應特别注意喝的頻率和量。特别是洗完熱水澡後,身體受熱,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髒跳動也會比平時快些,不應大量喝水或喝得太快。運動過後,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飲水。因為這時胃腸血管處于收縮狀态,需要一個恢複過程,立即大量飲水會導緻肚子發脹,影響消化。

  不僅是喝水,喝酒也不能太快,否則身體無法及時處理,容易導緻飲酒過量。倫敦大學初級護理教授保羅·華萊士表示,肝髒每小時隻能處理大約1杯酒的酒精量,一次醉酒就足以導緻肝髒損傷,一旦酒精中毒,還會影響大腦功能。

  最佳節奏:跟着心跳喝。合理的喝水方式是,每次100—150毫升,間隔為20—30分鐘。喝下一口水的時間,最好與心髒跳動一下的時間接近,這樣才能使心髒有規律、平穩地吸收進入體内的水分。運動後最好過幾分鐘,等心髒跳動稍微平穩後,再接着小口小口地喝些溫開水。上班族每工作半個小時就要休息一會兒,并喝100毫升左右的水;室外工作者最好随身攜帶水杯,稍覺口渴就喝;老人則應在家定個喝水時間表,不妨上個鬧鐘,至少每小時提醒一次,每次喝幾口水。

  吃飯太快易得癌

  當你狼吞虎咽地吃完一餐飯後,是否意識到:癌細胞正躲過唾液這第一道健康衛士,乘虛而入。據統計,40%的癌症與食物中的亞硝酸類化合物、化學合成劑、防腐劑等緻癌物質有關。而唾液在阻擊這些壞物質的過程中,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咀嚼可促進唾液分泌,然而一項統計顯示,現代人吃飯太快,已從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時20—30分鐘,下降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時5—10分鐘。

  此外,日本大阪大學研究發現,吃飯速度快會導緻肥胖幾率翻倍。美國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會增加胃的負擔,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險。

  最佳節奏:一口飯嚼20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建議,吃飯一定要細嚼慢咽,最好用15—20分鐘吃早餐,半小時左右吃中晚餐。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原所長高芳堃則表示,一口飯最好嚼20次以上,老年人則應咀嚼25—50次,才能給飲食中樞足夠的興奮時間,幫助食物消化。有人曾做過試驗,兩個人同吃一種食物,一人細嚼,另一人粗嚼,結果細嚼的人比粗嚼的人多吸收蛋白質13%、脂肪12%、纖維素43%。高芳堃解釋,細嚼慢咽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讓它與食物充分混合,增進營養的消化吸收。此外,吃飯慢還能解毒。高溫油炸、燒烤食物中産生的緻癌物苯并芘等,能在人體唾液酶的作用下被部分分解。而蘋果等水果若吃的時候超過15分鐘,其中的有機酸和果酸就有足夠時間殺死口腔細菌,有效清潔口腔。

  走路太慢抵抗力差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按下“慢進鍵”,有些動作快點反而更好。美國匹茨堡大學研究人員對3.4萬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結合個人病史、吸煙和血壓等情況,走路速度大體可以預測老年人的剩餘壽命。一般來說,步伐80厘米/秒的老人能達到70—75歲,步伐超過1米/秒的老人壽命可超過75歲。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授陸一帆認為,走路速度和身體機能是相輔相成的。一般來說,走得快的人,心髒、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機能都比常人強,平衡能力、協調能力也比較好,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對意外事故的防範能力自然更佳;反過來說,長期有規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體各方面生理機能,如減緩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讓他們顯得更年輕。

  最佳節奏:每分鐘120步。壽命是“走”出來的。随着年齡的增長,人的走路頻率會逐步下降,步幅也會變小。年輕人一般7—10分鐘走1公裡,步幅在0.75米左右,四五十歲以上的人走1公裡就需要10分鐘以上了。陸一帆提醒,老年人盡管步履蹒跚,但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還是應該盡量把步子放快一點。日本東京保健體育教授波多野則建議,快速步行時間一般要持續半小時左右,速度以每分鐘120步左右為宜。步行時,身體要略微向前傾斜,雙臂自然下垂,協調地前後擺動于身體兩側。全身着力于腳掌前部,步态要均勻、沉穩而有節奏。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10個辦公室養生秘笈

  1.梳頭

  首先直向梳刷,用木梳(别用塑料、金屬制梳,最好是黃楊木梳,若無木梳,也可用手指代替)從前額經頭頂部向後部梳刷,逐漸加快。梳時不要用力過猛,以防劃破皮膚。接着斜向梳刷。先順着頭形梳,将頭發梳順,接着逆向梳,再順着頭形梳。每分鐘約20-30下,每天1次,每次3-5分鐘。這樣可以刺激頭皮神經末梢和頭部經穴,通過神經和經絡傳導作用于大腦皮層,調節經絡和神經系統,松弛頭部神經,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消除疲勞、強身和促進頭發生長的效果,對腦力勞動者尤為适宜。

  2.擊掌

  兩手前平舉,呈90度角,兩手五指伸直展開。然後用力擊掌,越響越好。擊掌主要是刺激兩手上相應穴位,一般在20次左右。

  3.縮唇

  呼吸直立,兩手叉腰,先腹部吸氣。停頓片刻,然後縮唇,不要用力,慢慢呼氣,直到吐完為止,再深深吸一口氣,反複十餘次。這樣能延長氧氣在肺泡内的時間,促進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

  4.搓面

  把搓熱的手平放在面部,兩手中指分别由前沿鼻兩側向下至鼻翼兩旁,反複揉搓,到面部發熱為止。然後閉目,用雙手指尖按摩眼部及周圍。

  5.搓耳

  耳廓上有很多穴位。用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前後搓擦耳廓,刺激分布在耳廓上各種穴位。次數多少也是視各人情況而定,一般以20次左右為度。

  6.彎腰

  雙腳自然分開,雙手叉腰,先左右側彎30次左右,再前後俯仰30次,然後兩臂左右擴胸數次。

  7.叩頭

  每天早晨或晚上睡前輕叩頭部——刺激頭部穴位,能夠調整人體健康狀況。全身直立,放松。雙手握空拳舉于頭部,自然活動腕關節,用手指輕叩頭部,先從前額向頭頂部兩側叩擊,然後再從頭部兩側向頭中央。次數視各人情況自定,一般50次左右為好。

  8.搓頸

  先用兩手食指、無名指反複按摩頸後部的風池、風府穴,力量由輕到重,直到局部發熱,然後左右前後轉動頸部,速度要慢但幅度要大。

  9.浴手

  浴手是保健按摩中的一種。取習慣體位,排除雜念,心靜神凝,耳不旁聽,目不遠視,意守肚臍,兩手合掌由慢到快搓熱。

  10.散步

  散步是指不拘形式,閑散、從容地踱步。

  a.散步前應該讓全身放松,适當地活動一下肢體,調勻呼吸,平靜而和緩,然後再從容展步,否則達不到鍛煉目的。

  b.步履宜輕松,猶如閑庭信步。這樣,周身氣血可調達平和,百脈流通,内外協調。

  c.散步宜從容和緩,不宜匆忙,把一切瑣事暫時扔開,方能解疲勞、益智神。

  d.散步宜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做到形勞而不倦,可别氣乏喘籲。

  e.散步的速度,分緩步(指步履慢,行走穩健,每分鐘約60-70步,這樣散步适于年老體弱者及飯後運動)、快步(指步履速度稍快的行走,每分鐘約 120步左右,由于這種散步比較輕快,久行之能振奮精神,興奮大腦,使下肢矯健有力)和逍遙步(指散步時且步且停,且快且慢。走一段距離後停下來稍作休息,然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緩步一段。這種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散步,适用于病後康複和體弱多病的人)三種。散步最關鍵的一點是持之以恒,日久天長功

  白領自毀健康的3大誤區

  誤區一、我可以不把工作帶回家

  是的,你可以不把工作帶回家,但很難不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工作過于勞累,很容易變成負面情緒,當你回家面對親人,最常做的是,就是把負面情緒合理化:“為了這個家我累一天,就不能讓我唠叨幾句啊!”“我都這麼累了,讓你倒杯水還說三道四。”事實上,你想抱怨的并不是親人,而是客戶,老闆或這些情緒者同事,卻把負面情緒投射到家人身上。而後,你反過來還要勞力飛身來處理被自己搞壞的家庭氛圍或家庭關系。

  誤區二、我知道那些對抗過勞的方法:逛街,吃零食,扔枕頭…

  這些确實是抗過勞的方法,但GUM确實不提倡,因為它們隻能起到止疼片的作用。而且,這些方法常常引發不良的副作用:

  1、逛街後,你或許會因為錢包失血過多而郁悶

  2、狂吃零食後,你會擔心身材走樣兒恐慌雖然這些暫時對抗了疲勞,可以卻引發了其他壓力。

  我們提倡一些更健康的抗過勞方法,比如悶頭睡一覺。畢竟緊張亢奮之後,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才能進入休息期。不妨采用平緩的方式,而非劇烈且具有刺激性的活動。

  誤區三、加班可以提高工作業績,值得

  爬行動物都有一種“假死”的本能,人在過度疲勞時也會,GUM俗稱“暈倒”,又叫“暈”。而在沒有暈倒之前,你總認為可以再堅持一段時間。其實,那段時間的加班,已經讓你神經阻塞,信息傳達不通暢,腦袋轉不動不提,由于信息傳導呈現單通路狀态,更容易使你在沖動或盲目下做出決定,造成失誤。

  所以,過來與業績的關系往往成反比。而且,事實上,很多人玩命工作并非為了創造價值,而是滿足“我很勤奮”所帶來的心裡暗示,想要借此赢得更多的贊許。

  總結:白領在快節奏的社會要學會自我調節,遠離傷害健康的行為,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三快一慢”有損健康的行為要謹記,不可觸犯。辦公室養生秘笈可以學習哦,千萬不要陷入養生誤區。(文章原載于《益壽文摘》,刊号:2012/01,作者:田野、陳宗倫,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